张冬梅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查哈阳农场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2116)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探讨
张冬梅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查哈阳农场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2116)
目的探讨针对冠心病患者,观察对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冠心病患者136例。将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作为A1组(AP组68例);将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A2组(AMI组68例);同期选择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80例作为A3组(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并且针对不同血液指标实施临床检测,观察最终三组研究对象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对三组研究对象的RDW、PDW以及PVT等指标完成检测后发现,在RDW(红细胞分布宽度)方面,A1组以及A2组均显著高于A3组(P<0.05);在PLT、MPV、PDW以及PVT等指标方面,三组研究对象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P>0.05)。A2组患者在住院后,对其诸多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最初的几天内,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表现出最大倍率升高。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其自身RDW会对患者的临床预后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对此针对患者在进行临床检测以及诊断过程中,针对患者自身RDW需要给予高度重视。与此同时,通过对心肌肌钙蛋白Ⅰ指标进行观察,能够为患者心肌损伤诊断提高准确的参考依据。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冠心病;检测
冠心病属于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患者患有此种疾病后,会对自身健康安全造成极为严重影响,临床表现出较高的疾病死亡率。临床针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以及治疗的过程中,要求患者需要早期进行,最终显著将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1]。为了研究有效方法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临床对其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有效检测,最终获得显著效果,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136例冠心病患者。将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作为A1组(AP组68例);将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A2组(AMI组68例);同期选择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80例作为A3组(对照组)。在A1组68例患者中,男35例,女33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3岁-8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5±2.6)岁;在A2组68例患者中,男36例,女3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5岁-8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9±2.7)岁;在A3组80例健康人员中,男41例,女39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6岁-8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1±2.9)岁;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方法
针对三组研究对象,要求在清晨对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标本进行收集,共收集患者的血液标本剂量为2毫升。针对所有标本,在收集后的2小时以内对患者准备实施临床检测。临床相关检测指标主要包括患者RDW(红细胞分布宽度)、患者PLT(血小板计数)、患者PDW(血小板分布宽度)、患者PCT(血小板积压)、患者MPV(平均血小板体积)以及cTnl (心肌肌钙蛋白Ⅰ)等[2-4]。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针对所有研究对象选择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临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统计,选择t检验以(±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对三组研究对象的RDW、PDW以及PVT等指标完成检测后发现,在RDW(红细胞分布宽度)方面,A1组以及A2组均显著高于A3组(P<0.05);在PLT、MPV、PDW以及PVT等指标方面,三组研究对象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P>0.05),具体情况可见表1。
2.2针对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样进行采集后,对患者的cTnT、hs-cTnT、cTnl以及CK-MB进行检测发现,A2组患者在住院后,对其诸多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最初的几天内,患者心肌肌钙Ⅰ表现出最大倍率升高。具体情况可见表2。
表1 A1组、A2组以及A3组RDW、PDW以及PVT等指标的临床对比(±s)
表1 A1组、A2组以及A3组RDW、PDW以及PVT等指标的临床对比(±s)
组别A1组A2组A3组例数(n)68 68 80 RDW(%)13.73±0.66 12.03±1.33 12.99±0.45 PLT(×109/L)147±51 149±65 143±41 PDW(%)16.71±2.51 17.07±3.26 16.60±0.49 MPV(fl)12.13±1.03 17.07±3.26 16.60±0.49 PTC(%)0.169±0.045 0.175±0.046 0.153±0.025
表2 A1组、A2组以及A3组cTnT、hs-cTnT、cTnl以及CK-MB等指标的临床对比(±s)
表2 A1组、A2组以及A3组cTnT、hs-cTnT、cTnl以及CK-MB等指标的临床对比(±s)
组别A1组A2组A3组例数(n)68 68 80 hs-cTnT 0.019±0.022 3.056±3.223 0.000±0.000 cTnT 0.003±0.007 0.955±1.020 0.000±0.000 cTnl 0.042±0.066 16.531±17.763 0.000±0.000 CK-MB 15±11 152±202 11±5
近年来,患者表现出RDW增加的现象同患者出现心血管的时间以及患者临床疾病的死亡具有密切关系。对此针对冠心病患者,在预防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出现以及死亡等方面,能够作为有效的预测指标。分析造成患者表现出RDW水平增加的主要因素为,患者出现了冠状动脉病变的现象,最终导致患者表现出血管管腔变窄的现象,从而导致患者表现出心肌缺血、缺氧以及灌注损伤等系列症状。从而导致患者的炎症因子出现了表达上调的现象,针对红细胞增生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最终导致患者自身RDW水平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增加[5-6]。
本次研究中,对三组研究对象的RDW、PDW以及PVT等指标完成检测后发现,在RDW(红细胞分布宽度)方面,A1组以及A2组均显著高于A3组(P<0.05);在PLT、MPV、PDW以及PVT等指标方面,三组研究对象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P>0.05)。A2组患者在住院后,对其诸多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最初的几天内,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表现出最大倍率升高。针对最终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患者表现出血小板体积变化,同患者患有冠心病的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无法作为针对冠心病疾病诊断的临床特异性指标。并且针对患者的cTnT、hscTnT、cTnl以及CK-MB等每一项指标进行临床检测,针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疾病的诊断表现出显著的意义。
总而言之,针对冠心病患者,其自身RDW水平会对患者的临床预后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对此针对冠心病患者在进行临床疾病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自身RDW水平进行充分重视。有效明确对冠心病患者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临床检测的价值,最终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最终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武志锋.几种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3,6(27):229-230.
[2]侯亚利,李桢,李宝亮等.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自由基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14,8(33):7450-7451.
[3]曾桂凤.冠心病患者各类血清脂质和血胆红素检测指标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8(7):1577-1578.
[4]李玉华.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相关参数、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冠心病患者诊治中的作用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0):141-141.
[5]高红,周晶萍,王象勇等.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RP与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2,37(10):1409-1410.
[6]管廷武,郑培华.冠心病患者检验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