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情况:
发现养殖场家禽携带H7N9
近来,个别地区出现人感染H79病例,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相关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作出指示和批示。农牧系统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强化禽类疫情排查和监测,加强检疫监管,落实病死动物兀害化处理。目前,未发现养殖场家禽感染H79病毒的案例。业内各大家禽企业纷纷表示,将继续推行高生产标准,保障上市禽只的健康与安全。而有关专家也表示,禽类煮熟后可安全食用,希望广大消费者不要过度紧张。
2013年下半年以来,全省累计监测H7N9流感样品117398份,其中血清学样品45715份,病原学样品71683份,未发现养殖场家禽携带H7N9病毒,也没有发生家禽禽流感疫情。
小环境:
养殖批发零售销量价格齐降
养鸡企业
疫情影响:1斤鸡成本6元只卖4元
“你看零售鸡的价格是没有大降,可我们企业里的批发价却降到了4元多,养只黄鸡出来怎么每斤也要6.2元呀!”广州海珠区滨江东路菜市场中,清远一家养殖企业广州办事处负责人黄先生痛心地说。在他不远处,某知名养猪企业的推销员同样面无喜色:“这次过节不但需求没有见长,就连价格都下跌了。”
活禽批发市场
亏本贱卖:1元1只鸡
“前一天,刚进了200只鸡,还没卖到一天,停市通知下来了。”为了减少损失,刘同科和其它商铺老板一起连夜将新到的鸡鸭处理掉了,最终按1元1只的价格卖掉,让他亏得心疼,而隔壁那家老板亏得更惨,新进1.6万多元的现鸡就这样没了。目前,广东新农都农贸市场有8家家禽交易商铺,3家卖鸡,5家卖鸭,近日已经一并闭市,就连他们经常进货的萧山小型批发市场也是人去楼空。
零售市场:销量降两成
零售肉菜市场的活鸡销量也不如理想。据监测,以广东为例,东川新街市、石牌市场的活鸡销量下降了五成左右,海珠肉菜市场、江南西肉菜市场、萝岗综合肉菜市场的销量普遍下降三成左右。记者从东川新街市了解到,清远鸡普遍为17冗/斤,比去年11、12月较高位的20-22元下降约两成,湛江鸡、乌鸡等降幅不明显。
大环境:
家禽业亏损超过700亿
据悉,全国家禽养殖业及相关产业的年产值超过1万亿元。仅广东省2012年家禽出栏量达到11.3亿只,占全围IO%,全围排名第二,广东省家禽养殖及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近IOOO万人,每年农民通过家禽养殖获利近百亿元。“科学合理地应对H7N9,不仅可以造福千千万万的养殖业从业人员,更是对千千万万个家庭负责,对养殖行业负责。”温鹏程如是说。
“因H7N9使农民损失惨重,有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国养禽业因人感染禽流感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00亿元,而广东省家禽养殖业就损失近100亿元。”温鹏程表示.由于媒体的广泛传播,政府采取了封闭市场等措施,导致养禽人只能低价抛售家禽,提前淘汰种禽,对无法销售出去的产品采用人道毁灭,集中销毁,许多养殖户血本无归,负债累累,养殖企业也面临破产危机。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养殖业也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
企业行动:
禽企信致政府:救救千万养禽农民、家禽业
广东、广西家禽养殖企业联合签署了公开信
近日,一封封公开信阐述着家禽业在H7N9风波中所遭受到的损失。家禽行业为应对危急形势通过多种途径发出呐喊。广东省委、省政府以及农业和卫生部门收到了广东省家禽养殖企业联合发给的公开信,信中呼吁政府在保证公共安全的同时,应拯救临近崩溃边沿的禽业。
公开信称,此次风波让家禽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而部分社会公众对H7N9的不理性关注更让行业雪上加霜。公开信中表示,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统计,2013年上半年全国养禽业因人感染禽流感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几百亿,而广东省家禽养殖业就损失近100亿元。然而,白“人感染H7_N9禽流感事件”发生以来,长篇累牍的报道使得广大消费者产生了心理性恐慌,家禽价格大幅下降,活鸡降价处理也少人问津,致家禽严重滞销!养鸡人只能低价抛售肉鸡、提前淘汰种鸡、甚至对无法销售的肉鸡、鸡苗进行销毁!信中认为,事件给养禽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用广东省养鸡人的话来说:今年的禽流感风波纯粹是人祸,直接让家禽养殖业彻底崩溃!
据了解,养禽企业虽然损失惨重,但为了保障合作农户的利益,企业仍按照契约照价回收农民合作养殖的鸡,而不至于农民闹事上访。信中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冲击,广东省大多数的家禽养殖企业根据相互的契约精神,毅然承担起了社会责任,履行与农户签订的养殖合同,按时、保价回收与农户合作养殖的家禽。但养鸡企业在保价回收合作农户的肉鸡后,却只能进行低价倾销、销毁,损失惨重!信中认为,养殖公司在承受一-损和压力的同时,承担了巨大的社会责任,为广东省家禽业可持续发展、为广大农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信中表示,家禽企业本指望年底能打翻身仗,但近期“H7N9”又卷土重来,持续发酵的事态和铺天盖地的舆论使大多数的养殖企业步履维艰。一只鸡一‘损10冗左右,广东省每月损失超过10亿冗!很多企业和养户已将多年的积蓄全部亏空!家禽卖不掉,大部分同积在农民家里,养禽农民家家心里发慌,所有的养禽企业压力都极大,已经到了崩溃的边沿!
信中提到,全国家禽养殖业及相关产业的年产值超过1万亿元。据了解广东是家禽养殖和消费大省,大部分都是实行的“公司+农户”模式,带动了上千万农民脱贫致富。2012年广东省出栏家禽11.3亿只,占全国10%,全国排名第二,广东省家禽养殖及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近1000万人,每年农民通过家禽养殖获利近百亿元。但是,如果人感染禽流感继续闹下去,这些企业一旦停止回购农民的肉鸡,那么上千万的农民养出的鸡卖不出去,后果不堪设想。再这样下去,倒闭的不是某个企业,某个农户,而是整个家禽行业,事关养禽企业背后千千万万个家庭和上千万农民的生死存亡!信中呼吁,广东家禽业已经到了最危难的时刻!请求政府尽快制止人感染禽流感风波采取的过度反应,救救上千万的养禽农民,救救优质家禽行业!信中表示,目前,H7N9事件已经使整个家禽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行业一旦失控,将给当地的经济、民众的生活和农民群体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家禽养殖业现在很危险,危机重重!
家禽企业还在信中向政府提出诉求,希望要求各类专家学者、媒体不要误导消费者,应消除民众对家禽产品的消费恐慌心理。信中还呼吁,停止使用“H7N9禽流感”的命名,更名为“H7N9甲型流感”,通过媒体和各种渠道予以正面引导,逐步消除民众对“禽流感”的恐慌情绪,帮助家禽养殖业恢复基本的信心。家禽企业在信中请求卫计委和地方卫生主管部门停止相关“H7N9禽流感”的公开报道。建议实行卫计委和农业部门的内部协调通报,协同开展“H7N9流感”的防控工作。
公开信中称,为防范风险,赞同并支持政府规范家禽市场管理的规定,支持对家禽交易市场“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的政策,但是建议每月不要连续休市,建议每月市场休市不超过l天,以免对民众造成恐慌心理影响,阻塞家禽交易通道;信中还向政府请求,不能随意关闭市场,关闭活禽市场事关几千万人的生存问题,广东的优质家禽养殖时间长,总量大,突然停止活禽交易将给家禽业造成重大损失,且影响社会的稳定!
公开信中表示,在“H7N9流感”事件过程中,感谢政府给予企业、养殖业的各种帮扶政策,但面对长达近一年的长期亏损和事件的持续发酵,原来的补贴对巨大损失而言显得杯水车薪,希望政府着眼于围家家禽养殖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进一步加大对家禽养殖企业、农户的补贴,以帮助家禽养殖业渡过危险的寒冬!应急办应该重点关注受灾农民的生计问题。信中最后建议政府在进行“禽流感”事件相关调研、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广开言路,倾听各方意见,以及畜牧兽医专家、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声音!希望政府与媒体公正、客观、冷静、科学地对待“H7N19流感”事件,给予家禽养殖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养殖业走困境,重返良性发展的道路。
媒体重视行业声音:
请别称H7N9为禽流感
“去年一年,鸭鹅真冤枉,至今死得不明不白!”列席广东省人代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戴振秋大倒苦水。
戴振秋是阳江一农业集团董事长,公司生产的鹅、鸭长期直供香港。但去年,H7N9病例频发,他直言对自己的生意有影响。“根源就在H7W9被叫成禽流感!”戴振秋说,现在国家已经改口了,只说是“H7N9病毒”,因为H7N9被误传为“禽流感”,相关生产企业遭遇巨额损失。
广东省禽流感专家组成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毕英佐说,目前比较一致的说法是,H7N9是流感病毒,是人畜共患病,不是专属禽类的“禽流感”。
企业自救:
温氏紧急开会执行减产计划
近日,温氏集团紧急开会执行减产计划,针对H7N9流感事件召开应急研讨会议,并成立以总裁温志芬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温氏集团要求下属的养鸡公司采取包括严格执行减产计划、屠宰肉鸡入库、人道毁灭鸡苗在内的一切手段,大幅度降低上市量,减产比例由各分公司根据自身区域情况自行决定,主动应对消费市场萎缩冲击。
该领导小组预计,H7N9流感事件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不能对销售行情存在侥幸心理。同时,应节约资金,确保资金供应充足渡过难关,度过长夜。
据了解,温氏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家禽养殖企业,年上市肉鸡8亿多,约占全国三黄鸡产量的1/5。该集团执行减产计划,意味着家禽业的市场形势不再乐观,企业开始自救。
分散风险:
清远鸡今年将有望上保险
清远鸡今年将有望上保险,届时清远将成为广东省首个家禽养殖保险试点市。
据清远保险协会日前透露,清远鸡今年将有望能上保险,2014年清远将构筑农业保险立体防护体系,险种将从水稻种植保险扩大到玉米、花生、甘薯、马铃薯、奶牛、家禽养殖(鸡、鸭、鹅)等多个项目。届时清远将成为仝省首个家禽养殖保险试点市。
春节是疫情高发期,据介绍,清远将集中90天时问,扎实开展H7N9病毒、口蹄疫等的全面免疫工作。为帮助禽类养殖企业渡过难关,清远畜牧局请示动用价格调节基金对清远家禽养殖业予以适当补贴。
而清远已获得中央下达H7N9禽流感疫情种禽场生产维持性补贴836万元、省级409万元。
记者从清远保险协会了解到,目前,清远市财政局、农业和家禽养殖企业代表、保险公司代表等相关单位已经共同协商,而保险部门制定了《清远市政策性家禽养殖保险试点实施方案》,并上报市政府审定,预计今年有望实施。
据悉,清远目前已经建设了较为完善的防疫体系,H7N9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超100%。清远市已下拨H7N9疫情种禽场生产维持性补贴1200多万元。
行业专家:
解决消费者的信任危机是家禽企业的必修课
随着众多禽企资金链紧张、断裂或破产,家禽业或将面临重新洗牌,但经济学的“猪循环”规律必将继续发挥作用,即禽企的倒闭或歇业,必将使得家禽业产品求大于供,然后再次走上盲目扩张产能的旧路。此时,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至关重要。协会应该要能够控制行业整体产量和价格,建立良好的政府沟通渠道,积极引导公众消费理念,保证行业健康发展。但事实上,目前国内大部分的行业协会并没有真正起到的作用,甚至不敢作为,这与协会对政府的依附性不兀关系。要改变这一现状,确保行业协会的独立性是前提,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前景不容乐观。
怨天尤人无济于事,关键在于行业自救。低迷的市场行情,是危机,也是商机。家禽业普遍的经营模式已经30年没有改变,这么多年来就是卖鸡苗、卖活鸡。禽企应适应市场变化,找到自身相对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和最终的定位;或根据其技术基础和管理优势,延长产业链,完善销售终端;或转型向专业化发展,专攻产业链中某一擅长的领域。例如湛江康达尔遂深种鸡场在鸡苗生产上有优势,与广西大型一条龙企业签订供货合同,长期契约生产,弥补了一条龙企业在育种和种鸡生产上的空缺。在整个家禽系统亏损的情况下,仍有部分企业获得盈利。例如某大型品牌鸡蛋生产企业,做到每个鸡蛋都可以追溯,并派人在全国超市卖场宣传禽流感的防控科普知识,让消费者了解这些知识,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在去年4、5月份最严峻的时候,反而提高了20%的售价,做到产销两旺。其实,消费者是可以培养的,活禽交易究其根是信任危机,也就是说,消费者怕买到的鸡是病死鸡。所以,解决消费者的信任危机是家禽企业的必修课。
未来预期:
盼望过节禽价格会进一步回升
家禽市场价格、销量持续低迷,养殖户情况如何?农建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书清告诉记者,往年这个时候是合作社的销售旺季,每天能卖近8000只活鸡,但今年每天只能卖不到2000只活鸡,销售价格也比去年每斤低了约3元左右。
丁书清告诉记者,自从去年3月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发生以来,市民对活禽的消费急剧下降,当时养殖大户们不得不纷纷杀鸡冷冻止损。由于当时的冷冻鸡鸭太多,后期H7N9流感结束时冷冻鸡鸭开始集中上市,对活禽市场造成了冲击,因此,去年的活禽市场价格一直低迷。养殖户们都盼着过节能卖个好价钱,因此,在饲养鸡鸭时纷纷瞄准了各大节日为出栏期,结果,过节期问鸡鸭的集中出栏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因此活禽价格仍不理想。
鸡肉煮熟后食用是安全的
针对H7N9的相关问题,记者专访了全国著名禽流感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记者:消费者在食用禽类产品时如何确保安全?
毕英佐:消费者在购买禽类产品时,要从正规的市场和超市购买,加工和保存时注意生熟分开,在接触禽类和禽类产品后要洗手,不吃病死的家禽。
H7N9病毒对热敏感,在温度600C中IO分钟或loooc中2分钟以上均可以被灭活,因此,鸡肉煮熟后食用是安全的。另外,常规的消毒剂和紫外线均可以迅速使其灭活。
记者:请问养殖场有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吗?
毕英佐:全国百万份的养殖场检测结果表明,养殖场没有家禽感染H7N9病毒,仅有环境复杂的交易市场有检出,到目前为止,全国7000多万家禽养殖者没有人感染H7N9。有研究表明,用禽源的病毒感染小鼠和雪貂这样的哺乳动物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和死亡。
记者:什么样的人比较易染流感?
毕英佐:流感病毒喜冷怕热,对冷的抵抗力很强,在冬春季易于发病。一般有三种人易感:一是接触了大量病毒的人。例如,印度尼西亚H5N1感染人数最多,那里天气潮湿适合病毒滋生,当地人好吃生鸡鸭血,且家禽饲养以放养为主,人接触大量流感病毒,易感染。二是H7N9易感人群具有某些遗传特质,这是由基因决定。三是免疫力低下、年长且患有基础病的人群更易感染。
记者:公众应该如何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
毕英佐:尽管H7N9传播途径还有待深入研究,但注意个人卫生是非常重要的。公众应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当手部有破损,处理生鸡肉时,建议戴手套;不喝生水、不吃不熟的肉类及蛋类食品。
结语:
即使困难再大,挫折再多,请相信“行业不倒”,对未来我们依然需要充满希望,H7N9的阴霾终究会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