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梦
晚清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在青岛市李沧区委组织部远程中心主任矫立峰十年的远教工作生涯中,就生动地体现了这三种境界。
学海无涯求知不辍
十年前,二十刚出头的矫立峰走下三尺讲台,走进了组织系统这片广阔的天地。在干部科、组织科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被组织安排负责远程中心的工作。有人恭喜他,这么快就成了一个独立科室的负责人,大有前途啊。可矫立峰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虽说是独挑大梁,但在远程中心,他却是个光杆司令,没有前辈可以请教,没有同事可以商量,一切只能靠自己。任命下来那天,矫立峰独自来到电教室,面对着从没摸过的采编设备,大脑开始了高速运转。那一天,他连家也没回,手机关了机,抽掉两包烟,一直在琢磨接下来如何开展工作。第二天,当他带着一身呛鼻子的烟味、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走出办公室时,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因为他已经思谋好了一个“三步走”的战略:一立目标,二钻业务,三出成绩。
扑下身子沉下心,牵住牛鼻抓总纲。矫立峰从整理以往的远程教育档案入手,希望能理出今后工作的头绪。这件事说起来也很容易,让基层把台账资料汇总报上来就行。可他到基层一走才发现,很多站点的管理员培训、设备管理、学用记录等都杂乱无序、很不系统,甚至有些站点的远教设备竟成了摆设。“地方上为远程教育投入这么多,基层却没能有效利用起来,这可不成!”矫立峰下决心要改变这种局面。他琢磨过去远教档案一般就是纸制台账,要专人负责保管,查询起来也不方便,而远教本身就是向办公信息化转移的前沿阵地,为什么不尝试建立自己的电子档案系统呢?于是,他从完善站点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员队伍建设入手,为基层站点建立起统一规范的电子档案录入查询系统。为了录数据,矫立峰把键盘上的各种快捷键操练得炉火纯青,每天都搞得手抽筋。他笑言:“早这么下功夫,估计我就成钢琴家了。”
电教制片对一个门外汉来说更是难啃的硬骨头,但矫立峰坚信勤能补拙。市委组织部远程中心办的制片培训班他期期不落,还经常向兄弟区市虚心请教,平时更是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自学。为了练习摄影摄像技术,矫立峰一度成了家人嘴中的“大忽悠”。为啥这么说他?因为有一段日子,他总以带着家人出去玩为由,到李村河上游、百果山等地采风。一到地方,家人就成了他练习摄影摄像的模特,不停地配合他摆造型。家人累了,他却不累,恨不得把摄影摄像的“十八般武艺”都使个遍才罢休。一来二去,家人都知道他所说的“玩”是咋回事儿了,埋怨说:“别人出去玩是找乐,跟你出去玩是挨累。”而矫立峰的拍制片水平就在这样不断的摸索中日益成熟。
心向基层衣带渐宽
平时矫立峰经常挎着摄像机、照相机外出拍摄,部里的同事都戏称他为“矫导”。玩笑归玩笑,“矫导”为了导出一部部让基层党员群众喜爱的电教片,可没少付出心血。其实,他骨子里是一个自我要求严苛的完美主义者。
最开始拍片时,矫立峰一味痴迷于对拍摄技巧的钻研,而忽视了如何用镜头去讲好故事。一次,他到一个村的站点检查播放收看情况,正巧当天放映的是他拍摄的一部典型人物片。随后的讨论环节中,党员群众们普遍反应冷淡。矫立峰纳闷,这个人物的事迹很突出啊,怎么大家都没有受到触动呢?于是他问:“这片子不好看在哪?”有人接茬了,说:“片子里的人讲话就像是在背台词,听着不接地气。”还有人说:“主人公是挺高尚的,但是有点太高了,感觉离我们太远。”党员群众的话字字句句敲打在矫立峰的心上,他忽然领悟,一部片子吸引人的不在于它运用了多复杂的拍摄技巧,而在于它讲的故事是否精彩。从那以后,矫立峰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美学观念,从设计脚本初期就学习用讲故事的语言风格来进行创作。他还把过去看过的优秀专题片又翻了出来,分析每部片子最精彩的看点在哪里。转变了制片思路后,他再拍出的片子就显得“平易近人”多了,也赢得了基层群众的一片赞誉。
不仅对拍片子精益求精,对于全区远程站点的管理,矫立峰更是倍加用心。改造配齐全区远程站点是一项系统工程,他借鉴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中的“标杆赶超法”,从李沧区的11个街道中各选出一个工作开展较成熟的社区,着力打造样板。不过,样板社区的选择结果却难免招致非议,怎么才能服众呢?矫立峰琢磨出一个好办法。在一次基层社区书记开会的间隙,他把一份调查问卷发了下去,让社区书记们填写,内容就是比较简单的几个问题,“您社区的远程站点管理员叫什么”“这周学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学用感想”等等。这份“突击问卷”让各个社区的远教工作开展情况一目了然,凭此选出的样板自然也能立得住。样板社区确定了,如何吸引群众来学习又成了难题。矫立峰考虑到城市社区的居民远离土地,对种庄稼养家禽肯定不感兴趣,就指导社区站点重点选择创业经商、惠民政策、文教娱乐等方面的课件进行播放。他还经常深入社区与群众拉家常、听诉求,宣传推介远程教育。在样板的带动下,全区128个社区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远程站点全覆盖。居民们提起矫立峰都说,这个干部不端架子。
前行路上策马扬鞭
十年的远教生涯,矫立峰从一个外行人成长为行家里手,而他的身边也有了并肩作战的年轻同志。有人劝他:“手下有了兵,该放手的事就放手,以后也不用那么拼了。”但矫立峰却一刻也不敢懈怠,面对早已驾轻就熟的工作,他依旧严谨细致,从不放松任何一个细节。
在矫立峰的电脑桌面上,存着一部他自己拍摄的专题片《小巷总理》。对这部他个人的处女作,他至今记忆深刻。那是刚到远程中心时,上级安排了一个紧急制片任务,当时他对自己的技术还缺少信心,因此前期文案工作做得细之又细。从写脚本到设计分镜头,他几乎把每一个拍摄场景和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才扛起了摄像机。由于采拍都只有他一个人,连举话筒都要找人临时帮忙。后期剪辑时,他从加字幕、堆镜头开始,一点点摸索,在编辑台前一坐就是大半天。这部应急制作的片子虽然包装略显粗糙,但因为内容具体真实、情感真切生动,播出时收到了很好的反响。现在,矫立峰还经常看一看这部片子,不是为了给过去的自己挑毛病,而是为了提醒现在的自己不要忘了当初的认真和坚持。
创新的路上充满挑战,但矫立峰却乐此不疲。今年,他又着力打造了李沧远教“三个平台”,分别是面向年轻党员、流动党员的“李沧远程”微信平台,面向老党员的“远程影院”集中学习平台,面向全区的《党群在线》自办党建栏目平台,有力提升了远教工作的服务水平。现在,李沧的居民可以通过“微课堂”了解天下事,李沧的党员可以通过“手机党报”接收到来自组织的关心和问候,李沧的干部可以通过远程影院接受党性观念教育。在矫立峰的带领下,李沧区的远教工作可谓遍地开花。为此,同事们还做了一首打油诗送给他:“远程主任他姓矫,头头是道万事晓。十年砥砺磨一剑,明日阙天步步高。”
回首远教来时路,矫立峰说,虽然岁月匆匆,青春不再,但这份充满了创新挑战的事业却让他永葆着一颗年轻和渴望战斗的心。
(作者系青岛市李沧区委组织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