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平潭的石厝景与色

2015-04-07 19:51张长江
流行色 2015年2期
关键词:郭强平潭屋顶

张长江

我们大连设计师一行近20人驻足在1000多年前的泉州清净寺前,对叙利亚大马士革样式的清真寺的保护发出感慨之时,当地司机和我们谈到政府要在平潭建第二个厦门,我于是想到了平潭的石头房子,司机说可能不在了,如今正在建一个环岛公路。我更加有了一种“要见最后一眼”的下意识的想法。第二天一早6点,便和钰马装饰设计总监郭强等匆忙搭乘出租汽车跑了半个小时,从白鹭宾馆赶到厦门北站,乘上了第一班7点开往福州的动车

开始接触平潭的石头房子,只凭一张汤大为的摄影图片,由郭永言编著的2007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城市色彩环境规划设计》一书的收录,书中谈到“在交通不发达的时期,每个地域的建筑材料只能是就地取材,所以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地质与土壤条件,左右了建筑材料的选择,也就成为了制约环境色彩的一个因素,如福建省平潭岛的海边民居,就是保存完好的石头房屋,保留了一个地域原始的色彩。”中国流行色协会梁勇会长在作序时指出:“在城市色彩规划和设计中,既要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同时也要利用建筑学、色彩学等方面的理论以及前人成功的经验与教训,进行科学的规划、引导,而不是盲目的、冲动的、人为地改变,甚至去破坏。而保持和传承城市的个性或风格,其实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和文化脉络,而这正是我们长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根本和最值得珍弥的东西。”

在闽南的方言里,“厝”是房子,石头厝,就是石头房子。由于石屋都是建在海边,现在又要修环岛沿海公路,在动车上,我们不免就有了为其命运的担心。由于郭强一次也没有看到平潭的石头厝,就好奇地从网上搜寻有关的图片,当看到一张张美丽的冷暖色交替对比的画面时,顿升即将身临其境的满足感。为了“眼馋”一下没来的同行者,郭强下载了图片并发了微信,届时马上就有了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唐建教授等的回复,“建筑太美了,你们不是去了福州吗?”当得知平潭是福州的一个县时,大家不免纷纷表示遗憾……

两个小时后,下了动车,出了车站,我们找到了汽车北站,急忙买了去平潭的汽车票,坐了两个小时来到了平潭县城。经过一条长长的平潭海峡大桥,便进入平潭岛。在老城外,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宽广的道路,成荫的绿化,高层的建筑,美丽的欧式别墅,现代的商业设施,已找不到昔日石头厝风情的痕迹,仿佛特质风情已不复存在。出了汽车站,买了一张旅游交通图,在沙县小吃点了包子与面条。问了小店吃饭当地的人,都说这种石头厝的房子在乡下渔村还可找得到,这样交通就成了问题。为了节省时间,决定打台出租车,包一下午,沿海边去找。站在市中心十字街口,我们招手,一台出租车停在了我们面前,我们说明了意图,司机很是有兴趣,司机名叫丁清发,四十开外,是个老司机,说他沿路看过一些,初步拟定了西庄、北港、苏澳几地。车首先到了西庄,有一些石头房子村庄,但不是网上照片的拍摄地,无奈我们又沿海边奔到了北港,当我们走在山间公路,看到山下一群石头房屋时,郭强用手机图片对了一下,正是此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由于流水镇北港村对面有一个小庠岛,所以渔村的景象很是美丽,遗憾的是那天有雨,不然色彩一定是异常艳丽的。我们从远眺全景,再到村里村外,还算比较仔细地徒步考察了一番,看到了石厝渔村的一些特质基因景观。

平潭的石头厝建筑,2012年,环球人文地理杂志记者走访平潭,称平潭岛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彩色城堡。但城堡一般有城墙,所以我更倾向于叫他海岛村落。虽为发现最迟,但却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一种海岛民居形式,至今还保存着数十个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实为弥足珍贵。平潭地处亚热带,有蔚蓝的海湾,绿树、彩石、红瓦、马鞍墙……无不绽放着浓艳却素雅的色彩,原因是虽然石头呈现出五颜六色,但却都统一在自然的灰色系列中,加上那些优美的建筑山墙曲线,依山傍海勾勒出台海西岸最近的一个个散落的传统渔村。并使其跨入中国最美的民居之列。

平潭海岛石厝房屋的层数一般在一层与二层之间,门窗的开设有对称与非对称两种。房间一般朝南,便于采光。灰色的花岗岩石墙,白水泥勾缝,人字坡屋顶,窗户很小,门窗过梁都为条石,罗马式半圆拱券也为整石打造,可见制作的精致与耐心。当地有不少人信奉基督教,原来的一个小教堂,现已翻建成规模很大的建筑,在山的两侧都能看到。反映了平潭人海外经商与对外未文化的包容性。但小窗户过梁下一般都有立式条石支撑,这是当地最具特点的构造与装饰了。这是我走过70多个国家,近300个城市所没有看到的。应该很好的加以保护,并在新建筑中加以传承。

平潭海岛四面临海,终年风大浪大,盐气潮湿,可见普通的建筑材料是耐不住“折腾”的。人们就地取材,利用当地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房子建造材料。他们将石头加工成大小不一的方石,然后组砌成房屋主体,石屋的屋顶设为双坡,不做风雨檐,因为窗户为木板,且位于石窗后部,然后再用弧形瓦片铺盖在檩条上,为了防止海风把瓦掀起带走,他们在每个红陶或灰色瓦片上面压上一块石头,由于捡来的石头形态不一,颜色不一,再加上不同时段的瓦片维护更换,瓦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有的还在屋顶上使用了玻璃片,以利于采光,这样就构成了石厝屋顶的五彩斑斓,光影交错的独特景观。这一行行瓦垄和压瓦石,就像少女秀发与彩布条纤精美编织的发辫,闪耀着迷人的色彩与光泽。这也是任何一个地方民居所没有的,我觉得也是需要加以很好保留的特质。

石头厝还有一个明显的装饰特征,就是波浪型的屋顶山花,上面镶嵌着一个挨着一个的光滑润泽的鹅卵石。这波浪型状,有一浪形,三浪形,以及五浪形等,鹅卵石压在山墙山花或屋脊上面,平潭话谐音意为“压浪”。这表达了渔家人出海,风平浪静,捕得鱼儿满舱归的美好愿望。

福建是名扬天下的石乡,盛产多种石材,这些玄武岩石头质地坚硬,色彩青中带黑,经过风吹日晒,慢慢地由青色变成了墨色,这就使得百年古厝有了时间的沧然感。来到山顶,望着临海而建的石厝群落,那些深黛色的石头纹理加上红瓦的屋顶,形成了一幅幅油画般的色彩艺术效果。那些道教、佛教、基督教等精心建造的建筑,仿佛是在分类收集着人们的灵魂。这些分散智慧而形成的村落景观,因为没有刻意的匠心,反而有了一种质朴的美感,像是从山坡、土地中生长出来的,那么自然。那么生态。我们迷失在石厝村落,小径四通八达,迎来一幢幢大小各异的楼房,但都保持着基本的一致:弯曲的山墙山花,屋顶屋檐,红瓦灰瓦错杂,压瓦碎石多样,白灰勾勒的石缝由于全球的气温不断地变暖,当图瓦卢即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因此,每年都会有一批前往此地“末日游”的人们,他们带回了许多美得让人窒息的照片,你无法想像一个美丽地方即将葬身于太平洋中。人类因海平面的上升无奈会不得不放弃城市,放弃汽车,相反,因为一处风景的即将消失,人们会带着遗憾去进行一场昂贵的旅行,仿佛就是在举行一个“告别的仪式”。所以,这更深层次,是带给了人们的思考,地球变暖,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比如清洁的能源,城市色彩的低碳经济策略,旧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等等。

当路途看到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推土机,推倒了一些石厝房屋,豁开了有几千万年形成的山脉丛林,我们可以想到的是,改革开放的下手是否能更科学一些,考虑的更长远一些。如何面对石厝村落的发展,如何改善内部设施与保留村落外观,如何防止现代商业设施对于景观的破坏,如何留住平潭的旅游资源,我们要做的还有许多。

猜你喜欢
郭强平潭屋顶
做一只勇敢的小猴子
图辑·职工书画
借“光”生财的屋顶
Disagreeing
人大代表薛玉凤 平潭的美,台胞出了力
屋顶屋
平潭映象
受邀登上央视舞台的平潭女孩
屋顶的雪(外四首)
平潭石头厝里的“台式创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