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城市公路交通拥堵原因及对策

2015-04-07 13:22:51张合鹏
四川水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道路交通公共交通

张合鹏

(河南中州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城市是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信息中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城市交通是维系城市这个有机整体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畅通的城市交通对城市的发展,吸引投资,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保证和促进作用,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位的重要指标。城市交通拥挤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必然结果。处理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要遵循节源开流、交通总量消减的总原则。

城市道路交通拥挤主要表现在:市内机动车行驶速度下降,流量饱和的道路路口增多,交通堵塞发生的次数增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各市政府在基础设施和拓建、新建道路中不断加大投入,城市道路的建设和相关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随着城市机动车增长迅速,城市中非机动车主要是自行车占有较大比重,市区人口稠密,道路狭窄、功能老化和交通设施滞后,商业区过于集中,致使人、车、路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形成了当前的城市交通特点,从而大大增加了交通规划、组织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给城市交通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城市交通存在问题

城市一方面城市道路建设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城市机动车数量也在猛增,二者齐头并进的直接后果是城市交通时常陷入瘫痪,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盲目扩建道路不是办法,借鉴国外大城市规划和交通道路管理经验——轨道交通才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金钥匙。在城市轨道交通大力开发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发展公共交通就成了城市当前的需要。

二、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的原因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道路交通不适现象日趋明显,“行车难”、“走路难”已成为全国大中城市的通病,并不断向小城市、新型城区和中心乡镇扩散蔓延。按现行发展趋势,五至十年或二十年后,“病城”现象及其产生的负面效应,将是桎梏城市综合发展的重疾顽症。造成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有:

1、车总量增长过快,道路增长滞后于交通总量增长,道路交通供需不平衡。

2、城市建设和宏观管理部分决策不科学,没有充分考虑道路交通需求。一是临街建筑、大型商业网点及娱乐场所等大型交通流汇集场所设置不合理,不具备足够的停车场位置及人流物流通道,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的交通组织;二是公交发展水平跟不上城市发展步伐,站场建设严重滞后,线路站点布局不合理。

3、城区道路路网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道路整体通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断头路仍然存在,严重影响了路网整体通行能力的提高;二是现在道路通行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公共停车场建设严重滞后,且管理不规范,机动车路边违章停车现象严重,经常引发交通拥挤。因为历史欠帐太多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城市的停车场建设远远滞后于机动车的发展速度,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并且管理不规范,部分停车场处于闲置状态,有的甚至被挪作他用或改变了用途。

三、城市交通的重要性

1. 公共交通是城市生产和人民必需的公共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关键。

公共交通不仅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保证,是城市经济的动脉。公共交通在整个交通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所完成的客运量是铁路、公路、水运、民航总量的 5倍。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解决城市就业问题提供方便和条件。

2.提高道路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石油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土地资源十分紧张。目前,已成为石油、天然气等石化产品的进口大国,石化能源的有限性和石化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起的环境问题,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城市中各种交通方式的能源消耗,高峰时按人公里计算,若小汽车为1,则公共汽车为8%,地铁为5%,无轨电车为4%,有轨电车为3.4%。在能源利用上,公共汽车可以使用天然气,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在城市中,小车占用70%道路资源,承担约15%的运输量。公交车、小轿车、出租车、自行车,已经构成了目前中国各大城市的交通“生态链”。在这条“生态链”上,技术含金量最低的自行车,却正在成为最快的城市交通工具,甚至创造了最快的“城市速度”;而设计时速高达200多公里的高级轿车们,却“爬”、“趴”在了不断拓宽,但仍拥堵不堪的城市马路上,交通高峰时,城市的道路便成为了停车场。这是一条已经失衡、“变态”,甚至正在濒危的城市交通“生态链”。

3.体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公共交通是典型的公共政策问题。城市交通政策同其他公共政策一样,其实质是全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变城市交通现状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发展中国家中的低收入家庭使用公共交通是唯一的选择。公共交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与生活质量。发达国家没有私家车的家庭交通花费占收入的3%~5%,而发展中国家的支出则占到5%~10%。

轨道交通投资巨大,国家与城市的财力有限,高效率、低造价的公共交通的建设发展,将是快速城市化初级阶段的关键一步。

4.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城市环境的恶化,主要的原因便是汽车的尾气、噪声、粉尘。因此,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于城市环境改良会起到关键的因素。

四、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的对策

(一)科学规划城市交通组织管理,不断提高道路交通管理决策科学化程序,确保管理措施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尽管从理论上讲,通过不断地修建道路总能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但由于道路建设资金及城市空间的限制,道路数量不可能按需增长。随着交通走廊的新的道路建设降低了出行时耗,但同时也吸引了其他道路以及其他交通方式的交通量转移。因此,在现代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中,应系统地、全面地研究治理当前城市交通问题,充分挖掘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使交通运行按全地区干线和其他重要街道网规划有次序地得到改善,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道路系统的利用效率。

(二)坚持发展公交优先战略,科学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最大限度地减缓城区交通总量增长。

“公交优先”的提法起源于法国,现已逐步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有效途径,据有关资料统计,就合理分配社会资源而言,“公交优先”也是不容置疑,与其他社会车辆相比较,同一单位时间里运送同样的人,如果选择公交方式,所占用的道路空间大约只是其他车辆的1/5到1/20。近30多年来各国效仿治国,从规划用地、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对公交进行扶持,在公交优先上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开辟公共交通专用车道,采取公共交通优先信号控制系统,在交通法规中充分考虑公共交通优先通行、限制小汽车在城区的使用等。

(三)建立系统齐全,功能完善,高效运行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信号控制系统合理高效的放行方案的确立必须以科学严谨的交通数据统计为基础,需要交通数据采集系统的支撑;对危险品运输车,泥头车等列管车辆的监管以及对交通事故快速出警,实现警力的高效调度都离不开GPS车辆定位系统的协助;交通诱导系统则担负着交通安全教育,道路信息发布,拥堵路段提前分流引导的重任。

可见,解决一个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单靠某几个方面的交通控制设施的改善和提高还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若干系统的综合运用,利用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融合在城市交通的各个环节当中,形成一个系统齐全,功能完善,高效运行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信号控制子系统,交通流采集子系统,交通电视监控子系统,交通违法取证子系统,公路车辆监测记录子系统,GPS车辆定位子系统,交通诱导子系统,接处警子系统,公交优先子系统等子系统。

五、结语

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必须采取增加交通供给与引导交通需求并举的措施,双管齐下才能做到标本兼治。在交通供给不能满足交通需求的状况下,治理交通拥堵应运用先进的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在有限的道路通行能力下疏导好已经产生的交通流量,从而减轻交通拥堵的程度。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道路交通公共交通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商用汽车(2021年4期)2021-10-17 02:04:15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上海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与实践
上海公路(2018年1期)2018-06-26 08:37:40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16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汽车与安全(2017年5期)2017-07-20 10:58:34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汽车与安全(2017年3期)2017-04-26 01:25:29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自动化学报(2017年1期)2017-03-11 17:31:10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契合城市交通需求 推进单轨交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