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龙
(哈尔滨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钢筋混凝土技术在建筑中的运用
李金龙
(哈尔滨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钢筋混凝土技术是建筑施工技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建筑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建筑施工中各项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技术亦是如此。因而,如何将钢筋混凝土技术更好的运用在建筑之中成为了建筑领域专业人士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钢筋混凝土技术中的模板设计与施工、钢筋的制作和安装以及混凝土施工与防护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旨在为提高我国建筑领域钢筋混凝土技术的水平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钢筋混凝土;模板;问题;对策
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建筑的形式以及建筑的结构越发的多种多样,也正是因为如此,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逐渐的提高。而在当下的钢筋混凝土技术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建筑的质量。所以,在今后的建筑领域的发展中,要加强对钢筋混凝土技术的重视和研究,从而使得钢筋混凝土技术的施工能够提高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耐久性。同时,建筑领域还要将对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应用研究纳入到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1.1 模板的设计要求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的结构,必须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作,主要使用的是混凝土结构,并且要按照规定的位置、形状、尺寸成型,承受建筑模板的自重以及外部荷载。模板工程的主要作用会是保证混凝土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材料的安全性能,另外对施工进度也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同时还能起到控制成本,节约资源的功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模板设计的优劣将从混凝土的外观上直接反映出来,因此在进行模板设计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的章程提出的要求,对模板的刚度、强度都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模板的质量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
1.2 模板的施工
在安装模板之前,工作人员必须对设计图纸有一定的了解,对建筑物的结构、形状、尺寸有一定的把握,并且还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条件,进行立模的初步考虑,将各道工序之间的顺序和配合事先考虑清楚,避免相互矛盾和影响,造成工期的延误和资源的浪费。竖立好模板以后,必须对其位置和尺寸进行再三的校正,并且使用工具丈量两次以上,保证尺寸和位置都与设计图纸上的要求相同。
2.1 钢筋材料的加工制作
在进行钢筋的加工制作时,必须对工程中相对复杂的构件进行一定的了解,对图纸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墙体内的按量、暗柱节点等进行合理的安排,使之符合设计的要求。按图放样,在施工前必须对各个编号的待用钢筋进行试制,确认无误后才可以进行批量的加工和生产。钢筋的质量必须满足相关要求的规定,参加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关的有效证件,并且在正是施工前进行试焊,确认试件符合规定的各项要求,方可进行正式的焊接。
2.2 技术安全要求
首先,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工程的图纸、经费等进行具体的审核,并且根据与现场调查的材料,进行综合考虑,确定一个可行的施工方案,对具体的施工措施、预算、计划等进行部署和必要的修改。 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满足生产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钢筋的处理,如断料、配料等工作应在地面上进行,全部准备好之后,方可进行高空作业。材料必须保证及时供应,以满足施工进程的需要,首先就必须做好材料的采购和加工工作,对于采购的材料,数量、型号、批次必须进行仔细的核对,在集料站进行妥善的存放,做好防火、防潮工作。
3.1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之前,必须对模板、钢筋和支架等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其位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接缝严密,预埋件的位置和数量都与设计意图相符。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并且用振动夯进行填平和夯实,施工过程中应反复作业并检查,直至符合施工要求,方能进行下一步骤。
混凝土施工的基本顺序是先确定水泥渗入量,再拌制混凝土,摊铺和碾压、以及最后的养生工作,夯实过后,首先用水箱将松散的混凝土块全都冲洗干净,再喷洒适量的水,以利面层和基层的链接,半个小时以后再将积水清除干净,准备浇注混凝土。
先将早强剂和材料依从限制准确计量调制,再使用立轴搅拌机进行混凝土的拌制,按照石料、水泥、早强剂、砂、水的顺序依次加入,干拌大约三十秒,湿拌一分到一分半钟即可。
搅拌完成后应当立即摊铺,速度控制在一分钟每米左右,摊铺混凝土料时要注意控制虚高,保证足够的找平,碾压过程中应反复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压实度,同时注意证新旧断面的平整度,视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符合规定压实度的要求。
3.2 施工防范措施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因此温度的变化容易引起板块裂缝,而混凝土凝结过后,会出现水分散失、干燥从而引起体积变化,同样也会形成裂缝。
就我国而言,由于早期技术存在问题,使得许多细小的病害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最终导致建筑整体质量受到影响,究其基本原因,在于长期使用而导致的地基沉陷,导致断裂裂缝,从而形成沟槽。即已形成的裂缝刚性大、扩散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现有的生产技术落后,则无法进行及时的修补。
事实上,要想加强钢筋混凝土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方法有很多,而以上仅仅只是钢筋混凝土技术几个方面的比较粗略的研究,而仅仅凭借这些研究来促进钢筋混凝土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还是不够的。因此,对于钢筋混凝土技术应用的研究还需要建筑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结语: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质量的提高以及建筑领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钢筋混凝土技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同时施工的技术难度也比较高,再加之我国建筑领域对于钢筋混凝土技术应用的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因而不利于钢筋混凝土技术在实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所以,在今后的建筑领域的发展中,要加强对钢筋混凝土技术应用的重视和研究,并且要从当下建筑的结构以及建筑的形式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从钢筋混凝土技术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更适合于应用在现代建筑之中的钢筋混凝土技术的施工方法和措施。
[1]黄振利,林燕成,朱青.外墙外保温瓷砖外饰面体系抗震试验与分析[J].水利建筑,2010(76 ):116
[2]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97):142.
[3]杨 红.墙体传热系数现场检测及热工缺陷红外热像检测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2011(23):93.
TU75
B
1007-6344(2015)06-02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