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壮
(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 223003)
关于会计电算化模块教学的思考
高 壮
(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 223003)
会计电算化模块教学是对会计电算化教育观念、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法以及会计电算化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所产生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来打造技能课程的任务。本文就会计电算化模块教学进行说明。
会计电算化 模块教学 案例教学 教学模块 知识结构
《会计电算化》可分为三个教学模块: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进一步细分来看,基础模块又可划分为两个小模块,即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和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职业模块划分为五个小模块,即总账系统初始化应用、总账系统日常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编制与财务分析、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拓展模块划分为两个小结构:
知识结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商业会计、计算机应用、点钞、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等,使学生既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与实务,又掌握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操作技能,并且通过参加全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能力机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职业能力。一般能力主要表现在:政策和法律意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身体健康等方面。职业能力,要求学生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谨慎诚信的职业道德,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具有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效益、市场、竞争、风险等观念。具体能力要求有:
1、点钞和小键盘数字录入。能识别钞票真假,并快速准确点钞,能快速准确的通过小键盘进行数字录入。
2、记账、算账、报账、理财。能熟练运用会计知识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能为有关各方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能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
3、计算机操作。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收集和处理信息,进行出纳、电算会计处理,开展电子商务、电子结算等工作。
4、交往合作能力。善于协调关系,协同他人工作,富有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具有社会活动、处理交际事务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能力。
5、把握政策能力,能够及时学习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财税金融政策,并能运用于工作中,还应具有一定的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能在外资银行从事相关工作。
《会计电算化》是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在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的能力,使学生达到会计电算化岗位中的软件操作员和审核记账员的应用水平,为学生拓展就业领域,提高全面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模块教学模式就是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依据职业岗位群,将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分解为各项技能,依此建立若干个教学分模块或子模块,从而使每个模块有目标能力、课程设置和技能训练训练,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打破了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将必须掌握的理论融入各技能模块中,而将学生暂时用不到的理论知识暂时搁置一边,从而实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知识为技能服务。
1、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及种类;了解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部分;掌握计算机软件组成部分;理解计算机网络概念及功能;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掌握因特网的特点及应用;了解计算机安全隐患;了解计算机病毒防范。
活动设计:通过多媒体实物观察等手段,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通过操作让学生了解因特网即病毒防范
参考课时:15
2、会计电子化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和分类;了解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理解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作用;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理解会计软件的基本概念,掌握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的特点;掌握典型会计软件功能模块的结构及各模块的主要功能;掌握会计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理解会计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基本要求;了解会计软件的初始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月末处理等基本运行过程;掌握会计数据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信息的主要区别,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环境的基本要求;了解选择商品化灰机软件的注意事项,理解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层次要求。;掌握电算化岗位设置原则和权限要求,了解档案管理,手工记账要求。
活动设计:区别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异同点;根据工作目标需遵守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遵守的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数据处理流程,会计核算工具,会计信息载体记账规则,内部控制方式等方面进行区分判断。
参考课时:22
3、总账系统初始化应用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账系统的任务处理流程。掌握总账系统功能模块结构;掌握财务分工的依据作用内容;理解部门档案盒职员档案内容及作用;掌握会计科目体系的原则会计科目体系的主要项目,会计科目编码的作用和方法,掌握会计科目的要求与限制;掌握数量核算外币核算银行等辅助账及账薄格式的设置;理解设置凭证类型结算方式等核算规则的作用;掌握期初余额的内容及输入要求,理解试算平衡的计算方法年初结转的作用;理解客户往来和供应商往来核算与管理的作用及初始设置的内容,了解客户和供应商档案的作用及内容。
活动设计:设置操作员计权限建立账套设置会计期间设置账本位币设置会计科目录入科目初始数据设置辅助核算项目设置外币币种及汇率设置凭证类别
参考课时:10
4、总账系统日常账务处理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了解记账凭证的产生途径与输入方式处理流程掌握记账凭证的格式项目和各项的填制要求;了解凭证查询方法及打印格式;理解凭证管理要求;掌握凭证修改的要求与条件;掌握凭证审核的意义和方式;掌握凭证记账的条件及处理流程;掌握账薄输出的原理及处理流程,掌握查询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方法及打印格式和要求;理解银行对账的作用处理流程。理解银行对账的作用处理流程理解银行对账中期初末账项十五内容及作用,掌握银行对账单的格式内容;掌握计算机自动对账处理的条件人工辅助对账依据;了解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格式;理解自动转账分录概念主要项目设置自动转账分录的资本要求;理解月末处理的试算平衡与对账依据;掌握结账的条件和作用。
活动设计:编制记账屏障;修改记账凭证;凭证审核;生成机制记账凭证;记账;结账;查询账薄
参考课时:10
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人才观和质量关,积极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评价机制,在评价内容上,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评价方式上,采用现操作、账套成果演示、软件操作故障分析等形式,在评价主体上,吸收学生参加互评等逐步建立以能力为本位、评价主体和方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总之,为加快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强化职业技能,实施“双证书”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1]杨建平 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初探 2008年02期
[2]黄洪杏 浅议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 2010年16期
[3]刘文斌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材料类专业课程 2007年03
G322
B
1007-6344(2015)04-02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