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燕
(南京天鹏建设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31)
在建筑行业中工程造价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工程造价的性质决定了工程造价的依据,经济效益与计价模式是密切相关的,其涉及到施工图预算、设计概算以及投资估算等等多个项目,传统的计价模式为定额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后期使用的主要计价模式,现用的清单计价模式是由业主以国家统一的格式和编码进行工程量的计算提供工程量的清单,然后由业务在经由施工企业的自主报价中选取中标单位。结合配套定额的收费保准,变更签证单以及依照施工图,对工程费用进行计算是传统计算工程量的方法。清单计价模式的工程总价包括税金规费、分项分部工程费、设施项目费以及其他项目费用,但是新型的造价模式也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
定额计价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它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定额计价是按变更签证单和施工图计算工程量,执行上级规定的某一种定额计算直接费。并按文件规定计算税金、利润和间接费和定额配套取费标准。定额计价容易造成恶性循环,产生不良习惯。首先,定额计价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其次,面对千变万化的施工工艺和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定额子目的缺项不可避免,定额模式只选用一些广泛使用的施工方法和成熟的施工工艺,无法跟上形式。再次,工程施工的实际消耗不能通过定额“量价合一”直接反映出来。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2.1.1 定额计价模式费用均一。按照社会平均水平编制的定额计价模式中的相关措施和消耗量,该模式适用于企业水平相差不大的计划经济各阶段,社会平均价格属于该种模式下的造价,但随着各企业将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差异越来越大,则水平高的企业将会因该计价模式无法发挥其优势,其竞争力的提高得到了制约。
2.1.2 定额计价模式不利于招标。计算复杂的现代工程造价,不仅要套用定额收费管理和计算材料差价,尚须要套用定额直接费用,因而从理论而言,按照一样的计价信息和同一种图纸,应得到相同的结果和采用同一定额,但实际上因造价人员的专业水平的差距和造价人员的理解,导致最终的计算结果存在很大差异。
清单计价是由业主计算工程量并统一的格式提供工程量清单和全国统一的项目编码提供清单,由施工方自主报价,业主选择中标单位会按照合理低价中标原则。工程造价计价模式随着经济体制从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为主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也逐渐转化为清单计价模式。这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招标投标过程。清单计价的工程总价包括税金、规费、其他项目费和措施项目费、工程费。清单计价模式相比较定额计价有着各方面的优势。
第一、由投标者提供工程量清单给清单计价,提高了竞标的公平性,施工企业对投标的报价负责,也迫使企业来精确设计自己的工程量,符合合理的风险分担原则。
第二、清单计价采用了低价中标原则,低价中标原则有助于建设行业的持续进步,也迫使施工企业自身的施工能力必须提高。有利于促进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降低施工成本。
第三、传统的投标中标使得投标单位围着标底转,因为它是以接近标底价得分高,对于传统招标投标中的一些不良行为,清单计价有利于不良行为的改变。清单计价的模式可促使建筑行业的规范性变革,也可避免不规范行业的惯性。
第四、清单计价使得施工企业有利自己的自主权,因清单计价表明了政府不干预企业的定价,业主就能够通过市场有序竞争确定合理的发包价格和选择理想的施工队伍。使得招标方优中选优,符合市场竞争法则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在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工程造价是着实相关的,工程造价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获取最大的利润在工程建筑中是建筑企业最大的目的,所以对施工费用进行合理化的管理以及控制,对相关企业具有直接帮助作用的是对工程造价进行一定的控制,在建筑工程中确保造价预算的实际意义,一方面对决策阶段中的造价信息和工程造价中的设计阶段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决定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社会与建筑企业的互利互助,避免建筑企业出现实际费用超出预计投资的现象。因此,在建筑项目中工程造价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既创造了不可取代的经济价值为社会,在社会上又保障了工程项目的认可度,保障社会对其的接纳,对于其后期的投入使用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为发挥出投资的效益能力,需科学合理的进行造价控制。为提高施工企业的施工效果和质量,只有真正发挥出造价控制的效果。工程建设从开始到工程竣工为止,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包含许多方面。具体措施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要按照预定施工计划合理施工,即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成品的保护,按照正确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
第二、在施工过程中,为方便能够及时的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及时的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控制,要经常出入现场,发现并及时改正,工程造价可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度改变。
第三、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现场的进度和施工图纸设计的内容,及时的核定出施工的造价。经常会出现少数垄断性行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控制价格波动是需要注意的,这样施工单位就需要择优选择比较专业的分包单位。
第四、在施工的过程中,明确招标过程中的经济风险,认真的对相关合同进行研究。对招标文件进行认真的分析,且要通过实地的监测和观察,然后再对施工方法进行确定,并对原有的施工设计进行修改和调整。
作为一个紧随市场变化的动态过程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因而在整个项目周期应实现进行造价控制,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逐步国际化,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须选用合理的计价模式,利于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利于成本的优化管理和推动控制造价,并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1]刘润海.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研究[J]. 山西建筑,2012,38( 7) :264-265.
[2]尹贻林,龚维丽,严玲等.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3]戚安邦.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戴雪梅.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叨.中国城市经济,2010(01).
[5]高萍莉.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应用过程中相关问题研究[J]. 重庆大学,2012( 25) : 36-38.
[6]周瑛. 谈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造价控制[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 2) : 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