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水旱灾害与防灾减灾措施探析

2015-04-06 10:18:28张明辉武中兴臧洪太山东省水利工程局山东济南5003费县许家崖水库管理处山东费县7347
山东水利 2015年9期
关键词:费县防灾减灾

张明辉,武中兴,臧洪太(.山东省水利工程局,山东 济南 5003;.费县许家崖水库管理处,山东 费县 7347)

费县水旱灾害与防灾减灾措施探析

张明辉1,武中兴1,臧洪太2
(1.山东省水利工程局,山东 济南 250013;2.费县许家崖水库管理处,山东 费县 273417)

【摘要】根据费县水旱灾害发生情况,系统地分析了其灾害产生的规律、特点及成因,并提出了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费县;水旱灾害;防灾减灾

费县地处鲁东南沂蒙山区,北部蒙山横亘东西,南部山丘起伏连绵,中部、东南部为脊地和洪积冲积平原。总面积1 903.75 km2,约93万人。年平均降雨量856.5mm,平均气温13.4℃,地质情况复杂,是历史上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尤其洪涝、干旱灾害频繁而严重,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费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1 水旱灾害特点

1.1水旱灾害

费县自古就有“十年大旱”之说。春旱十年九遇,伏旱4~5年一遇,秋旱3~4年一遇,且常出现冬春连旱,春夏连旱和伏秋连旱。由于地形、地质等原因,旱灾涉及面积广,危害严重,尤其夏伏旱和秋旱危害最甚,常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或绝产,人畜饮水困难。

1.2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主要出现在汛期,重涝夏季灾害4年一遇,秋季6年一遇,夏秋连涝10年一遇。洪涝灾害发生的同时常伴有狂风、冰雹、龙卷风等其他灾害。涝灾危害面积虽不及旱灾广,但破坏性大,往往造成水库垮坝,河水漫溢,粮田成泽,村庄漫水,树倒屋塌,人畜伤亡等巨大损失。

2 水旱灾害的成因

2.1地理与气候因素

费县属于暖温带丰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冬季受蒙古高压侵袭较多,夏季受大陆热低压影响明显,加之海洋气候调合,导致年内降水分配极不均匀。多年平均降水量有75%分布在8~9月份,而3~5月份仅占13.5%。年际间降水量也很不平衡,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之比为3∶1,丰枯悬殊甚巨,严重的旱涝不均是导致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2.2地形因素

费县属于低山丘陵区,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6.4%,耕地稀薄,耐旱能力低,现有水利工程蓄水量较少,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2%,极易发生旱灾。受地形影响,降雨地区的分布变化较大,年降雨量变差系数为0.25~0.3,暴雨强度大,范围过度集中,山洪源短流急,脊地洪积冲积平原的主河道行洪迟缓,洪涝灾害不断发生。

2.3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城镇面积不断扩大,耕地山地被蚕食,增加了径流量;河道被挤占,束窄了过水断面,削弱了行洪调洪能力;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量急剧攀升,减少了农业用水的供给量,取水方式紊乱,水资源未合理配量,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降低了抗灾能力。

2.4环境因素

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视不够,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森林大面积砍伐,土地利用不合理,垦荒、采石等活动使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径流量增加,库塘淤积,蓄水减少,调洪能力减弱;河道淤塞,行洪能力降低;土地水分蕴藏量减少,降低了抗旱能力。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减少了水资源的可用量,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加重了灾害程度。

2.5现有水利工程抗灾能力差

目前,费县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7座,小型水库87座,中型拦河闸1处,塘坝437座,这些工程在抗御旱涝灾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工程大都建于五六十年代,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全,加之常年运行,老化退化严重,降低了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

3 水旱灾害的防治与减灾措施

3.1增强水患意识,制定长期规划

加强防灾抗灾的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使全社会充分意识到水旱灾害的毁灭性和损失的严重性,让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灾害未除,永无宁日”的观念。干旱洪涝灾害影响范围大,涉及区域广,危害严重,必须制定长期的防灾减灾规划。在制定规划时,应通盘考虑,协调一致,充分认识到灾害的危害性与随机性,做到防患于未然。

3.2加强减灾立法,集中统一管理

在严格执行国家现行 《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法》的基础上,加快制订各项与防灾减灾有关的地方配套法规,做到以法防灾、以法治灾、以法减灾,健全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3.3加大水利投入,提高抗灾能力

水利工程在抗御旱涝灾害方面有其独到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国家和地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不断提高水利的投资,增加水利工程建设,加快病库除险,完善灌区配套设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持续推进水利改革步伐,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鼓励户办、联户办股份合作,兴建民营水利工程。在拦、蓄、引、排的同时,合理挖掘地下水源,优化水资源配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提高抗灾能力,尽可能减少洪涝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劳动人民的财产安全。

3.4依法综合治理,搞好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是导致旱涝灾害加剧的根源。对水土流失治理这项系统工程要统一规划,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形成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防治体系和小流域治理为单元的治理格局。积极搞好封山育林,增加植被覆盖面,从源头上消除灾害隐患,同时加强河道疏浚,提高河道行洪调洪能力。

3.5树立商品意识,管好用好水利工程

必须制定合理的水价,并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水的商品价值,树立节约用水,用水必须缴费的思想意识,真正做到以水养水,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提高工程的抗灾能力。

3.6调整发展思路,减轻灾害损失

结合自然条件,有选择地扩大工农业项目。工业方面尽可能多上节水无污染项目,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从根本上节约水资源,管护水环境,为抗灾提供有利条件。农业生产应根据地形及旱涝特点,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抗灾型农业,通过生物工程构筑一道防灾抗灾的天然屏障。

3.7加强灾害预测预报,搞好灾情评估研究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不断提高灾害发生的预测预报能力,做好灾前各种预防措施,使灾害损失尽可能减小到最低程度。同时要搞好灾情统计,加强灾情的分析研究与科学评估,为救灾及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3.8转变思想观念,发展防灾保险事业

开展防灾保险,既可以减轻集体和群众的财产损失,稳定灾后的群众思想情绪,迅速进行灾后重建及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又可以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之外的又一重要措施,有必要积极地进行推广和发展。

4 结语

实践证明,对于水旱灾害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对洪涝干旱灾害,立足于 “防”,着眼于“抗”,致力于“抢”,实行“防”“抗”“抢”并重,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力争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责任编辑张玉燕)

【中图分类号】P426.6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9-0049-02

收稿日期:2015-05-03

作者简介:张明辉(1979—),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费县防灾减灾
费县老兵的红色记忆
金桥(2021年6期)2021-07-23 01:27:20
费县故城勘探报告
东方考古(2021年0期)2021-07-22 06:29:04
费县山岭地果园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落叶果树(2021年6期)2021-02-12 01:29:34
山东省临沂市:田园“调色板”
科学导报(2019年33期)2019-09-03 04:35:03
山东费县:抓好县级储备 保障粮食安全
观赏石+旅游,互为动力,共同繁荣——第七届中国(费县)国际赏石旅游文化节记
宝藏(2017年7期)2017-08-09 08:15:16
防灾减灾科普要从孩子抓起
科技传播(2016年23期)2017-03-01 13:32:57
我国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人民论坛(2016年38期)2016-12-23 09:38:28
浅谈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