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志 胜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北京 丰台区 100166)
砌体与主体结构交接处裂缝的预防及控制
任 志 胜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北京 丰台区 100166)
对建筑工程砌体与主体结构交接处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材料、技术、施工、管理四方面研究了裂缝的控制对策,以加强施工过程管控工作,避免砌体与主体结构交接处裂缝的产生。
砌体,主体结构,裂缝,墙体
在建筑施工中,不同种材料之间,尤其是砌体与主体结构交接处的裂缝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施工人员,大家也一直在摸索和总结处理砌体裂缝的方法。2009年,笔者参与施工的一个项目在后期装修时就面临这一问题,而且当时裂缝现象严重,虽然最后如期交工,但维修工作没有间断,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项目部管理人员痛定思痛,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在随后施工的天津“戎德园”项目中,我们在施工中采取了一些预防及控制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笔者将从裂缝成因分析着手,提出该部位裂缝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望各位同行不吝指正。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当时造成砌体与主体结构交接处出现大量裂缝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主体及砌体本身的沉降
这里说的沉降包括两方面:1)砌体施工时,主体结构还未封顶或虽然封顶但建筑物仍在沉降,未趋于稳定状态;2)砌体本身的沉降,砌体砌筑时水平灰缝较大,每日砌筑高度超过规范要求,在砌体自重作用下引起灰缝变形从而使墙体沉降。主体结构梁底与砌体顶部位置出现的裂缝多数是由于沉降原因造成的。
1.2 施工环境及温度变化
现场砌体施工时一般都有环境温度、湿度的要求,但实际情况往往超出规范要求,兼之北方天气干燥风大,导致砌体材料会随着含水率的降低而产生收缩变形,内部产生收缩应力,从而在砌体与主体结构墙(柱)边、梁底交接处等薄弱部位产生裂缝。
一般材料均具有热胀冷缩性质,不同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如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为1.0×10-5/℃,而普通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为0.5×10-5/℃。可见,在相同的温差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线膨胀系数要比砖砌体大一倍左右[1]。当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由于砌体和钢筋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的伸缩变形不一致,在交接处就会产生水平裂缝、竖直裂缝或八字形裂缝,而且这种裂缝往往比较规则。
干缩、温度所引起的裂缝随气温或环境温度变化,但在经过一段时间待材料性能渐趋稳定后会明显减弱。
1.3 施工不规范、监管不到位
在现场施工时,项目部管理人员对砌体与主体结构交接处裂缝的预防及控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在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1)砌体材料进场时,没有严格控制产品龄期,使用龄期不够的砌块,致使砌体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
2)砌体施工质量及过程控制不到位,比如:斜砌时间随意,斜砌时没有与结构挤紧留有间隙,砂浆不饱满,随着砌体沉降、干温缩变形而在交接处产生裂缝;排砖不合理,砌体与结构墙(柱)交接处灰缝宽度不合理,砂浆不饱满,没有与墙柱挤紧而形成裂缝;墙(柱)边拉结筋位置与水平灰缝错位,工人砌筑时随意将钢筋折弯压入墙内,与墙(柱)间产生较大的间隙而形成裂缝;砌筑时砌块干湿度不符合要求,未按要求湿润或阴干,砂浆和易性、保水性差[2]。
3)人为扰动造成的裂缝,主要是指砌体强度未达到要求时,墙体电管敷设对砌体开槽造成的裂缝。
在分析裂缝成因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
2.1 材料方面
项目部严抓砌体材料(砌块、砂浆、玻纤网格布、界面剂等)质量,安排专人对进场材料验收,要求砌体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厂家检验报告等)齐全,产品龄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及时现场取样复试,试验合格方可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并将上述条款列入购货合同,从而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能够满足规范及施工要求,减少后期施工时由于材料问题引起的裂缝缺陷。
2.2 技术方面
经过项目部管理人员集思广益,由工程师组织编制了全面、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将墙面开裂原因、防治技术措施、工艺流程和质量要求对全体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了详细的书面及现场技术交底。在技术方面,我们对传统施工做法进行了部分改变,主要包括以下两条:
1)砌体与主体结构交接处一般做法都是设置钢板网,宽度为200 mm,每边搭接不少于100 mm,但在“戎德园”项目施工时,我们用耐碱玻纤网格布代替钢板网,具体做法为:在不同材料交接处提前安排人员用抗裂砂浆满粘玻纤网加强层,宽度为250 mm,每边搭接不少于120 mm,在阴阳角交接处沿45°方向布设加强层,网格布尺寸为400 mm×200 mm,加强层验收合格后方可满面粘贴网格布,与加强层每边搭接错缝至少250 mm。通过增设玻纤网来提高砌体的整体抗拉强度,从而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
2)在砌体与主体结构墙柱交接处,每砌筑一皮砖前,先在接触面均匀涂刷一层界面剂,增强砂浆与墙柱的粘结力,从而避免或减少裂缝的发生。
2.3 施工方面
为确保制定的技术措施能较好的执行下去,达到裂缝控制的理想效果,项目部在施工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项目部选择与公司长期合作且口碑较好的劳务队,便于过程管理与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人为因素产生裂缝的几率。
2)为有效控制沉降裂缝,项目部根据工期、沉降观测记录编制了详细、合理的砌体及抹灰进度计划,砌体尽量从上向下逐层施工,适当控制每天的砌筑速度,严禁一次砌筑到顶,斜砌应至少间隔7 d以上再从下向上逐层用挤浆法进行补砌挤紧,所有缝隙必须用砌筑砂浆嵌填密实,避免由于砌体重力导致主体构件形变而产生裂缝。
3)为有效控制干温缩裂缝,项目部对砌块的含水率及砂浆的和易性进行严格控制,砌块提前浇水湿润后方可运至作业层,砌筑时适量洒水,砌筑完成后安排专人加强洒水养护工作。现场施工时因进度原因必须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作业时,尤其要加强养护作业,可向作业层地面洒水,营造一个相对潮湿的环境。因温度变化比较频繁,温度裂缝的产生有其必然性,以目前的施工情况来看也不可能得到彻底的根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对其进行控制,降低其产生的几率及严重程度。
4)加强与水电班组的配合工作,墙体敷设线管时必须待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且项目部通知后方可开槽,且用机械开凿,严禁乱砸乱剔而破坏墙体强度。
5)砌体完成宜60 d后再抹灰,并不应少于30 d,且在抹灰前应再次对砌体与主体结构交接处出现的裂缝用水泥砂浆找补填嵌密实[3]。
2.4 管理方面
为使上述的施工、技术措施得到有效的实施,项目部制订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包括:加强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实行“质量样板”施工制度,确定工艺做法、流程及质量标准,以其为样板进行现场交底;落实质量责任制度,责任到人,实行“质量验收上墙制度”,有据可查,并与奖惩制度挂钩;严格实施“工序报验”制度,加强过程管控及验收工作,对不合格部位坚决要求返工,否则严禁下一道工序施工。
通过对以往裂缝成因的分析及所采取的对应措施,“戎德园”项目在砌体与主体结构交接处的裂缝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为后期顺利交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般的墙体裂缝虽然不会影响结构安全,但会引起业主的反感及质疑,对项目的工期、成本及公司声誉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施工企业一定要重视砌体与主体结构交接处裂缝的预防及控制工作,所谓知易行难,只要我们按以上措施加强控制及管理,一定会避免或减少该部位裂缝的产生。
[1] 刘文涛.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其研究现状探讨[J].科技信息,2011(29):752.
[2] 白现革,文志华.浅析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抹灰裂缝原因及处理措施[J].河南建材,2013(3):93-94.
[3] 韦 琳.砌块墙体裂缝质量通病以及防治措施[J].施工技术,2013(8):184-185.
[4] 马 伟.谈加气块填充墙裂缝原因及防治[J].山西建筑,2014,40(3):123-124.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junction cracks of masonry and the main structure
Ren Zhisheng
(ShanxiConstructionEngineering(Group)Corporation,BeijingFengtaiDistrict100166,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junction cracks at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masonry and main structure, and researches the crack control strategies from materials,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o as to enhance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ver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avoid cracks at the junctions.
masonry, main structure, crack, wall
2015-01-09
任志胜(1982- ),男,硕士,工程师
1009-6825(2015)08-0035-02
TU31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