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恩全 (山东省阳谷县畜牧局 252300)
羔羊痢疾的防治技术
赵恩全 (山东省阳谷县畜牧局 252300)
近年来,养羊业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据对多个规模养羊场调查发现,羔羊痢疾症是羊场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造成羊只的成活率下降,给养羊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现探讨一下羔羊痢疾病防治技术。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又以2~3日龄的羔羊发病最多,7日龄以上的很少患病。该病常致羔羊大批死亡,在羔羊体弱,哺乳饥饱不匀,气候寒冷,特别是大风雨雪后,羔羊受冻时,易感染此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脐带或创伤感染。
1.1病原 该病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在羔羊出生后数日内,魏氏梭菌可以通过羔羊吮乳、饲养员的手和羊的粪便而进入羔羊消化道。在外界不良诱因的影响下,羔羊抵抗力减弱,细菌在小肠(特别是回肠)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
1.2病因 促使羔羊痢疾发生的不良诱因包括母羊怀孕期营养不良,羔羊体质瘦弱;气候寒冷,特别是大风雪后,羔羊受冻;哺乳不当,羔羊饥饱不均。因此,羔羊痢疾的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规律性。草料差而没有搞好补饲的年份,羔羊痢疾容易发生;气候寒冷和气温变化较大的月份,发病最为严重;纯种细毛羊的适应性差,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杂种羊则介于纯种羊与土种羊之间,其中杂交代数越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越高。
自然感染的羔羊潜伏期为1~2d,病初精神委顿,不想吃奶;随后发生腹泻,粪便恶臭;后期,有的羔羊的粪便带血,直到成为血便。病羔羊逐渐虚弱,卧地不起,若不及时治疗,常在l~2d内死亡,只有少数病轻的羔羊可能自愈。有的羔羊,腹胀而不下痢,或只排少量稀粪(也可能带血),四肢瘫软、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口流白沫,最后昏迷,头向后仰,体温降至常温以下。病情严重的,病程很短,若不加紧救治,常在数小时到10几小时内死亡。
3.1病变 患病羔羊脱水严重,第四胃内存在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特别是回肠)黏膜充血、发红,有直径为1~2毫米的溃疡,溃疡周围有一出血带环绕,有的肠内容物呈血色。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出血。心包积液,心内膜有出血点。肺有充血区或瘀血斑。
3.2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一般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以鉴定病原菌。另外,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也可引起初生羔羊下痢,应注意区别。
该病发病原因复杂,应加强母羊饲养管理、抓膘保暖、合理哺乳、消毒隔离、预防接种等预防措施。(1)加强母羊饲养管理。重点加强母羊怀孕期饲养管理,母羊怀孕前期使用配比合理全价饲料,后期胎儿发育逐渐加快,应逐渐增加补喂精料的饲喂量。禁止营养不良等情况发生。(2)加强脐带消毒和圈舍消毒卫生。产羔前对产房做彻底消毒,可选用1%~2%的热烧碱水溶液或20%~30%石灰水喷洒羊舍地面、墙壁及产房一切用具;(3)羔羊出生后,应合理哺乳,避免饥饱不匀,做好保温保暖。(4)预防接种,对母羊注射羔羊痢疾菌苗2次,在分娩前25d左右皮下注射2ml,隔l0d再注射3ml。(5)刚分娩的羔羊可口服青霉素片,l~2片/d,连服4~5d;(6)灌服土霉素,0.3g/次,连用3d。
(1)土霉素、胃蛋白酶各0.8g,分4次服用,每6h加水灌服l次;(2)盐酸土霉素200mg,每6h肌肉注射l次,连用2~3d;(3)土霉素、胃蛋白酶各0.8g,次硝酸铋、鞣酸蛋白各0.6g,分4次服用,每6h加水灌服l次,连服2~3d;(4)磺胺胍、胃蛋白酶、乳酶生各0.6g,分4次服用,每6h加水灌服l次,连用2~3d;(5)磺胺脒、乳酸钙、次硝酸铋、鞣酸蛋白各l份,充分混合,灌服2次/d,1.0~1.5g/次,连服数日;(6)严重脱水或昏迷的羔羊除用上述药方外,还可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20~40ml,皮下注射阿托品。
S858.26
B
1007-1733(2015)06-0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