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桂祯 赵孝民(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71018)
文献综述
我国养殖业信息化建设初探
尼桂祯 赵孝民*(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71018)
养殖业信息化是通过对信息和知识及时、准确、有效的获取、处理,准确传递到养殖户手中,实现养殖户生产、管理、畜产品营销信息化,大幅度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的过程(王缉春,2010)。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应伴随着信息化的建设,在养殖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化随着生产的需要、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完善;反过来,养殖业信息化系统建立和完善后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二者相辅相成。养殖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养殖业发展的趋势,是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养殖业信息化的程度决定着我国养殖业发展的广度和宽度。
目前,养殖业信息化的内涵不再单是简单的养殖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已经演变为包含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息化、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科技技术的信息化、畜产品消费信息化等多个方面在内的整体系统。
1.1养殖业信息化中硬软件的建设 在整个养殖业信息化建设中,硬件(电脑、网络等设备)是基础,软件(各种应用软件)是条件。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电视网和电话网的“三网”建设(陈立宁,2013);软件则包括养殖业生产、管理、信息服务、预测预报等专业软件的开发以及各种养殖业信息网络数据库。
1.2养殖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 实现生产管理信息化过程涉及到育种信息化、饲料配方信息化、饲养管理信息化、疾病智能化辅助诊疗等多方面。通过对养殖场购入仔畜入栏、监测、饲喂、疫苗接种、生长等整个生产流程进行电子化统一管理,收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便全面了解动物的生产性能。
1.3养殖业信息采集分析系统 完整的养殖业信息系统包括原料信息中的育种信息、饲料信息、疫病信息等,流通信息中的价格信息、市场信息、进出口信息,以及农业生产中同养殖业密切相关的资源和环境信息等。法国采取多元化的养殖业信息服务系统,养殖部门自上而下都有自己的信息数据库,有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可以及时地上传和获取信息。
1.4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 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工程包括畜禽标志申购与发放管理系统、动物生命周期各环节全程监管系统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3部分。为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欧盟建立了以统一标准为中心的畜产品信息可追踪质量安全配套管理体系,将养殖到销售整个生产流程的信息全部录入,起到了可追溯的作用。以发达国家养殖业信息化的发展为主要代表,其养殖业产业模式和目标不同,养殖业信息化发展的模式也不尽相同。由于世界各国的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特点:美国在养殖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已具备并处于良性运作状态,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农业及养殖业信息网络系统,该系统覆盖美国46个州。澳大利亚以天然牧草为基础,形成了“专业合作社企业+农协+家庭牧场”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农村合作社在生产、销售、加工服务和信贷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把养殖业生产的产、供、销紧密的连接起来,便于养殖业内部信息的传达和交流(魏秀娟,2005)。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方式正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现代养殖业管理也在向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为进一步了解国内养殖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笔者进行了养殖业信息化调研,以便了解养殖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调研的单位包括现代牧业有限公司、江苏立华牧业有限公司、山东得益乳业有限公司等。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信息化建设硬件和软件投入,养殖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能否及时利用信息化系统获取信息,自动化养殖设备的使用以及从事养殖业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储备。调研结果见附表:
附表 养殖业信息化调研结果
本次调研利用高效招聘会的平台,调研的企业32家,以山东省和江苏省为主,虽然不能准确的反映全国养殖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但可以反映出山东省和江苏省养殖业信息化的部分侧面,对了解我国养殖业信息化程度提供参考。从调研结果来看,我国养殖业信息化建设可能暂时还处于探索和未成型的阶段,信息化发展水平尚未与我国养殖业发展规模和形式相匹配,远远达不到我国养殖业发展的需求,信息化建设依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养殖业信息化发展滞后 养殖业信息化相对于养殖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养殖业信息基础设施还很不充分,在硬件方面信息传输网络没有完全覆盖,在软件方面各种畜禽养殖数据库、资源数据库、养殖环境数据库以及人才数据库尚不能满足养殖需求。
2.2意识淡薄 养殖业主体自上而下对养殖业信息化理解不到位,意识淡薄,包括政府官员、养殖业生产经营主体(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信息化意识淡薄。养殖业生产经营主体市场意识淡薄,而市场意识淡薄的根源是信息意识淡薄,信息搜索能力弱。
2.3发展不均衡 我国养殖业信息化水平地区差异较大,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政府重视程度不一,不同地区环境有所差异,造成了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养殖业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共享,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养殖业信息网络体系,无法发挥整体功能(浣成,2011)。
2.4法制建设薄弱。养殖业信息化缺乏应有的法律法规,缺乏统一规范的信息化服务共享标准和政策以及数据收集、发布的标准,信息真实性差,信息市场秩序混乱,信息服务质量难以保证,这无疑给养殖业信息化服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1加强养殖业同信息化的同步发展 加快各地区的基础信息建设,加大硬件建设和软件投入,根据各地区养殖业的发展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养殖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
3.2大力增强信息意识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对养殖人员的技术培训尤为重要,培训的内容不仅要包括信息技术方面,还要包括养殖、疾病诊断、环境卫生等方面,从而全面提高养殖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其对养殖业信息的利用能力。
3.3强化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
养殖业信息化服务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国家应重点支持大型数据库和电子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入商用数据库和信息化网络建设。
3.4建立养殖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完善网络建设 根据不同用户对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加工工作,建立一个真实、准确、及、有效的信息数据库。同时加大网站的宣传、普及,确保养殖户可以及时利用最新信息,使网站上的信息真正用于生产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1] 王缉春, 申仁琛, 陈诗全等. 养殖业信息化建设探讨[J]. 中国牧业通讯, 2010, 8: 18-19.
[2] 浣成. 浅议我国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 湖南畜牧兽医. 2011, 4:6-7
[3] 魏秀娟. 我国畜牧业信息化研究[D]. 郑州大学. 2005.
[4] 陈立宁. 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研究.农业网络信息[J]. 2013,11:125-127
[5] 李荣贵. 浅析我国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应用[J]. 农林工程. 2011,24:225
[6] 邹剑敏, 黄胜海. 对我国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 农业网络信息. 2007, 1:4-9+12
[7] 王琼, 金映红. 新疆畜牧业网络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农业网络信息. 2010, 4:51-53+60
S8-05
A
1007-1733(2015)06-00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