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慧 (江苏省邳州市兽医卫生监督所 221300)
浅谈几种常见鸡病的防治
曹 慧 (江苏省邳州市兽医卫生监督所 221300)
笔者就邳州市近2~3年来家禽的主要鸡病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是由一种副粘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本病给本市养鸡业带来较大的危害,也是我国目前重点防治的家禽主要疫病之一。
1.1 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发病急、来势猛、传播快、死亡率高。最急性的病鸡常无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急性型的病鸡先出现呼吸困难、高热、精神萎顿和昏睡等症状,病鸡冠和肉髯呈紫黑色,口内有大量粘液,常作吞咽和摇头动作,发出“咕噜”声响,排出黄色、绿色或灰白色恶臭稀粪,有的混有血液,雏鸡发病后较快发生死亡,其它鸡病程3~5d后死亡。慢性型以出现神经症状为主,如头向后或歪向一边,步态不稳,转圈或倒退等运动失调症。
1.2 主要病变 剖检时可见腺胃黏膜肿胀,腺胃黏膜和乳头有出血点或溃疡斑,腺胃与食道、肌胃交界处黏膜有出血和溃疡,肌胃角质膜下也常有出血点和溃疡,肠道出血,小肠黏膜出血严重,喉头和气管黏膜充血和小点出血,心冠脂肪有出血点。根据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和四季发病、病鸡呼吸困难并带“咕噜”声及病鸡运动失调等症状可先怀疑本病。
1.3 防治 以疫苗免疫为主要方法,蛋鸡7日龄左右用IV系苗2-3倍量滴鼻接种;21日用IV苗饮水3倍量免疫;60日龄用I系苗2倍量注射免疫;110日龄左右再用Ⅰ系苗2-3倍量注射免疫;以后每间隔60d左右用IV系5倍量左右饮水免疫直至淘汰。
2.1 病原 本病是由呼吸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对养鸡业可造成严重危害,不仅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较高的死亡率,还因发病后致使法氏囊受损导致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影响对其它疫病的免疫效果。初次发病的鸡群发病率很高,病鸡通常突然死亡,感染后5~7d死亡率达到高峰,3~6周龄的鸡容易发病,成年鸡不发病。
2.2 症状 发病后病鸡拉白色石灰水样稀便,精神萎顿,嗜睡,后极度消瘦,有的病鸡不断啄自己肛门。
2.3 主要病变 经剖析病变主要在法氏囊,死亡高峰期的病鸡法氏囊显著肿大,起皱褶、潮红,有出血斑,坏死囊内有出血块。死亡高峰期过后,法氏囊萎缩,囊内有干酪样物质,胸肌和股肌内侧肌内有出血斑,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
2.4 防治 10日龄左右苗鸡用传染性法氏囊弱毒苗饮水免疫1次,25日龄左右苗鸡再用传染性法氏囊弱毒苗饮水免疫,发病时用蛋黄抗体紧急接种免疫,有较好效果。
本病是由鸡败血性枝原体引起的鸡接触性传染性慢性呼吸道病,只感染鸡与火鸡。发病慢、病程长。本病主要发生于1~2月龄雏鸡,在饲养量大、密度高的鸡场更容易发生流行。
3.1 症状 发病后病鸡先流出浆液性或粘性鼻液,打喷涕,炎症继续发展时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可听到呼吸罗音,到后期鼻腔和眶下窦蓄积多量渗出物,并出现眼脸肿胀,眼部突出。
3.2 主要病变 剖检时可见鼻腔、气管、支气管和气囊中含有粘液性渗出物,特征性病变是全身气囊特别是胸部气囊有不同程度混浊、增厚、水肿,随着病程发展气囊上有大量大小不等干酪样增生性结节,外观呈念珠状,少数大至鸡蛋,有的出现肺部病变。在慢性病例中可见病鸡眼部有黄色渗出物,结膜内有灰黄色似豆腐渣样物质。
3.3 防治 1~5d苗鸡用倍力欣饮水预防,7~10d用呼泻灵药物饮水预防。发病时可用链霉素、泰乐菌素、北里霉素等治疗可减轻发病症状。
4.1 病原 本病又称盲肠肝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小的原虫鸡组织滴虫,有一条脆弱的鞭毛,寄生于鸡的盲肠和肝脏中,可随肠内容物排出体外。
4.2 症状 雏鸡易感性强。成年鸡也可感染,多为隐性感染,能够传播和携带病原。潜伏期8~20d。病鸡精神不振,食欲不良,羽毛松乱,两翅下垂,嗜眠,下痢,粪便淡黄色或淡绿色,有时带血。病鸡头部皮肤发暗蓝紫色,故称黑头病。如不及时治疗,10d左右即可死亡。
4.3 病变 主要病理变化局限于盲肠和肝脏。盲肠肿大,内充满干燥坚硬、干酪样凝固栓子,剥离时,肠壁只剩下薄薄的浆膜层,粘膜层及肌层均遭破坏。有的病例可见有盲肠粘膜出血、增厚及溃疡,溃疡破裂时可引起腹膜炎。肝脏病变为园形或不规则的、稍有下陷的坏死灶,坏死灶中心呈黄色或淡绿色,边缘稍隆起、大小不一。
4.4 防治 (1)预防措施:加强卫生管理,保持鸡舍清洁干燥,定期用左旋咪唑等驱虫药驱除盲肠中异刺线虫。采用网上饲养或笼养,使鸡不能接触地面,可以减少感染机会。鸡粪堆积发酵消毒,减少对饲料和饮水的污染。对已病的进行隔离,鸡舍地面进行消毒。(2)药物防治:①甲硝唑(灭滴灵),配合0.05%水溶液代替饮水,连用7d,停药3d,再饮用7d,严重病鸡直接投服0.1g/kg体重灭滴灵,2次/d。②菌克星或一服灵、949治疗剂或强力抗,每瓶加水50kg饮服,防止继发感染。在治疗过程中补充维生素K,以阻止盲肠出血;补充维生素A,促进盲肠和肝脏组织的恢复。
5.1 病原 是由冠状病毒属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病,鸡是本病的唯一自然宿主。
5.2 症状 病初看不到症状,突然出现呼吸系统病状,迅速波及全群为本病的特征。雏病鸡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咳嗽、有特殊的呼吸声响,尤以夜间听得更清楚。严重时,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羽毛松乱,翅膀下垂,昏睡、怕冷,常挤在一起。流出粘性鼻液,流泪、消瘦。2月龄以上或成年鸡主要呼吸困难、咳嗽、喷嚏,气管有罗音。产蛋鸡的产蛋量下降25%~50%。同时产软壳蛋,畸形蛋或粗壳蛋,蛋白稀薄如水,蛋白和蛋黄分离等。有的病毒株还侵害肾脏,引起肾炎、肠炎,可见急剧下痢症状。
5.3 病变 大支气管周围小面积的肺炎;气管内卡他或浆液性或干酪样的渗出物;有时可见到肺尖部有出血斑;产蛋鸡卵黄液化,成熟卵泡充血、出血,输卵管萎缩。肾变病型的常见肾高度肿大、苍白,眼观呈花斑状,肾小管和输尿管内充塞大量白色的尿酸盐,呈内脏型痛风,并可见有肠炎的病变。
5.4 防治 (1)疫苗:3~5日龄雏鸡H120疫苗滴鼻或加倍剂量饮水免疫;免疫后到1~2月龄时,须用H52疫苗加强免疫。使用方法见说明书。(2)治疗:①慢呼散,加冷水煎汁0.5h后,加入冷开水20~25kg作饮水,连服5~7d。②强力霉素加水10~20kg/g任其自饮,连服3~5d。③饲料拌入板蓝根冲剂30g/kg,任雏鸡自由采食,少数病重鸡单独饲养,并辅以少量雪梨糖浆,连服3~5d,可收到良好效果。
危害鸡的球虫,主要是艾美尔属的8~9个虫种,其中以柔嫩艾美尔球虫和毒害艾美尔球虫为最常见,且危害也最大。前者主要寄生盲肠内,雏鸡常见,死亡率可达70%以上;后者主要寄生在鸡的小肠内,青年鸡多见,死亡率高达50%以上。
6.1 症状 柔嫩艾美尔球虫使鸡血痢、休克(严重感染时)、精神萎靡、食欲降低、贫血、痊愈缓慢、多有死亡。毒害艾美尔球虫使鸡血痢、采食量突然下降、严重失重、贫血、病鸡也许不会完全康复、多有死亡。
6.2 病变 柔嫩艾美尔球虫,病变部位盲肠,盲肠壁增厚并出血,严重病例可见盲肠因有大量血液而膨胀。如果鸡存活下来则形成的盲肠芯子会成干酪样。毒害艾美尔球虫,病变部位在肠道中段,可向前和向后延伸,配子形成仅见于盲肠。肠道浆膜侧可见点状和小白斑状病变,肠道广泛膨胀,肠腔内广泛出血,因而肠道增粗。
6.3 防治 (1)雏鸡3~5日龄球虫病疫苗饮水接种。(2)氨丙啉:饮水浓度为0.012%~0.024%,连用3~5d,后改为0.006%,连用1~2周。(3)百球清:饮水中加0.0025%或按每天7.5mg/kg给予,用2d。(4)其他药物如:盐霉素、球速灭、诺球、氯苯胍、杀球灵等等。
7.1 病因 多种饲料中都含有维生素E,但极易被氧化破坏。饲料加工、长期贮存、饲料霉变或者其中含有过多的不饱和脂肪酸,都可使维生素E被氧化而失效。维生素E缺乏常与饲料中缺硒有关。
7.2 症状 幼雏鸡脑软化症。共济失调,头向下或向后挛缩,两腿痉挛性抽搐,衰弱死亡;
7.3 防治 饲料中如添加蛋氨酸0.45%不足并伴有含硫氨基酸缺乏时,可造成小鸡肌肉营养障碍,受损害的肌纤维呈现极易辨认的淡色条纹,故本病又有“白肌病”之称。(2)在饲料加工中加入抗氧化剂,减少维生素E损失。(3)在日粮中按比例添加0.5%的植物油;或饲料中添加10~30mg/kg体重的维生素E。(4)对雏鸡脑软化可用维生素E醋酸酯胶丸5mg,口服1次/d,用药后1~2d即能恢复正常;对渗出性素质,除用维生素E外,还应补充硒制剂0.05~0.1mg/kg饲料。对发生白肌病的鸡群,补充亚硒酸钠维生素胱氨酸0.33%。
S858.31
B
1007-1733(2015)11-0023-02
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