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 玲
(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敦煌下瘀血方联合甲硝唑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30例*
卫 玲
(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目的:观察敦煌下瘀血方联合甲硝唑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0.5 g置于阴道内,1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敦煌下瘀血方(桃仁、大黄、桂心),水煎服,7剂,1 d 1剂,早晚服用。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5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4例,好转5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66.67%。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敦煌下瘀血方联合甲硝唑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
敦煌下瘀血方/治疗应用;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甲硝唑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1]。慢性盆腔炎多由女性生殖道炎症所引起,是妇科常见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骶部酸痛,下腹疼痛、坠胀,可伴有低热、月经增多等,常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甚者会诱发情感障碍性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等。2012年01月~2014年11月,笔者采用敦煌下瘀血方联合甲硝唑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30例,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住院部及门诊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年龄25~55岁,平均(37.0±0.3)岁;病程0.2~0.4 a,平均(0.31±0.01) a。对照组30例。年龄23~53岁,平均(36.0±0.3)岁;病程0.3~0.5 a,平均(0.32±0.01) a。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按照《妇产科学》[2]中相关标准,且伴有腹痛、白带增多,或脓性白带、盆腔有包块、腰骶部酸痛等临床表现者。
对照组给予甲硝唑(由河南华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 H41020125)0.5 g,置入阴道内,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敦煌下瘀血方,药物组成:桃仁20 g,大黄10 g,桂心12 g。水煎服,7剂,1 d 1剂,早晚服用。
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问卷[3],该量表主要包括活动、健康、日常生活、总体精神状况等4个条目和生活质量总指数,每个条目分3级评价,高分表示良好。
按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4]制订。治愈:症状、妇检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消失,妇检有明显改善。好转:症状、体征及检查均有改善。无效:症状及检查均无改善。
7.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15,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7.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7.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指数对比
见表3。
不同因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活动1.45±0.21**1.98±0.34日常生活1.52±0.32**2.13±0.52健康1.58±0.44**1.97±0.23总体精神1.55±0.23**2.35±0.40总指数7.23±0.28**9.35±0.22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P<0.01。
慢性盆腔炎因炎症长期刺激,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导致盆腔内周围组织粘连固定[5]。此类疾病的致病原因多为分娩、手术不当或消毒不彻底造成的感染,月经期不注意卫生或性生活不洁等也是引起本病的原因。常见病原菌有大肠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及厌氧菌等,多采用抗生素联合治疗;但是单用西药抗菌治疗疗效不佳,且不良反应大,易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和耐药性[6]。该病从临床症状上可散见于中医学“带下病”“热入血室”“经病疼痛”“妇人腹痛”等疾病,后将本病归入“妇人腹痛”范畴。目前,中医学也有直接采用“慢性盆腔炎”为病名,并且作为中西医通用的病名之一,常因湿热瘀血内结、肝气郁结、寒湿内结、正气内伤、冲任带脉功能失常所致[7]。因此,在治疗上常以清热化湿、活血祛瘀为原则。本研究采用敦煌下瘀血方联合甲硝唑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甲硝唑可及时控制感染,以防传变;敦煌下瘀血方对于疾病的临床改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桃仁、大黄、桂心共奏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活血止痛之效。《本草大成药性赋》中载:“桃仁破妇人血闭腹疼。”[8]现代研究也证明:桃仁水提物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良好的增强作用[9]。大黄也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的作用[10]。对近年来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未见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3.
[2]乐杰,丰有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5-276.
[3]Walter O,Spitzer Z,Annette J,et al.Measuring the quality lifeof cancer patient[J].J Chron Dis, 1981,34(12):585.
[4]陈贵廷,杨思.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949.
[5]王随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1,26(9):1136-1137.
[6]张春华.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3):46-47.
[7]陈海霞,谷晓芬,刘雁峰.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5):40-43.
[8]覃俏峰.桃仁功效的古今文献研究[J].中国药业,2014,23(16):100-102.
[9]耿涛,谢梅林,彭少平.桃仁提取物抗大鼠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5(2):238-240.
[10]金兰.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487-488.
(编辑 马 虹)
1001-6910(2015)07-0010-03 ·临床研究·
R22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7.06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等学校科研2014A-079)
2014-12-03;
201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