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明星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黑山科动监所 125309)
猪瘟防治浅析
闫明星(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黑山科动监所125309)
猪瘟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毒猪,是农业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强制免疫、重点控制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该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很少发生,但一些局部地区和个别养猪场仍有发生,而且以非典型和慢性型居多。本人结合生产实际做以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猪瘟分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隐性感染。非典型性猪瘟不具典型的全身出血性变化,患猪体温41℃左右,大多数腹下轻度瘀血或四肢下部发绀,耳尖呈紫黑色,耳壳脱落,食量下降,少数病猪皮肤有出血点,有些有神经症状或腹泻,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繁殖障碍型猪瘟主要通过母猪传染,母猪产出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病仔猪常在2~3d内死亡,致死率很高,发病率与带毒母猪的多少有关。
2.1猪场环境差,管理混乱猪场选址、建设不合理不科学,导致通风、采光条件差,舍间距小,产仔舍、保育舍都是大通间,保育舍栏与栏之间仅用铁栏栅隔开,日常管理不规范、不科学,猪场防疫不达标,直接或间接为病原传播提供了条件。
2.2免疫失败(1)疫苗质量问题:受保护、运输条件限制,疫苗质量不能保证,致使免疫效果差,保护率低。有些猪场使用非正规的疫苗,质量难以保证。(2)免疫程序不合理:当前很多养殖场户均采用集中免疫、断奶母猪与仔猪同时免疫、超前免疫三种形式,其各有利弊,存在免疫程序缺陷,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3)猪瘟疫苗注射剂量及操作问题:有些猪场不按正确的计量进行接种,任意增加或降低接种计量,导致免疫效果不理想。接种疫苗操作不规范,打针不消毒,打“飞针”、“跑针”,致使接种剂量不足,严重影响了免疫效果。(4)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药物导致免疫失败 一般情况下,免疫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应避免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2.3引种不规范无证猪场技术差,防疫措施不到位,从这样的猪场引种导致疫病发生的机率很大。
3.1正确使用疫苗(1)疫苗选择问题:要确定该种疫病在本猪场是否一定需要免疫;要选择符合GMP标准的质量可靠,稳定、效果确实的疫苗。(2)疫苗的剂量,对象及操作:注意疫苗的使用剂量、对象、接种途径以及操作人员或作业系统的可靠性。成功的防疫接种,有赖于正确剂量的疫苗、在正确的时机里、注入适当的猪的适当部位上。这些说起来简单,但是往往却就是被忽略,从而也影响了免疫效果。(3)正确选择稀释液稀释疫苗:稀释液的质量对疫苗效价的影响较大,有的疫苗生产厂家有提供稀释剂,部分疫苗的稀释剂还具有免疫增强剂的功能。因此,需要根据疫苗生产单位推荐的方法选择稀释液。(4)疫苗的保存与运输问题:疫苗有其严格的贮存条件及有效期,最好按照产品说明书在指定的温度条件下保存和运输,稀释液和疫苗要根据说明书分开贮存,尽量避免温度忽高忽低,切忌反复冻融。过期的疫苗效价会降低,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保护。避免使用变质过期的疫苗。
3.2严禁使用发霉变质饲料霉变饲料含有各种霉菌毒素,可引起肝细胞的变性坏死,淋巴结出血、水肿,严重破坏机体的免疫器官,造成机体的免疫抑制。因此,要严格控制饲料和各种原料的质量。玉米霉变是造成猪瘟免疫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3.3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适当加大免疫剂量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是养猪场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免疫程序可通用,而生搬硬套别人的免疫程序也不一定行得通,最好的做法是根据本场的疫病实际发生情况,考虑猪场所在地区的疫病流行特点,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3.4加强免疫监测和诊断做好免疫监测是减少猪瘟发生的重要手段猪瘟免疫监测的重点应放在母源抗体水平、免疫应答效果监测上,避免后备母猪形成新的带毒种猪群,这样会造成猪瘟感染的恶性循环。
3.5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只及其污染物和排泄物一律无害化处理,严禁倒卖病死猪只。
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如果是群体发病,可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对体温升高且有临床症状的病猪用大剂量的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进行肌肉注射,同时配合使用长效抗生素,清热解毒液等对症和辅助治疗,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养猪业工业化、集约化程度提高的今天,要加强猪的科学管理和饲养,增强疾病的免疫力,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减少猪病带来的损失。所以加强猪瘟的防治,对减少养猪业的损失,提高猪的生产,保证上市肉品质量尤为重要。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5)01-0041-01
收稿日期:(201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