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月红 毛虎根(江苏省常熟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215500)
常熟市蔬菜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思考
石月红毛虎根
(江苏省常熟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215500)
常熟市蔬菜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有了很大提高,现已成为常熟市农业生产的优势产业之一。随着常熟市蔬菜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蔬菜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也得到不断完善。蔬菜是种植业中唯一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产业,由市场需求决定生产,因此在健全蔬菜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蔬菜质量效益为中心,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实现蔬菜产业化服务体系与市场紧密衔接,有效带动菜农进入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1技术服务不断强化
技术服务体系是整个蔬菜产业化服务体系的核心。蔬菜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关键要提高菜农的生产技术水平,强化技术服务是提高菜农生产水平、转变生产观念的关键措施。常熟市蔬菜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从无到有,队伍逐步壮大,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范围不断延伸,体系建设不断健全。目前全市各镇拥有蔬菜技术人员20名左右,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0人,部分大型蔬菜基地也配备了蔬菜生产技术人员。近年来,随着江苏省蔬菜科技入户工程项目的实施,蔬菜技术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得到加强,服务水平和服务技能得到提高,为产前、产中、产后开展了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同时,培育了1200多户蔬菜科技示范户,形成了市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农户为主线的技术推广体系。
1.2信息化服务不断加强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及时掌握相关信息是制胜法宝。蔬菜生产是种植业中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只有随时掌握市场需求,才能产销两旺。近年来,常熟市农技信息化网络逐渐健全。2004年常熟市农委建立了常熟市农林网,每天更新农业时事,及时发布阶段性生产意见及市场需求等相关信息。2009年在农林部门各个条线上选聘了11名信息员,及时收集各类信息,适时、准确地发布信息;市作栽站编办了作栽信息,分阶段发布生产技术意见和市场供求情况;市植保站建立了植保技术网站,及时发布各类病虫发生危害和防治措施等信息,使菜农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蔬菜生产情况、生产技术、市场需求等信息,提高了农民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同时,根据各菜区特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及村级黑板报,宣传蔬菜高效生产新技术、新农艺及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增强了菜农市场化意识,减少了盲目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益。
1.3农资营销服务逐步规范
随着菜农、农资经营户法律意识的增强,农资营销逐步走向规范化,特别是在农业行政执法的监管下,各经营户依法经营,价格合理,质量保证。2010年开始,常熟市采取政府统一招标,零差价销售,从源头规范销售供应,有效遏制了假冒伪劣、剧毒农药流入市场,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
1.4法律服务不断完善
近年来,常熟市不断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力度,狠抓产品质量安全。常熟市农委标准化科和执法大队多次召开有关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大型会议,并会同工商部门多次对农资供应商和销售点进行不定期执法检查,严把安全质量关,严密监督常熟市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安全,严格查处销售不合格种子、假冒农资的违法行为,为生产资料把好质量关。农林部门积极协助相关企业和基地制定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目前已申报认证有机蔬菜35个、绿色食品20个、无公害食品148个,认证蔬菜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面积3169.3hm2,三品产量近15万t。全市各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及农服中心均已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室,2014年产地检测2万多批次,省、市级市场抽检1055批次,合格率达99.8%。同时,组织各条线的技术人员和广大菜农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为开展蔬菜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1.5流通服务不断增强
随着蔬菜产业化的不断提升,常熟市蔬菜产业已形成了从生产到销售紧密联系的产业链。全市蔬菜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多,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展,经纪人队伍素质不断提高,菜农与市场的衔接日趋紧密。目前产品销售渠道主要有3个,一是蔬菜加工企业与基地订单生产,经加工后出口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二是由蔬菜生产龙头企业开展规模化生产,产品经分级包装后销往大型超市或实行配送销售;三是由全市数百户经纪人设点收购,销往上海、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
随着蔬菜产业化步伐的加快,蔬菜产业化服务体系在蔬菜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在常熟市蔬菜产业化服务体系形成和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1)蔬菜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偏少。常熟市职能部门和菜区各镇农服中心负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人员仍然偏少(仅1~2名),工作量大、任务重,村级则基本无技术服务人员。生产上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经营占比较轻,给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到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2)技术服务人员知识不够全面。特别是镇级蔬菜技术人员,大多为原来的棉花生产技术人员,边实践边学习蔬菜生产知识,知识掌握不全面,影响了服务质量。(3)农业信息覆盖范围还不广。信息传播主要靠媒体、村级黑板报、明白纸等方式,网络传播仅覆盖农服中心技术人员和大型蔬菜基地。(4)蔬菜销售经纪人队伍管理不规范。部分经纪人对菜农压级压价,甚至欺行霸市,从中谋取利益,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5)种子和农资销售不够规范。还存在部分无证经营者,时有不合格种子、假冒农资在菜区销售,影响了蔬菜生长。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蔬菜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从客观实际出发,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农资销售服务体系等建设,达到技术服务社会化、蔬菜生产标准化、产品销售品牌化,提升蔬菜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1强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
蔬菜产业化的发展要以科技为支撑,围绕产前、产中、产后3个阶段,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引进吸收专业技术人员,应做到市级有技术专家组、镇级有技术指导员、村级有专职服务人员的技术服务体系。特别要加强村级服务组织建设,村级服务是直接面向千家万户菜农的基层服务组织,工作量大、任务重,缺乏专职人员,是当前整个服务体系的薄弱环节。为确保各项应对措施及时贯彻到户,社会化服务工作能够有组织地展开,村要组建应急服务队,应对各种灾害性天气,特别是暴雨外沟疏通等,提高村级组织在广大菜农中的威信。以村为单位,组织菜农发展蔬菜特色产业,建立一村一品专业村,提高菜农组织化程度。加大培训力度,建立由栽培、土肥、植保、种子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培训小组,联合农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根据农时和市场需求,分期分批分层次对镇村技术人员、龙头企业、蔬菜基地技术人员、菜农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促进业务知识的更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强蔬菜技术社会化服务能力,促进产业化发展。
4.2加强信息化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电讯等方式,为企业、合作组织、农技人员、菜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以现有的信息网络为平台,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整合,把常熟农林网办成常熟市农业信息发布的集中地和为农服务的大窗口。根据常熟市特色蔬菜产业和生产实际,提供生产技术、生产经营、市场需求、农业教育及政策法规等信息,定期更新,为基层和菜农提供方便,实现资源共享,并在网站上宣传龙头企业、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交易市场,帮助衔接供需,提高网站点击率和阅读量。加大与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媒体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的优势,为全市菜农提供蔬菜相关信息。加强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对信息员加强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为蔬菜产业化发展提供准确、可靠、客观的信息服务。同时通过宣传、引导、培训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普及活动,增强菜农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3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实现产品销售品牌化
动员合作组织、企业、经纪人等各方力量,培育流通服务主体,加强蔬菜流通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菜农组织化程度;规范经纪人队伍,重点扶持蔬菜营销大户,在政策、资金上提供帮助;扩大蔬菜交易市场规模,特别要在蔬菜生产中心区域建设大型蔬菜交易市场,方便菜农进场交易和经纪人收购;加强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海明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柳南田园观光服务有限公司、台太兴业(常熟)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打出打响品牌,加大海明、曹家桥等苏州名牌产品的宣传和扶持力度,提高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4加强农资经销管理,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经多年整治,常熟市农资供应逐步规范,供应网络不断健全,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农资经营户不懂农技知识,特别是对种子、农药等只向菜农推荐利润高的品种。目前蔬菜专用品种较多,同一种蔬菜有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栽培的专用品种,常由于经销商缺乏专业知识,不向菜农告知相关事项而造成较大损失。农药销售也存在同样问题,由于经销商不懂专业知识,没有给菜农推荐对症的农药而延误防治适期,造成了损失。一方面要加强对农资经营户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农资经营的门槛,经营户要有一定的业务知识或聘用蔬菜专业技术人员才具备经销资格。另一方面要加大整治力度,整合农资供应网点,积极引导农资供应商直接在菜区开设大型蔬菜种子及农资供应超市,降低生产投入成本,促进农业增效、菜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