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伟权 (广东省博罗县福田畜牧兽医站 516131)
浅谈半夏研究进展
曾伟权 (广东省博罗县福田畜牧兽医站 516131)
半夏为中国传统中药材,种类众多,资源丰富,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且临床应用范围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具有镇咳、止呕、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药理作用,毒性为全株有毒,不经炮制不能入药。本文针对半夏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性温,味辛,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之功;繁殖力强,能耐寒,不耐干旱,忌烈日暴晒,生长环境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在沙质壤土生长;含葡萄糖苷、黑尿酸、原儿茶醛、胆碱、β-谷甾醇、天门冬氨酸、精氨酸、半夏蛋白、多糖及少量挥发油等多种成分;有毒性,能引起骨骼肌痉挛和瞳孔散大;水提取物中有能引起机体产生中枢性及箭毒样骨骼肌松弛的物质;微量生半夏即可中毒,临床使用需炮制。此外,半夏还有对局部黏膜强烈刺激性[1]、肾毒性[2]、妊娠胚胎毒性[3]、致畸作用[4]。
1.1 清半夏 取洗净后半夏,大小分开,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全部浸透为止,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切片干燥。王潮奎[3]等研究发现在加热加压30min和经8%白矾溶液浸润均能使半夏的麻舌感消除,且水浸出物量越多,毒副作用越低,可以更好入药。
1.2 法半夏 取洗净后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切开时内有干心取出,另取甘草加水煎2次,将煎液合并,倒入制好的石灰液中均匀搅匀,加入完全浸润的半夏,每天搅拌1~2次,并且溶液保持在pH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为止,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即可。对传统炮制半夏的老工艺改进,每100g甘草(用水煎2次,合并煎液、浓缩至150ml),石灰10g,浸泡6d为宜,与老工艺炮制相比,能达到相同的解毒效果,而且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了辅料用量及提高成品率[5]。评价法半夏药效的好坏,除了采用外观、断面、麻舌感等传统标准评价法半夏炮制工艺,还通过测定甘草酸含量进行综合评估[6,7]。
1.3 姜半夏 取洗净后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切开时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入白矾与半夏一起煮透,取出晾半干,切薄片后干燥。每100kg半夏用生姜25kg、白矾12.5kg。改进传统炮制半夏工艺,邓东云[8]等采用70℃热白矾溶液浸泡,提高了浸润液温度,最后加入姜汁,白矾、生姜均比老法节约30%,利于半夏浸润,增强了临床效果。吴皓[9]等发现以50%姜浸半夏对小鼠的腹腔刺激性最小。
2.1 急性毒性研究 研究表明,引起中毒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肠和肾脏,但通过病理学检查并未有明显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而半夏炮制品和生药水溶性煎剂急性毒性均不明显,对动物毒性病理变化不明显,加热或炮制后对生半夏毒性有解毒作用[10-12]。
2.2 刺激性研究 半夏刺激性主要包括口腔和舌咽麻木肿痛、流涎、张口困难、咽喉刺痛甚至失音等口腔及咽喉黏膜炎症症状和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及其他如心悸、心音低钝、膝腱反射减退、胸部压迫感、肺部啰音、紫绀、昏迷、视物不清、气促、瞳孔散大等不良反应[13]。严重者出现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甚至会引起窒息或死亡;有时也会并发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呼吸中枢麻痹、休克、左心衰竭而死亡[14-16]。
2.3 亚急性毒性研究 张丽美等[17]对半夏肝毒性与时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半夏对肝损害的程度与时间有关。肝组织切片的形态学检查也同样的出肝损伤的结果,可初步判定半夏对肝有毒性。严晓莺[18]等将生半夏水煎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初步证明生半夏水煎剂对小鼠肝脏、肾脏都有损伤。这些报道证实利用半夏为人类谋福利的阶梯,通过各种工艺改进,使半夏毒副作用降低,更好的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3.1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具有明显镇咳作用,生半夏、姜半夏的提取物灌服或静脉注射,对小鼠由浓氨水引起的咳嗽有镇咳作用[19]。另有报道,在含有半夏的中药汤剂对治疗矽肺疗效很好,能改善病症,且服用安全、耐受性强[20]。
3.2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顺铂化疗引起的急性呕吐和迟发性呕吐,半夏泻心汤、小半夏汤等均可以有效防治。姜矾半夏和姜半夏能显著抑制小鼠胃肠运动,对胃黏膜损伤较大[21],均促进大鼠胃液中PGE2的含量和胃蛋白酶活性作用,但不明显影响胃液量[22]。
3.3 抗肿瘤作用 姜浸半夏、姜煮半夏、矾半夏、姜矾半夏的总生物碱对肿瘤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以矾半夏中的总生物碱的抑制作用最强[23]。以姜浸半夏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最好,机理可能是抑制肿瘤细胞蛋白和核酸的合成,而不是直接起破坏肿瘤细胞的作用[24]。
4.1 化学成分 半夏含半夏淀粉、生物碱、B-谷甾醇、葡萄糖苷、胡萝卜苷、草酸钙、半夏蛋白、氨基酸、脂肪酸、无机元素、半夏胰蛋白酶抑制物、胆碱等[25]。其中,氨基酸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等16种[34];棕榈酸、硬脂酸、油酸、A-亚麻酸、B-亚麻酸等多种脂肪酸[26]。有A1,Fe,Ca,Mg,K,Na,Ti,Mn,P,Zn等18种无机元素[27];左旋盐酸麻黄碱等生物碱类[35];及挥发油成分。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质谱法鉴已经定出65种化学成分。其中,一些具有生理活性且获得率较高,如茴香脑等[28]。
4.2 有效成分分析 半夏的有效成主要为B-谷甾醇、有机酸、氨基酸、半夏蛋白、生物碱等,近年对其化学成分的定量研究也较多[29]。(1)B-谷甾醇:经研究半夏所含B-谷甾醇成分,具有止咳、抗癌、抗炎及降低血中胆固醇等药理作用,作为质量评价标准之一。(2)鸟苷:有学者通过以鸟苷作为半夏水溶性成分作为一个检测指标,检测了不同半夏炮制品中鸟苷的含量变化[30]。生半夏药材中不同产区所含的鸟苷量差异较显著,含量从0.003802%至0.0220%不等[31],生半夏中鸟苷的含量最低不能低于0.008%[32],半夏药材等级越高,鸟苷的含量也越高。(3)有机酸:半夏中水溶性成分中有机酸主要有琥珀酸、棕榈酸等;不同产区半夏药材琥珀酸含量差异显著,含量差异从0.00389%~0.0254%不等,平均含量为0.0139%,占半夏总游离有机酸的4.79%[33]。(4)生物碱: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半夏中生物碱的含量。在一定的pH介质中,生物碱类与氢离子反应,在此条件下一些酸性染料可与盐离子结合成含有色的络合物,而被有机溶剂定量的提取出来。在pH6.0下,与溴麝香草酚蓝定量显色反应,就能测定出半夏中总生物碱的含量[34]。
综上所述,对半夏的化学成分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对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尚待进一步努力,尤其对其有毒成分的结构、含量测定等方面的研究尚需加强;同时研究发现炮制方法不同,临床疗效也不尽相同,但从半夏的炮制研究可以发现,半夏炮制工艺在传统炮制工艺基础上正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另外,半夏类生药具有毒性,但目前其主要有毒成分还未完全研究清楚,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半夏炮制品虽然解决了去毒的问题,但长时间的水处理势必造成某些有效成分的损失。因此,探寻一种既能去毒,又能防止有效成分损失的方法亟待解决;半夏以及半夏的一些配方,发挥着许多重要的作用,对未来药理的研究,研究半夏作用机制,以及半夏人工养殖面积的增大,在畜牧养殖方面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达到未病先防的作用,更好地发挥中西兽医结合达到健康养殖的目的,展现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S].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6.
[2] 柯昌毅. 半夏5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祛痰镇咳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房, 2012, 23(39): 2652.
[3] 王潮奎, 慕文静. 半夏炮制的实验探讨[J]. 河南中医药学刊, 2001, 10(4): 12.
[4]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炮制室. 法半夏炮制工艺的改进[J]. 中成药研究, 1981(3): 20.
[5] Masako Suzuki Irritating substance of Pinelliae ternate[J]. Arzneimforsch, 1969, 19(8): 1307.
[6] 杨锡, 张伯崇. 法半夏炮制过程中甘草酸的动态分析及炮制条件的选择[J]. 中药材, 1992(7): 26.
[7] 杨锡, 罗兴平. 正交设计法研究半夏的炮制工艺[J]. 中成药, 1993, 15(8): 18.
[8] 邓东云. 半夏炮制工艺的改进[J]. 中国医药学杂志, 1987, 7(9): 421. [9] 吴皓, 陆跃鸣, 孙黎清等. 姜汁用量对姜浸半夏炮制品的影响[J].中药材, 1998, 21(6): 291.
[10] 孙蓉, 黄伟, 鲍志烨等. 基于功效和物质基础的半夏毒性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警戒, 2010, 7(1): 37.
[11] 季旭明. 半夏毒性毒理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28(1): 74-76.
[12] 许腊英, 夏荃, 刘先琼等. 半夏化学成分及饮片的现代研究进展
[J]. 时珍国医国药, 2004, 15(7): 441- 443.
[13] 钟凌云, 吴皓, 张琳等.半夏毒性成分和炮制机理研究现状[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7, 41(2): 72-74.
[14] 翟福生, 段森林.大剂量阿托品抢救急性生半夏中毒1例[J]. 中国中西结合杂志, 1997, 11(11): 697.
[15] 孙立芳.半夏临床新用及不良反应[J]. 河北中医, 2010, 32(7): 1057-1058.
[16] 杨守业, 何民, 王来苏等.半夏对妊娠家兔和胚胎的毒性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 1989, 4(6): 27.
[17] 赵俊波.误服部分中药过量引起危症的探讨[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1, 1(6):950.
[18] 张丽美, 鲍志烨, 黄幼异等.半夏水提组分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J]. 中国药物警戒, 2011, 8(1): 11-15.
[19] 严晓莺, 陈巨鹏, 董菊等.中药生半夏水煎液的毒性研究[J]. 中医药信息, 2012, 29(1): 102-105.
[20] 李仪奎, 姜名瑛. 中药药理学, 第1版[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2: 157-157.
[21] 周倩, 吴皓, 许风清.半夏中生物碱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6, 13.
[22] 吴皓, 蔡宝昌, 荣根新等. 半夏姜制对动物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 1994, 19(9): 535.
[23] 吴皓, 唐志坚, 丘鲁婴等. “正交法”与药典姜半夏中成分含量对动物作用的比较[J]. 中国中药杂志, 1999, 24(1): 25.
[24] 陆跃鸣, 吴皓, 王耿等. 半夏各炮制品总生物碱对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的生长抑制作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5, 11(2): 84.
[25] 吴皓, 陈龙, 陆跃鸣等. 半夏及其姜制抗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比较[J]. 中成药, 1996, 18(5): 20.
[26] 杜贵友, 方文贤. 有毒中药现代研究与合理应用[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0: 413-413.
[27] 李先端, 胡世林, 杨连菊. 半夏类药材氨基酸和无机元素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 1900, 15(10): 37-38.
[28] 周佐林. 原儿茶醛为半夏中刺激性成分值得商榷[J]. 中国中药杂志, 1994, 19(1): 59.
[29] 王锐, 倪京满, 马蓉. 中药半夏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1995, 30(8): 457-459.
[30] 细田胜子, 井本芳则, 常风润等. 半夏厚朴汤指标物质分的[J].药学杂志, 1990, 110(10): 755-755.
[31] 吴皓, 文红梅, 郭戎等. 半夏姜制对鸟苷含量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1998, 23(11): 661-663.
[32]张科卫, 吴皓, 崔小兵等. 不同产区半夏药材中琥珀酸的含量[J].中成药, 2002, 22(11): 769-771.
[33] 何凌云, 吴皓, 沈红等. 薄层扫描法测定不同产区半夏药材中琥珀酸的含量[J]. 中成药, 2002, 24(4): 290-292.
[34] 吴皓, 束建清, 蔡宝昌等. 半夏姜制对谷甾醇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1995, 20(11): 662-664.
S853.72
A
1007-1733(2015)12-0065-03
201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