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生态脆弱区营造林技术研究

2015-04-04 09:31张韶立
山西林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吕梁山立地条件树种

张韶立

(山西省造林局,山西太原 030012)

吕梁山生态脆弱区营造林技术研究

张韶立

(山西省造林局,山西太原 030012)

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是山西省确定的2013年林业重点工程,也是全省林业创新项目。介绍了工程区范围、自然地理情况、工程建设布局,重点研究了该工程的营造林技术。

吕梁山;生态脆弱区;营林技术;研究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步伐,山西省委、省政府将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列为全省综改试验的主战场,通过林业生态建设,努力增加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植被,构建国土安全屏障,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于2013年4月正式启动,包含国家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省绿委办、世行项目造林和市县造林工程。建设期从2013年-2020年总计8年。2013年统计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为18.9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0个百分点,宜林地面积78.72万hm2、约占全省的32%,水土流失面积292.60万hm2,年输入黄河泥沙量占黄河年均输沙量的1/4,是全国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1 工程区范围

吕梁山生态脆弱区行政范围涉及忻州、吕梁、临汾3个地级市的23个县。其中忻州市7县:即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静乐县;吕梁市9县:即兴县、岚县、临县、方山县、离石区、柳林县、中阳县、石楼县、交口县;临汾市7县:即永和县、隰县、汾西县、大宁县、蒲县、吉县、乡宁县。

2 工程区基本情况

2.1 地理条件

吕梁山生态脆弱区位于山西省西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处黄河干流河口至龙门区间的东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0°15′~112°20′,北纬35°41′~39°40′。

2.2 地形地貌

工程区内宏观地貌以黄土高原为主,分布有塬、梁、峁、沟等典型的黄土地貌类型。

2.3 气候特征

山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1℃~26℃之间。工程区内分布的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度达12℃~14℃,无霜期较长达到200d~220d。

2.4 水文条件

工程区80%以上是干沟,常在暴雨期间形成山洪。黄土高原径流量小,水资源短缺,人均河川地表径流量(不含过境水)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耕地径流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8,人均水资源最少,只有200m3~400m3,是全国水资源贫乏的地区之一。

2.5 土壤条件

工程区约85%以上的面积被黄土和次生黄土所覆盖,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分布有少量黑垆土、褐土、风沙土、草甸土等。土壤质地疏松、孔隙多、易溶蚀、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坚如岩石,遇水则容易溶解。

2.6 植物资源

工程区内的管涔山、云中山分布有云杉林、华北落叶松林,汾河上游山地丘陵区分布有玉米、谷子、莜麦等禾本科植物,关帝山分布有华北落叶松、云杉、油松、辽东栎,晋西黄土丘陵区有虎榛子、沙棘、荆条等次生灌丛,吕梁山南段有辽东栎、油松及翅果油等次生灌丛分布。

2.7 社会经济条件

工程区共涉及忻州、吕梁、临汾3市的23个县(区)、186个乡(镇)4 029个行政村。区域国土面积367.76万hm2,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46%;总人口374.5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10%。在23个县中,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8个,其中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县13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个。

3 工程建设布局

工程区从南到北自然地理条件多样,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决定了区域内林业工程建设布局的不同。所以,根据区域内自然环境因素组合特征的相对一致;区域内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程度及地形地貌组合特征相对一致;区域内治理模式及营造林措施相对一致;保持行政区界相对完整;便于工程实施和监督管理的原则,特将项目区划分为3个建设类型区,即晋西北黄土丘陵水土保持及防风固沙林建设区、晋西黄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林建设区、晋西南黄土丘陵残塬沟壑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区。

4 营造林技术

4.1 林种安排

根据项目区宜林地的区位、立地条件、治理目标,确定治理方向为生态林和生态经济林。

4.1.1.生态林

在土层薄、立地条件差的区域,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营造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水源涵养林。

4.1.2.生态经济林

在土层深厚、海拔低、水分条件好、经营管理方便的区域,适度发展核桃、红枣、苹果、梨、杏、海红果、山桃、连翘、文冠果等生态经济林。

4.2 树种选择

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参照全省近年来造林绿化情况,并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优先选择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主要树种为:华北落叶松、油松、侧柏、白皮松、刺槐、国槐、北京杨、新疆杨、毛白杨、旱柳、五角枫、火炬、红枣、核桃、苹果、梨、仁用杏、文冠果、花椒、连翘、山桃、山杏、丁香、黄栌、柠条、紫穗槐等。

4.3 造林方式

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相结合。

4.4 混交设计

在植被恢复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造林地立地条件,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进行近自然的植被恢复,以缩短形成良好生态系统的过程。为使人工植被与地带性植被相一致,体现近自然林业的思想,确保人工植被符合森林演替进程,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营造林采用块状镶嵌的混交造林模式,混交类型采用针叶树与阔叶树混交、乔木与灌木混交等多种形式。混交方法为大块状镶嵌式混交。

4.5 整地设计

整地方式: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条带整地等多种方式。

整地规格:乔木60cm×60cm×60cm以上,灌木30cm×30cm×30cm以上。

4.6 苗木标准

树种选择根据造林立地条件、地理位置确定。在交通沿线区域,针叶树要求苗高1.0m以上,阔叶树胸径4.0cm以上,北部荒山造林使用“2+3”针叶容器苗,南部荒山使用“2+2”针叶容器苗,灌木树种苗木分枝在6个头以上。

4.7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苗木规格、工程主导目标和立地条件确定。按照国家《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执行。

乔木树种:栽植密度每公顷74株以上;

生态经济树种:栽植密度每公顷33株以上;灌木树种:栽植密度每公顷170株以上。

4.8 栽植技术

栽植苗木是造林质量的重要环节,要做到精心栽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根据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土壤墒情选择春季栽植或秋季栽植;栽植前根据树种、苗木特点,对裸根苗木进行剪梢、截干、修根,苗根浸水、蘸保水剂等处理。栽植时应深浅适宜,保持根系舒展,分层填土、踏实,随即浇透定根水,并及时扶正苗木、覆土。

4.9 抚育管护

加强林地保护,实施封山禁牧。造林后要浇水5次,第一年浇水3次,第二年浇水2次,并用地膜覆盖树坑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死亡苗木要用原造林树种及时补植。

5 工程效益预测

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建设工程既是一项宏大的生态工程,又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后,可以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固碳增氧、调节气候,促进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林副产品及加工和工程务工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创造了重要途径;工程建设的先进模式和科技推广可以提升林业科技水平,工程管理模式为当地林业建设注入了现代林业的理念。预计到2020年,项目区23县森林覆盖率净增7.61个百分点,对山西森林覆盖率贡献为1.79%。

S728.1

C

1005-4707(2015)05-017-03

10.3969/j.issn.1005-4707.2015.10.007

张韶立(1987-),女,2010年山西农业大学毕业,现任山西省造林局助理工程师。

2015-08-25;

2015-09-10。

猜你喜欢
吕梁山立地条件树种
蒲谷香:从吕梁山走到巴拿马
吕梁山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工艺优化改造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 强化创新驱动奋力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不同立地条件6年生云南松幼林的生产力及其分配研究
浅谈循化县云杉的造林种植技术方法
改善华蓥山森林立地条件措施浅析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