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占杰
洪川村纪行
谢占杰
洪川村是太行山上发展板栗经济林的一朵奇葩!这是今年1月26日,省林学会在该村举办“太行山山地板栗经济林栽培技术现场培训会”,参会的运城、长治、晋中、阳泉等市林学会的负责同志,闻喜县、沁水县、沁源县、昔阳县、和顺县、阳泉郊区林业局等单位30余名代表的共识。代表们参观了134公顷荒山板栗林,听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时双印发展板栗林的事迹介绍,被震撼了。代表们说,没有想到在如此岩石裸露、土层瘠薄的砂页岩荒山坡上,竟然能栽出10万株板栗树;没有想到洪川村党支部书记时双印发展板栗林如此矢志不渝。两个“没有想到”,触动着代表心潮逐浪。
会议的高涨情绪是会传染的。返回太原后,省林学会于吉祥副秘书长马上向我推荐了时双印,并请我赴洪川村帮助做好宣传报道,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他们则送科技下乡,发挥林学会科技优势,提高其科技含量。双方优势互补,走出一条利用荒山栽种板栗,推动全省板栗经济林发展的新路子。
1月31日,清晨6点半,我们驱车朝着洪川村出发了。太阳还正在睡黎明觉,道路漆黑,渐渐才露出红彤彤的笑脸,从阳泉接上高积孝高工,一路上我们3人心情比太阳还火红。不觉我们到了孔氏乡接上了时双印。
时双印身材高大魁梧,63岁,腰杆硬朗,说话底气很足。在部队服役期间,一只耳朵被炮弹震聋,听力不太好。面相和善,目光炯炯有神,很有定力。一看就有干脆利落,立说立行,倔强果敢的军人作风。“我去县上开会,被县上聘请为党风监督员,今早上刚赶回来。”他边说,边还拿着聘书给我们看。
洪川村位于昔阳县东南角的晋冀两省边界上。全村四面环山,有88户、245口人,来自于2省6个县,人均7分薄田。1978年我复员回村,那时不少人家,都买不起食油,炒菜时就放几瓣核桃,想起来都心酸。1991年,村里缺了党支部书记,乡上让我代理7天书记,这一代理,到现在24年放不下。当上书记,就得为村民过上好日子着想。我思前想后,出路还在靠山吃山。1992年,我先后6次到河北、山东取经,经专家对洪川村的土样、海拔、气候综合分析,认为可以栽种板栗。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我带上支部党员、村委会干部,到山东泰安、河北邢台等国家重点发展板栗的基地进行考察,通过实地考察让大家统一思想。时书记停顿了一下。我觉得他很有头脑,重科学,讲方法。
他接着说,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回村后,我把村西面积较大、坡地较平整的西垴山选定为板栗种植的试验田。通过村集体动员,利用义务工和积累工的方式,带领大家开发荒山。刚干了一天,人们就退缩了,并说:“这干得可要累死了,你时双印要能在这石缝缝里头栽成板栗树,能卖下钱,我的脑袋朝下走。”村民不干了,说起了风凉话。我在大喇叭里一家一户地叫,也没一个人响应。我只得起早贪黑以自己的行动去感动大家,这样村里的党员、壮劳动力看我铁了心,才又陆续上山干开了。在大家的努力下,砍荆棘、挖树根、割草、刨石块、填土、整地、垒石堾,栽种了10公顷板栗林。按理说应该高兴了,没有想到第二年,竟死了一半。时书记心情沉重,停顿片刻,把我的心悬起来了。
他接着说,那时真是想哭都没泪呀!辛辛苦苦栽下的树,死了那么多。我反复琢磨,寻找毛病出在哪?主要是旱死了。1993年,我把开荒与种植时间进行了调整,减少了水分蒸发,并在山上建了蓄水坑,及时浇水。这样板栗树的成活率达到85%。1996年,问题又来了。人们发现板栗树生长慢,有的树还生了虫子,许多板栗树已到了挂果期,可迟迟不结果。村民们又犯起了嘀咕,更使我没有想到的是,有人把我的核桃树一晚上砍倒了四百棵。晚上回家,我真是伤心流泪啊!树出毛病,人出问题。对我的打击太大啦!我为大家做事,贴上钱,跑断腿,四处求人。你开荒我也开荒,你担水我也担水,你挣12元我也挣12元,为啥这样折腾我?可翻过来又想:这活计太苦太累了,往山上担上一天水,汗水把衣裳湿透没有一处干的,回家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啦。这么艰难栽下树,生虫还不结果,群众不理解咱,咱得理解群众。老婆也给我开开心,劝一劝。开弓没有回头箭,放弃就是自毁前程,群众就会笑话你,戳你的脊梁骨。经过请教专家会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到1998年,54hm2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油油的板栗林。时书记诉说的声音高一阵,低一阵,甚至有悲伤。“干成一件事真不容易啊!”我感慨万千,插话说。
时书记说:“不是一般的难,是太难了!板栗有收成了,板栗的销路及通往赞皇市场的道路却不通,又卡住脖子”。2001年,他一边带领全村男女老少,修了3年路,打通了洪川通向河北赞皇的5里盘山路。一边又跑赞皇县8次,硬是用诚心打动了县主要领导,2008年,赞皇县投资600万元,将原来的赞皇到两省交界处的土路修成了6米宽的公路。
时书记的简短回忆有喜悦,有惆怅,甚至也有泪花。但是,他更多的是记着群众的恩情。他说:我当支部书记24年来,确实吃了不少苦,受过不少委屈,村民告状,写大小字报,甚至还有恐吓的。但是,村民也跟上我受了不少累,特别是在三年修路中,上至70多岁的老人,下至10几岁的孩子,全部赶来帮忙。打眼放炮的人成了灰人人,铲土的妇女腿上磨掉一层皮,让我感动的流泪。看到大家那股劲头,我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力量,自己那点委屈就算不了什么。到2014年,全村开发荒山134公顷,栽植板栗树10万株,在山上营造了一个生态环保的“绿色银行”。2012年仅板栗一项,村民人均收入2400元。这几年,洪川村成为全省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农业转型发展的样板村。被省科协命名为“山西省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晋中市“一村一品示范村”等等。他讲得很激动,我听的全神贯注,不觉洪川村到了。
下车后,我们没有休息,在时书记的带领下我拄了根棍子才爬上山。看到山坡陡峭,石头很多,土层瘠薄。村民硬是挖出石头,修成一条一条的地块,然后,挖上坑,栽上板栗,用石头垒成鱼鳞坑,挖下蓄水坑。于副秘书长、高工程师和时书记一边察看板栗树,一边讨论着板栗树的栽植密度、修剪方法以及施肥、喷药和管理等等技术问题。时书记也很内行,讲得头头是道,令我羡慕。看了现场,我对栽种板栗树的一次次风波豁然开朗,因为其难度太超乎想象了。
中午,我们到时书记家吃饭。边吃,边看光盘《踏石留双印》、《24年的不懈追求》。看光盘里,洪川村掩映在碧波荡漾的绿色之中,美如画卷,我们再次被深深打动。于副秘书长说,咱村是一个典型的太行山山村,海拔1000m左右,山多地少,而且大部分是土层瘠薄、岩石裸露的砂页岩类山地,在山西太行山地区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发展板栗的事迹典型,为全省发展板栗林树立了榜样。因此,宣传推广咱们村发展板栗经济林的事迹,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也要看到咱村栽种和管理还比较粗放,科技含量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如果把科技搞上去,就会显著增收增效。
时书记接着说:“是啊!存在着质量不够高、产量不巩固、效益不稳定的问题,前年和去年的产量都比不上2012年,去年缺雨,太旱了。你们来的太及时了”!我看出时书记内心的喜悦,难以言表。
饭后,我们选择了时来印的一块板栗林为丰产提质增效的试验示范点,并实地研究了具体方案。于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和来印,一棵树一棵树的察看,共同探讨肥水、修剪、治虫等栽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说明省林学会在试验田里安排三项试验示范:“板栗幼树早果丰产技术试验示范”、“成龄板栗林‘维稳增效’丰产技术试验示范”、“栗实象甲种实害虫防治技术试验示范”,目的是为他们村提供科技增产示范样板,推广普及板栗增产科技成果,增产增效;进一步试验总结板栗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成果,为全省板栗经济林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于副秘书长与时来印签了合同。
在返村的路上,我看到红石头房屋,弯弯的石头地堾,一条一条的地块,路边摆放着一捆一捆的柴火。还有太阳能路灯、热水器,电视天线接收器,村里架设了光缆,安装了电话。不宽的水泥街道,十分整洁。村民家有的盘了吊炕、修了沼气池,这些透视出该村的传统与现代气息,这些中间还深藏着多少感人的故事啊!
再向四周的大山望去,满山板栗树轻轻摇弋,大山似乎显得那么的骄傲与自豪。望着那条盘山土路,仿佛看到村民们热火朝天修路的壮观场面。党支部书记时双印带领村民坚守着大山,大山生长着板栗树,大山与村民相互依恋,不离不弃。洪川村村民植树致富的故事,印在大山上,也印在了村民的心上。他不愧为优秀共产党员的楷模,带领群众致富一路走来,一双脚印又正又实。他赢得了大山的青睐,满山绿色映照,长出摇钱树。连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回家种起了板栗。他也赢得了村民的爱戴。正如村民说:“想当初,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打击、报复时双印,但他没放弃,没有他的坚持,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走,俺村有了‘摇钱树’,全凭有个好支书。”
下午,5点多钟,我们驱车返太原,到阳泉高速公路,夜幕降临,上下行汽车的银光和红光不断闪烁,就像我们交织的喜悦心情,此起彼伏,板栗栽种推广找到了榜样,安排了试验田。全省适宜栽种板栗的砂页岩荒山潜力巨大,板栗经济林大发展的曙光就在前头!
(作者为原中共山西省纪委驻林业厅纪检组长、监察专员)
10.3969/j.issn.1005-4707.2015.1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