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全,赵宏伟
单纯肾囊肿多见,一般不影响肾功能,但肾盂旁肾囊肿对肾功能影响较大,囊肿易压迫肾盂肾盏及肾蒂血管引起积水,损害肾功能,应积极治疗。2006年9月—2013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对86例肾盂旁肾囊肿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男58例,女28例;年龄37~74岁,平均(51±7.15)岁。 囊肿直径4~7 cm,平均4.8 cm。 其中61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腰痛,反复尿路感染21例,结石18例。所有病例均行CT增强扫描,明确囊肿与肾盂肾盏及血管关系。
1.2 方法 CT扫描装置为东芝X-vision螺旋CT机,穿刺针为Cook18~20 G抽吸针,硬化剂为无水乙醇,术前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术前6 h禁食水。根据囊肿部位,采取适当体位,一般采取俯卧位。CT扫描选择囊肿与皮肤间距最近点,避开血管、肠管、集合系统,精确测出进针深度与角度,2%利多卡因局麻,在CT引导下按预先测定的角度和深度进针,经CT扫描核实穿刺针尖接近囊肿底部,固定穿刺针,拔出针芯,抽出囊液,并计算抽出量,囊腔缩小至原大小约1/3时,适量非离子造影剂行囊腔造影,了解囊肿是否与肾盂肾盏相通,然后缓慢注入无水乙醇,用量为抽出囊液总量的25% ,然后再抽出等量囊液,如此反复至囊内液体CT值到-200 HU以下,保留15~20 min,嘱患者左右变换体位,然后将囊内乙醇抽出,结束注入少量无水乙醇保留,其量视囊肿大小而定,最后连针芯一起拨出,监测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注意有无乙醇中毒症状。
2.1 疗效标准 分为4级疗效指数[1],即0、Ⅰ、Ⅱ、Ⅲ。0表示囊肿无变化;Ⅰ表示囊肿较前缩小<1/3;Ⅱ表示囊肿缩小>1/3而<2/3;Ⅲ表示囊肿消失。
2.2 临床疗效 86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硬化治疗成功,随访0.5~3年,其中Ⅲ级55例占63.95%,Ⅱ级20例占23.26%,Ⅰ级7例占8.14%,0级4例占4.65%,有效率为95.35%。 部分患者术中感觉手术部位疼痛,拔针时,经穿刺针注入2%利多卡因2~3 ml后缓解。无严重并发症。
医学上将起源于肾窦外、侵入肾窦的囊肿命名为肾盂旁肾囊肿。肾盂旁肾囊肿是位于肾门的囊肿,占肾囊肿的1%~3%[2]。肾盂旁囊肿是一种非遗传性肾囊性病变,发病机理和病理与肾单纯性囊肿相同,可因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性肾内梗阻形成[3]。肾盂旁肾囊肿因其部位特殊,易压迫肾盂肾盏及血管,引起积水、高血压、血尿、尿路感染、肾结石等,进而影响到肾功能。肾囊肿的治疗方法有开放性手术、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或切除术及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开放性手术、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或切除术对机体损伤较大,部分患者不接受,而CT引导穿刺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患者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无水乙醇有固定和杀灭细胞的作用,囊肿内注入无水乙醇后囊肿内上皮细胞凝固,沉淀,脱水,起到破坏细胞并收敛的作用,使细胞分泌功能消失,囊肿随之缩小以至消失。
肾盂旁肾囊肿硬化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前常规增强CT扫描,仔细观察囊肿与肾盂肾盏及血管的关系,明确囊肿与肾盂肾盏无交通,有合适进针路径;②选择病例要慎重,以直径3~8 cm的单一肾盂旁肾囊肿为妥,直径超过8 cm效果不佳,不宜选择此治疗;③穿刺成功后一定要做囊腔造影,确保囊肿与肾盂肾盏无交通;④避免囊液一次抽完,因囊壁塌陷后,穿刺针易脱出囊外,或插进肾实质,造成再次穿刺困难,有时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本组采用反复灌洗法,通过观察囊内液体CT值,至囊内乙醇浓度达到无水乙醇CT值以下;无水乙醇的CT值约为210 HU[4];⑤注入无水乙醇时切忌过快、过急,避免无水乙醇沿针道外溢,引起疼痛;在此过程中间断CT扫描,以保证针尖位于囊腔内;⑥无水乙醇硬化要彻底,时间约15~20 min,必要时变换体位,让乙醇与囊壁广泛接触;⑦治疗结束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局部症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肾盂旁囊肿CT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方法简便、安全,疗效满意,只要掌握好适应证,把握治疗原则,就会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1]彭永军,闫剑锋.CT引导下介入治疗肾囊肿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7):848-851.
[2]赵 磊,马潞林,黄 毅.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10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3):184-185.
[3]王学科,张军晖,邢念增.后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3(4):307.
[4]曾利川,杜 勇,杨汉丰,等.CT引导下单纯性肾囊肿硬化治疗中乙醇浓度监测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