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兴鹏,冉 茜(.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中医分院,重庆404000;.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重庆4040)
细火针治疗失眠症60例
姜兴鹏1,冉茜2
(1.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中医分院,重庆404000;2.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重庆404120)
[摘要]目的:观察细火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60例采用细火针针刺体穴及耳穴治疗失眠症。结果:治愈率53.3%(32/60)、显效率25%(15/60)、好转率18.3%(11/60),总有效率96.67%。结论:细火针治疗失眠症见效快,效果好,安全可靠。
[关键词]失眠症;细火针;治疗观察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fine fire needle therapy on insomnia.Methods:Sixty cases of insomnia was applied fine fire needle therapy in certain acupoint and auricular point.Results: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of the efficacy was 96.67% ( 58/60).Conclusion:Fine fire needle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Insomnia;Fine fire needle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维持出现障碍,导致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白天活动的一种睡眠障碍。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眠”、“目不瞑”。目前,西医治疗应用最多的就是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短期内疗效较好,长期服用易产生耐受性,且副作用大。笔者采用细火针治疗失眠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60例均为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我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失眠患者,男24例、女36例,年龄29~67岁;病程1个月~4年。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ND-2-R)1996年修订标准[1]。①几乎以睡眠障碍为唯一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及醒后感觉不适、疲乏、困倦;②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③失眠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④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症状的一部分。纳入标准:①具有失眠典型症状,每周至少发作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②符合西医失眠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③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④自愿接受本疗法。排除标准:①失眠由全身性疾病或外界环境因素引起;②已对安定类药物产生依赖;③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④合并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肿瘤、哺乳妊娠期妇女,晕针及其他不宜接受针灸治疗。
采用细火针针刺体穴及耳穴治疗。体穴主穴首先选择背腰部脊柱区的督脉及华佗夹脊穴位,以按压或者叩击穴位有疼痛感为阳性反应点,并以龙胆紫做标记,加内关、神门、三阴交、安眠穴,配穴辨证加减为心肾不交者加心俞、肾俞、太溪,胃不和则卧不安者加胃俞、脾俞、足三里,肝火上扰者加肝俞、太冲,心虚胆怯者加心俞、胆俞、大陵、丘墟,局部碘伏消毒后,把火针烧至通红,迅速刺入标记处穴位,进针深度2mm~10mm,并迅速拔出。耳穴取心、肝、脾、肾、枕、额、皮质下、交感、神门、内分泌,每次用一侧耳穴,两耳交替使用。局部碘伏消毒后,把火针烧至微微发红,浅点耳穴至皮肤及皮下组织,勿过深至软骨。
针具均采用0.4mm×40mm细短火针(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体穴与耳穴均每周治疗1次,1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5个疗程。
火针当天应避免洗浴或近水,以防感染。针后局部发痒,不能用手搔抓,可用新鲜芦荟汁涂擦局部,以防感染。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年版)。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在6h以上,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h。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
临床痊愈32例(53.3%),显效15例(25%),好转11例(18.3%),无效2例(6%),总有效率96.67%。32例治愈患者随访半年,2例因其他原因复发,用相同方法再次治疗,睡眠恢复正常。
火针是将由特殊材料制成的粗细不等的针具在火上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的治疗方法,是传统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有关于火针的记载,如《素问·经筋》谓:“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2]本次临床观察采用的细火针规格为0.4mm×40mm的细短火针,比普通火针更细、更短,针刺时不计补泻,痛如蚊虫叮咬,妇儿皆可接受;操作手法简单,不用提插捻转,经气自来,同时发挥针和灸的双重作用;治疗时间短,从穴位检查到针刺完毕治疗时间为7~8min;疗程间隔时间长,火针针刺后的针眼为灼伤的组织,需要1周左右才痊愈,痊愈前的良性炎性刺激相当于每天24h连续针灸,所以每周只需治疗1次,1次即为一疗程,患者更易接受。同时,选穴也有特点,首先选择背腰部督脉及华佗夹脊穴中的阳性反应点。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为阳脉之海,取之能调和阴阳;夹脊穴位于督脉及膀胱经第一侧线之间,一穴通两经,且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分布着背俞穴,选取夹脊穴能调节脏腑、气血的平衡,从而营阴阳安心神。在按压或者叩击督脉及夹脊穴时,第4~7胸椎段及9~11胸椎段往往是阳性反应区,此现象充分说明了失眠与中医的心和肝的关系。耳与经络、脏腑之间均存在着密切关系,早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就曾记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现代医学认为耳廓下有极为丰富的神经分布,包括脊神经、脑神经、交感神经等,选取耳穴火针针刺,能调节脏腑生理功能,平衡阴阳。
目前临床上,火针针具取材多样,材料不一,很难保证火针的疗效及安全。火针疗法治病机理的研究也甚少,尤其是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解释其主治机理,更显不足[3]。笔者认为应使用统一的优质材料,研制出型号多样,适应于多种疾病的火针,以满足临床的需要;同时,加强火针治病机理的研究[4],只有明确火针疗法治病的机制,才能进一步为火针疗法的应用提供客观而科学的依据,更有利于火针疗法的发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罗本华.针刺失眠穴方治疗失眠症56例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2):274-275.
[2]苏敏.火针加细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3):152-153.
[3]刘百生,夏义仁.火针疗法的作用机制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5):105-106.
[4]沈甜,张彩荣,李忠仁.火针的临床应用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21-223.
[收稿日期]2015-05-04
[中图分类号]R245.319.623.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09-08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