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冬花(青海省大通县桦林畜牧兽医站 810100)
了羊梭菌性疾病(Clostridiosisof sheep)是由梭菌属(Clostridium)中的病原菌引起的羊传染病的总称,主要包括羔羊痢疾、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黑疫等。这类疾病的共同临床特点是急性死亡,无明显临床症状,病死率高。
梭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常发生于春末夏初及秋末冬初,尤其是4~5月间牧草返青时发病最多,主要侵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和1~2岁膘肥体壮的绵羊。梭菌病在临床上很难确诊,主要通过病原学检查和毒素鉴定才能确诊。急性病例来不及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即突然倒毙。慢性病例,羊拱背、呆立、运动失调,抽搐,磨牙,口流白色或血色泡沫,呼吸困难,心跳加快,体温正常或稍高,排少量黑稀粪,最后极度衰竭而死亡,病程几小时至数小时,个别可延长至1~2d。病羊死尸迅速腐败,臌胀,全身脏器都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主要损害消化道、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
2.1.1 临床症状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突然发生,表现为疝痛、臌气、眼结膜发红、磨牙呻吟、痉挛,口内流出带血泡沫,排黑色稀粪,粪便中混有黏液及血液,病羊多膘肥体壮。
2.1.2 剖检变化 剖开病尸恶臭,可视黏膜充血呈暗红色,体腔积液,真胃呈出血性、炎性损害,肠道内充满气体,常有充血、出血、坏死或溃疡,胆囊肿胀,肠系膜淋巴结充血、出血,心内、外膜可见点状出血。
2.2.1 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常在3~6h内死亡;早期症状不明显;有时可见突然沉郁,剧烈痉挛,倒地咬牙,眼球突出,惊厥死亡。
2.2.2 剖检变化 羊猝狙主要病变是十二指肠、空肠黏膜严重充血、溃疡、坏死,体腔积液暴露在空气中后形成纤维素凝块,浆膜上有出血小点,肌肉出血并有气性裂孔,似海绵状。
2.3.1 临床症状 该病发生突然,病羊呈腹痛、肚胀症状,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全身肌肉震颤,磨牙,倒地抽搐,角弓反张,口鼻流白沫,可视黏膜苍白,四肢和耳尖发冷,发出哀鸣,体温一般不高,濒死期排出黄褐色水样粪便,病死率很高。
2.3.2 剖检变化 主要特征病变是肾脏肿大、充血、实质变软,重者肾脏软化如泥,稍加触压即烂,肺脏大多充血、水肿。
2.4.1 临床症状 病程极短,多数未见症状突然死亡,少数可延长1~2d,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离群或呆立不动,呼吸急促,体温4l~42℃,卧地昏迷死亡。
2.4.2 剖检变化 剖检皮下静脉显著充血,皮肤呈暗黑色外观,肝脏充血肿胀,表面和深层有数目不等直径2~3cm的凝固性坏死灶,呈灰黑不整圆形,周围有一鲜红充血带围绕。
2.5.1 临床症状 多为急性或亚急性经过。体温40℃,发病羔羊精神沉郁、低头弓背,发生持续性腹泻,排黄色或带血稀便,病羔有的呈现神经症状,四肢瘫软,卧地不起,口流白沫,呼吸急促,后期病羔大便失禁、脱水、虚弱、卧地不起,最终昏迷而死。羔羊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该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
2.5.2 剖检变化 尸体严重脱水,真胃内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尤其是回肠黏膜充血、溃疡,溃疡周围有出血带环绕,有的肠内容物呈血色。眼球突出,惊厥死亡。
根据临床表现可作出初步确诊,进一步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验,采集肠内容物、肝脏、肾脏、淋巴等制片镜检,见魏氏梭菌即可确诊。
羊梭菌病死亡率很高,由于病程短来不及治疗,因此以预防为主采取各种综合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在霜草地带放牧,不要过多食入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和饲料盐,减少精料的饲喂量,以便增强胃肠蠕动,降低梭菌在羊体内的繁殖,减少该病的发病率。春季防止抢青,秋季防止抢黄。圈舍保持清洁、卫生、干燥、宽敞、通风、保暖。饲喂富含营养的饲料,增强抵抗力。发病季节做好定期转圈,牧区转移到高燥地区,可适当减少发病率。
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一清二洗三消毒,消毒液交替使用,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避免潮湿,粪便要及时清除,以防因圈内NH3、CO2等气体浓度过高,引起羊只抵抗力下降,诱发该病。若发现病羊及时隔离,转移羊群,无害化处理病羊粪便、残余饲料、垫草及病死羊尸体等,避免疾病的传播流行。
预防接种根据本地区该病的发生规律、流行特点及疫苗的免疫特性,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和驱虫方案。散养户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给健康羊注射“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四联菌苗或加“羊黑疫”的五联苗,不论大小,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m l。规模场适龄母羊于配种的同时进行免疫,每月定期补免。通过近几年的临床应用,该菌苗免疫效果明显,能显著降低羊只梭菌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凡异地引羊调运前,必须经当地动物疫病检疫机构检疫合格并出具检疫证明,方可起运。调入后隔离饲养一个月以上,再经饲养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确认健康无疫才能合群饲养,严防病羊及阳性羊进入。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疫病综合防控基本知识及动物防疫法的宣传,确保检疫监测,免疫预防,消毒灭源,流通监管等综合防控措施顺利实施。
(1)大通县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大县,羊梭菌病的发生和流行将会给全县养羊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给牧业增效、牧民增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调查该病在本地区的发生和流行,找出规律,总结经验,为该病预测、分析提供依据,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保障。(2)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多发于春季,主要呈散发形,有时呈地方流行性、分布广、死亡率高。发病地区呈不规则分布,不同性别、年龄的羊均可感染发病,但以2岁以内膘情好的绵羊发病率高,山羊极少发病。(3)羊梭菌病由于病程短,药物治疗通常无效,主要以预防为主。在常发地区每年春秋两季定期预防接种。加强饲养管理,不要饲喂过多的精料,春末夏初防止羊只采食过多青嫩牧草和秋末采食过多含草籽的牧草,当羊群发病时,立即更换牧场或圈舍,改变饲养方式,增喂粗干草料,减少或停喂精料,以增强肠道的蠕动。每年春秋季节通过对羊群驱虫,增强羊只抵抗力,因羊黑疫的发病与肝片吸虫感染有关,可有效降低羊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轻本病对养羊业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