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悉的陌生人

2015-04-03 13:41白天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偶遇拖鞋陌生

中国的居委会大妈掌握你生辰八字,洞悉你换第几茬女朋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高楼耸立的城市里,一梯N家,铁打的楼盘流水的住户,固有的远亲不如近邻的模式也被颠覆,邻居虽近,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大学刚毕业那年,我租住在一个单位宿舍楼,有天西红柿面做好发现少一颗点缀的鸡蛋,想都没想去敲了邻居的门,长得并不慈祥的奶奶递给我一颗带着体温的鸡蛋,还嘱咐我缺啥就去她那拿。这一幕让刚走出校门的人,顿觉那碗面都有了舌尖上的感动。

工作几年,搬到了一个全新的社区,自从刚搬来给邻居送水果遭遇反复盘问没开门,再也不会产生去敲邻居门的冲动。如果哪天我开门偶遇邻居也开门,他若冲我笑笑,我得吓一跳,心里翻滚若干问号,疑他吃了春药。

同事首付紧张,住在一梯六户的高层顶楼,34层的住宅,一单元就是204户,住了一年多,她和老公像大楼里的两颗流动土坷垃,要不是楼下的电动车被风吹倒又刮蹭了同小区的一辆车,交警到场处理填写个人信息,他们还不知道,跳脚的这位就住在他们楼下,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只隔着一层水泥板,兴许还在电梯里多次偶遇。

派出所工作的大学同学讲述的辖区案件更加心惊肉跳:城中村的一租户,老婆生孩子回老家,满月后全家返回租住地,昔日的家已被盗贼洗劫一空,连拖鞋脸盆都没留下。多位邻居目睹了发生在白天的无异于明抢的盗窃,却都误认为是受害人在搬家。

这样的霉运我们总认为是小概率事件,但关乎生活的琐碎和细节,陌生的邻居也在陌生中越走越远。

刚出家门,快递小哥说到了楼下,他说你找个邻居代收吧,可哪个邻居你有他的电话?即便有邻居电话,放在对方家的物品,你放心吗?即使你放心,邻居放心吗?

你家的备用钥匙,是不是舍近求远地放在朋友家或者办公室,被锁在门外的半夜三更,你忍受着寒风或者高温,走在取钥匙的路上,邻居近在咫尺,你的眼里可有他?

其实邻里关系不是一直这样。

在商品房大行其道前,大多数的小县城曾经有过一个集资楼的过渡期。很多小区被直接命名为某某局家属区。楼上是小张,楼下是小王,左拐是小李,右拐是小方。张家新添了孙子,整栋楼吃喜鸡蛋;而李家来的亲戚,也很快一个单元都知晓是男是女。王家的孩子放学早可以托到退休的楼下,备用钥匙也可以放在熟络的对门。

面积被摊了大饼的二三线城市,酝酿出蜜的香味,诱惑了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却切割了蜂巢本来相互交叉的边界。这放在现代的白领中间,简直不能容忍,隐私何在?安全何在?

人群的频繁流动,改变了属地关系,捎带脚带走了容忍和信任。我们无法对一个陌生人敞开心扉,更别提打开家里的大门。

电视和报纸一边谴责我们的冷漠和距离,一边又用触目惊心的案例教育我们注重防范,但是人性这个东西,又怎么是一句话一件事说得清的事儿。行走社会,无法辨别面前,只有远离和包裹自己。

房子变成了一个水泥堡垒,门口的拖鞋、家里的宠物、高跟鞋踩地板的动静,或许都会成为一场邻里纠纷的借口,谁愿意退一步转换到对方的角度?谁又在乎谁的感受?反正都是陌生人。

社区集体吃顿大锅饭,都会成为报纸电视的长篇报道,可见打破距离和陌生感,已经多么的珍贵。

人是个需要群居的动物,但为什么我们可以忍受居住环境的陌生呢?我想,是不是忙碌的日子里,心已经足够粗糙和脆弱,已经没有能力和精力去接受来自身边最近的温度?

猜你喜欢
偶遇拖鞋陌生
拖鞋
拖鞋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
熟悉的陌生词(四)
熟悉的陌生词(三)
熟悉又陌生的“”
一只棉拖鞋
偶遇一棵树
拖鞋
偶遇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