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南院)(铜川727100)
师亚娥
棒球缝合法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南院)(铜川727100)
师亚娥
腹腔镜技术自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从1979年传入我国,现已被医务工作者及广大患者所接受,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器械的特殊性,手术操作特别是镜下缝合技术难度较大,而子宫肌瘤剔除术,用常规的缝合方法,手术时间长,出血多,且容易遗留死腔,增加了术后妊娠子宫破裂的发生机率,也增加了盆腔感染及术后盆腔粘连的发生率。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们采用棒球缝合法,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子宫肌瘤患者110例,年龄27~49岁,平均年龄36.3岁;肌瘤大小3~7cm;肌瘤数目1~3个。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采用棒球缝合法,对照组50例采用由深至浅分层托底常规缝合法,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子宫大小以及肌瘤数目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均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癌可能,有月经改变的行诊断性子宫内膜诊刮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
2 方 法 ①对照组:全身麻醉,腹部作3~4个穿刺点,气腹压12~15 mmHg。首先探查盆腔情况,再探查子宫肌瘤的数量及大小、位置。肌瘤用电沟切开后钝性剔除,用1号可吸收线托底连续一层或分层缝合瘤腔,渗血处间断加缝。切下的肌瘤用电动旋切器取出。②观察组:麻醉与进腹方法、剔除肌瘤方法及取出肌瘤方法同对照组。采用连续缝合方法,在子宫肌层切口的顶端上方0.5 cm处全层缝合第1针,然后在瘤腔的底部进针,尽量垂直于子宫肌壁出针于子宫浆膜面,再将针的方向转向相反的方向,仍从瘤腔的底部进针,出针于对侧子宫浆膜面,针距1~1.5cm,缝合的同时将浆肌层压向瘤腔方向,包埋浆肌层。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手术时间47~92(61.34±19.01)min,术中出血量30~110(67.03±24.37)ml。对照组:手术时间56~129(87.54±31.56)min,术中出血量50~280(134.24±41.38)ml。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0岁以上的妇女,发病率超过20%[1]。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或强烈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根据病变情况,可行肌瘤剔除,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保留子宫的不可替代的成熟的手术方法[2]。相对经腹子宫肌瘤剔除,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微创美观、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粘连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的一种[3]。子宫肌瘤剔除后瘤腔的缝合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同经腹手术比较,腹腔镜下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镜下缝合更加困难,要求缝合牢固,不遗留死腔,创面对合整齐止血效果确切。出血也是腹腔镜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此可继发出现盆腔感染、粘连及其他并发症,因而有效的切口缝合是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4]。应用传统的常规缝合技术,托底连续或间断缝合,缝合针数多,针眼容易渗血,需要加针缝合的多,出血量相对较多,且容易遗留死腔,手术时间长。
棒球缝合法每一针都是从内进针,向外出针,象“8”字形,连续缝合拉紧缝线后切口外观就像棒球的缝合结合部。我们采用棒球缝合方法,从瘤腔的底部进针,向外达正常的浆膜层,避免了遗留死腔,并且在缝合时将多余的肌瘤包膜组织翻入瘤腔内,并将切口周围的浆肌层压向瘤腔,起到了压迫止血的作用,减少了术中的出血,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本文观察组手术时间61.34±19.01 min,术中出血量67.03±24.37 ml;对照组手术时间87.54±31.56min,术中出血量 134.24±41.38 ml,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观察和实践,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棒球缝合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1] 谢 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0.
[2] 冷金花,郎景和.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因数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11(6):430-433.
[3] 张改琴,蒋海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肌瘤剔除术的比较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10):1313-1314.
[4] 王 刚.妇科腹腔镜手术相关应用解剖、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1):29-32.
(收稿:2015-01-16)
子宫肌瘤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棒球缝合法
R737.33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1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