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坦布苏病毒病及其防治

2015-04-03 20:57董辉刘娣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7期
关键词:布苏蛋鸭病鸭

董辉 刘娣



鸭坦布苏病毒病及其防治

董辉 刘娣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文昌畜牧兽医站 250399)

鸭坦布苏病毒是一种主要危害我国蛋鸭和种鸭的新病毒,主要侵害鸭的生殖系统,致使蛋鸭和种鸭的釆食量和产蛋量均急剧下降。2010年4月以来,这种新型的病毒病最先发现于浙江、福建等地,后来在华东、华南、华北、华中等广大地区也有了该病的流行,就连边远的养殖稀少的地区也发现有感染的现象。根据相关报道,至少有6个省份暴发了这种传染病,且群内发病率几乎为100%,对我国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应对这种传染病的发生,有必要掌握其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特征和防治对策。

1 病原学

1.1 生物学特性 在分类学上,鸭坦布苏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恩塔亚病毒群中的坦布苏病毒,具有黄病毒典型的形态特征。黄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颗粒呈球形,大小约为45~55nm。病毒外面有单层结构的囊膜,在囊膜上有一薄层的突起,这些突起是以基底端嵌入囊膜的前体膜蛋白和囊膜蛋白。病毒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约由11000个核苷酸组成。其5′和3′端非编码区是RNA复制和翻译的基本序列。该病毒对氯仿和乙醚敏感,不耐热。

1.2 血凝特性 黄病毒的表面有囊膜糖蛋白,这类病毒大多能凝集新生雏鸡和雏鸭的红细胞,但其血凝素不稳定,并且血凝反应具有严格的pH值依赖性。在血凝反应中,同种病毒的不同毒株所需要的pH值有所不同,因此,有些鸭坦布苏病毒分离株没有表现出血凝活性也是正常的。

1.3 培养特性 鸭坦布苏病毒可以在鸭胚、鸡胚、鸭胚成纤维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以及多种其它传代细胞中增殖。将鸭坦布苏病毒经尿囊腔接种鸡胚和鸭胚,2~6d内可致死鸡胚和鸭胚。死亡的胚体可见出血水肿、绒毛尿囊膜增厚水肿。

2 流行病学

2.1 波及地区范围广、损失大 新型鸭黄病毒病最早于2010年4月在浙江发生,之后在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安徽、江苏、江西、河南、河北和北京等地均有发生。其流行范围包括华东、华北、华中及华南等地区的蛋鸭和种鸭养殖场,流行的高峰期为2010年7月初至9月底。该病发病率近乎100%,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2 传播速度快 一般在1周左右,一个养殖小区的所有鸭群都可以感染该病。一旦某户发病,随后以该户为中心,该病即可快速扩散,几天内便可传遍周边区域,特别是鸭棚密集区,而且传播更迅速、发病更严重。

2.3 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鸭坦布苏病毒几乎可以引起鸭群中100%的个体感染和发病,但死亡率较低。产蛋鸭的死亡率通常低于10%,甚至在5%以下。发病率和死亡率还与季节及养殖场的管理有关,部分养殖场的青年鸭和雏鸭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可达20%。若发生继发感染,死亡率则可高达30%。

2.4 主要危害种鸭或产蛋鸭 该病危害多个品种鸭,但主要危害蛋鸭、肉种鸭和野鸭种鸭。在类似坦布苏病毒感染临床症状的蛋鸡中也分离到了新型黄病毒,这说明坦布苏病毒也可以感染鸡。

3 临床症状

鸭坦布苏病毒病临床一般表现为发病初期釆食量下降,严重时采食量在3-5d内下降30%~80%,甚至出现食欲废绝。蛋鸭出现产蛋率急剧下降,可从90%迅速降至10%,发病6~8d后甚至出现停产情况。10d后采食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30~50d内产蛋量逐渐恢复。发病鸭所产的鸭蛋蛋壳灰暗无光泽,蛋重偏轻,多见软蛋和畸形蛋。病鸭体温升高,有些病鸭还排泄草绿色稀粪,少量病鸭后期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表现为倒地翻个,头颈抽搐,共济失调性步态,双腿向后伸展,甚至出现瘫痪,严重者出现死亡。

4 病理学特征

剖检病鸭肉眼可见肝脏肿大且大部分颜色发黄。脾脏肿大、充血,呈大理石样外观,有的脾脏极度肿大甚至破裂。心脏表面有大量的出血点,心肌外观苍白,呈现淤血斑和条索状出血,多数病例还伴随有心脏内膜出血。育成期的种鸭有的会发生腺胃乳头出血,小肠泄殖腔呈弥散点状出血,少数病鸭的盲肠内容物呈绿色或黑色,较臭,有些出现霉斑,胰脏表面也有明显得出血点,偶见坏死。蛋鸭的主要病变见于卵巢,卵巢和卵泡均出现出血、萎缩、破裂现象,严重者蛋黄破裂出现卵黄性腹膜炎,部分病鸭的输卵管内出现胶冻状物或干酪样物。

5 防治对策

5.1 生物安全措施 鸭坦布苏病毒病为病毒性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防治,因此采取生物安全防范措施是针对该病爆发最有效的防控手段。生物安全防范措施主要有地域性隔离和养殖模式的转变两种。种鸭的养殖模式由开放式饲养转变为规范化的封闭式饲养,改变鸭在天然水域的养殖模式,进行圈养、旱养、笼养或网养,可以有效防控疾病的发生。具体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2)建立健全卫生消毒制度,定期消毒,消灭鸭场中的蚊蝇,注重对用具和设备、运输车辆、种蛋的消毒及病死鸭的焚烧或生物处理;(3)疫病流行期间,做好封场工作,搞好饲养人员的生活安排,管理人员与生产人员必须隔离开来;(4)对病死鸭要及时隔离、治疗,对污染的场所、器具、运输工具等进行及时消毒;(5)减少各种应激,特别是疫苗接种时要慎重,注意天气的变化,及时采取防寒保温等应对措施;病毒对酸、乙醚及去氧胆酸盐、胰酶、热等敏感,可以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可行、有效的消毒措施。这些新型的生物安全措施的大幅提高,既有利于隔离,又可方便进行严格的消毒,从而避免了各场点之间疫病的互相感染。

5.2 疫苗防治 目前还没有研发出商品化的疫苗。在一段时间内,使用自家的灭活苗能有效防制本病。同时,有关单位应加紧研制鸭出血性卵巢炎灭活疫苗,申报新兽药证书并及早商品化,有利于对该病的控制。做好常规防疫是必要的,从发病情况看,鸭瘟、鸭肝、鸭流感等常规疫苗防疫跟不上的养殖场的损失巨大,但本病的发生是否与鸭的其它疾病之间存在协同致病性,目前尚不清楚。

5.3 药物预防 由于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对发病鸭群适当地添加如清温败毒散、黄芪多糖、双黄连等中药进行对症治疗,以提高鸭群的抵抗力。轻泻肝火、健脾类的中药制剂在本病的防控上有积极的作用,如用龙胆泻肝散拌料,或饲料中单独添加白术、水飞蓟素、仙人掌、白花蛇舌草等对发病症状有所减轻。未发病的鸭群也可使用上述药物进行有效预防。适当使用抗生素可以防止继发感染。

(2015–05–15)

S858.32

B

1007-1733(2015)07-0035-02

猜你喜欢
布苏蛋鸭病鸭
浅析蛋鸭笼养的现状与关键技术分析
鹅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鸭、鹅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安徽六安地区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并发细菌感染初报》图版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
蛋鸭注射油苗后发生大肠杆菌病的治疗
鸭传染性鼻炎的诊治
鸭坦布苏病毒对雏鸭的致病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