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京晶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动物遗传学理论教学改革与探索
顾京晶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动物遗传学》是一门历经百年的全球经典学科,也是现代畜牧生产中的理论基础。作为畜牧学专业的必须课程,这门学科较为抽象,涉及大量遗传学理论,逻辑性强,一直是各高校动物科学专业的教学难点。本文将从如何提高动物遗传学课程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如何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国际观等方面进行一些教学方面的探索。
动物遗传学;兴趣;国际观
动物遗传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是湖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兽医,水产养殖等学科的必修课程。动物遗传学理论教学包括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的改变,遗传的三大定律及扩展,群体遗传学及数量遗传学基础。这些理论为新时代学生走向社会从事畜牧生产行业提供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对传统抽象的课程产生兴趣,愿意花时间去阅读,思考,总结,是摆在大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相较于传统的教材讲授,现在的学生更倾向于信息化的学习方式,他们更加愿意通过电子媒介,网络通讯工具,网络视频,乃至社交网络来交流和获取知识。举个例子来说,我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通常只有经常坐在前排的几个学生自告奋勇来回答问题,而这几个学生的回复大多时候也是一板一眼的依照着大纲和教科书来回答。我曾经尝试将同样的问题以帖子的形式发在某个论坛上,并告知学生们以网名来回答,效果出人意料。帖子的回复中,不但回答人数大增,而且答案各不相同,不少回答颇具创新,并且可以激发出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热情。在网络空间探讨问题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学生们可以匿名即时的发散思维,畅所欲言,不用担心自己的回答是否好与不好,加强学生的参与感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学习是一种互动的方式,而大学教师的作用,在于正确的引导。根据现在新型的教学研究结果表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更有效率。一些高校已经正式开展了“翻转课堂式”(Flipped Classroom)教学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1]。国内外教育研究学者将翻转课堂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设置为不同的教学模式,总体而言,翻转课堂教学法就是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以教师的指导参与,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新型教学方式。(1)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有四个任务①课件的开发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原本每节45min的课程拆分成微视频,每段微视频不超过10min;②课堂内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将教师的角色定位成一个学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讲授者;③后通过网络对课堂上的表现做出点评和反馈,提出个性化的指导意见;④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优化课件以及课程的设置。(2)作为学生,无疑是翻转课堂中的主角。①可以通过微视频提前了解知识点;②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和同学老师的交流讨论,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者;③通过在线测试,课后反馈和总结帮助其他同学和老师共同学习成长。
老师将本学科相关的前沿研究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他们站在学科的前沿思考问题。以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动物猪为例。国内外的学者们已经逐渐将目光从传统的育种转向了新世纪的分子育种领域。近年来,我国在猪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定位、分离和鉴定上取得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对一头藏猪采用从头测序组装拼接出覆盖深度131倍的藏猪基因组图谱,并对5种不同藏猪18个个体进行了低倍重测序,揭示出藏猪在特殊高原环境适应性进化的组学机制[2];对我国15个不同地理居群的、代表广泛血缘的32个猪种,共69头无相关血缘中国地方猪,进行了全基因组高覆盖度(25倍)的重测序,鉴别了大量不同地方猪种中在南北适应性受选择的区域或基因[3]。
本文期望通过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加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对学科前沿领域的介绍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为他们将来迈入社会引领生产改革提供更好的科学理论基础。
[1] Li M,Tian S,Jin L,et al. Genomic analyses identify distinct patterns of selection in domesticated pigs and Tibetan wild boars[J]. Nature Genetics,2013,45(12):1431-1438.
[2] Ai H,Fang X,Yang B,et al. Adaptation and possible ancient interspecies introgression in pigs identified by whole-genome sequencing[J]. Nature Genetics,2015,47(3):21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