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马龙县人民医院(655199)李兴光
在临床上,原发性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很高。及时发现与诊断是治疗原发性肺癌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选择5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CT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原发性肺癌的CT临床表现。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5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CT临床资料,总结CT临床表现。其中男29例, 女27例; 年龄29.6 ~ 81.4, 平均52.8±4.8岁, 其中34 ~ 40 岁5例,占8.93% ;41~ 50岁8例,占14.29%;51~ 60 岁26例,占46.43%; 61~ 70岁14例,占25.0% ; 71岁以上3例,占5.4%。
1.2 方法 采用CT扫描并常规横断平扫, 由胸廓入口至膈面, 人工屏气下扫描;同时对病灶局部放大,拍摄肺窗及纵隔窗CT片。
1.3 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以咳嗽、胸痛、胸闷、咯血或痰中带血为主, 但也有少数患者出现非特异性肺外表现以及转移症状的情况[1]。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 表示,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分析,P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肺癌类型分析研究中央型肺癌24例,占42.86% ;周围型肺癌27例,占48.21%;弥漫型肺癌5例占8.93%,其CT特征突出。
2.2 征象分析研究
2.2.1 直接征象 22例患者均发现肺门肿块, 肿块呈不规则形, 发生气泡影6例, 钙化影2例;发生支气管腔狭窄阻塞20例, 多呈不规则阻塞。
2.2.2 间接征象 出现阻塞性肺炎21例,表现为节段边缘不规则实变影;出现肺血管病变4例;发生阻塞性肺不张17例,表现为肺叶缩小,多数与肺门肿块连接。
2.2.3 征象 ①分叶征: 其病理基础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以及生长速度有关。进入肿瘤的血管以及结缔组织等导致肿瘤生长受限,从而出现分叶形态[2];②瘤体密度: 沙砾样钙化;③瘤体外缘: 边缘毛刺征7例;④气管狭窄合并增厚17例。胸膜凹陷征主要有三种表现:与扫描层面平行时,表现出典型的胸膜凹陷征;瘤灶与邻近胸壁间三角形影,与线状影连接;偏离时,线状影分两条以上, 能够发现与瘤体分开。
2.3 合并症胸腔积液17例; 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11例;本组11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周围型肺癌27例;发现28例合并症及肺外转移的患者,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胸部骨质破坏4例,胸腔积液9例。
2.4 弥漫型肺癌肺段肺叶发生病变时,很多小结节、小斑片影弥漫分布于两肺。该病多数患者为黏液细胞型,有肺部实变以及空气支气管影像, 同时实变阴影部位模糊, 因此常常被误诊。本研究发现,弥漫型肺癌患者5例。全部确诊为肺泡癌, 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粟粒样结节,部分融合,合并有胸腔积液以及淋巴结转移。
采用X线胸片诊断原发性肺癌, 由于受到等多方面影响, 对脊柱旁、气管内以及膈面上/后等部位的较小病灶往往难检查明确[3]。CT 扫描表明,胸部薄层图像未发现相互重叠,因此断面中的隐蔽部位病灶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来[4], 而且CT密度分辨率高, 能够显示胸片未发现的肺内小瘤灶和轻微阻塞性病变。当肺内病灶过小无法定性等多种原因时, 可以CT为指导针吸活检[4], 其刺中成功率高、准确度高, 是早期诊断肺癌的主要措施[5]。
综上所述,采用CT检查,能够为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