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娥,顾琼华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drug-induced thrombocytopenia,DITP)是由某些药物所致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100×109/L)引起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严重者血小板计数可<5.0×109/L[1]。DITP按药物作用机制分为骨髓抑制性血小板减少症(marrow suppression thrombocytopenia,MSTP),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a,AITP),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on-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a,non-AITP)。DITP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是由经典的药物依赖的血小板抗体、半抗体、纤维蛋白原依赖的抗体、单克隆抗体、自身抗体形成或免疫复合物形成而引起[2]。DITP的关键特征包括出现严重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小于20×109/L);合并出血;在第1次用药后5~10 d出现或者是在后续用药的几小时内出现;接触过之前曾被报道过的可诱发DITP的药物[3]。DITP临床特点是皮肤淤斑,骨髓中巨核细胞改变,黏膜出血,甚至颅内出血,该并发症虽然极其罕见,但若不及时治疗则病死率较高,因此,及早的诊断并给予规范的治疗和护理显得极为重要。我科收治了1例GA101Ⅲ期临床试验的患者,治疗中出现了DITP,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53岁。患者2年前无诱因下出现左侧颈部肿块,未予重视;近日增大明显,外院行B超检查示:左侧颈部多发弱回声-考虑肿大淋巴结,予肿块切除,术后病理送至我院会诊:淋巴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性;免疫组化:CD20+、Mum1部分+、CD10-、Bcl6+、KI67(60%~80%)、CD3-、CD56-。外院骨髓穿刺报告:骨髓增生尚活跃,粒、红、巨三系增生尚无特殊,片中偶见幼淋(1%)。于2013年6月20门诊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Ⅲ期B入院。患者入院后充分讲解试验的风险与收益,患者表示理解自愿参加研究,医患双方签署知情同意书,入组G101联合CHOP(G-CHOP)在初治的CD20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疗效。完善相关检查,6月25日晨查血常规示: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ing PLT)111×109/L,第1疗程予以GA101 1 000 mg静脉滴注。第1天予以CHOP方案化疗(环磷酰胺针1 147 mg d1+多柔比星针76.5mg d1+长春新碱针2 mg d1+强的松片50 mg每日2次口服)。第3天PLT计数为:40×109/L,予以巨和粒3 m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3 d,升血小板治疗。第7天PLT计数为:55×109/L,按方案要求予以GA101 1 000 mg静脉滴注。第8天PLT计数为:10×109/L,予以特比澳1.5万单位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3 d,升血小板治疗,输注血小板10单位,第10天PLT计数为:22×109/L,予以巨和粒3 mg每日1次皮下注射升血小板治疗。第16天PLT计数为:79×109/L,停巨和粒3 mg皮下注射。第20天PLT计数为:129×109/L。第2疗程予以第3次GA101 1 000 mg静脉滴注。第1天PLT计数为:2×109/L,予以巨和粒3 mg皮下注射每日1次,患者睑结膜出血,双下肢皮肤可见散在多发密集的出血点,遵医嘱予以巴曲亭,氨甲环酸止血治疗,输血小板10单位。第2天输血小板10单位,PLT计数为:19×109/L。第4天PLT计数为:53×109/L,停用巴曲亭,氨甲环酸出血治疗。第9天PLT计数为:22×109/L,第13天PLT计数为50×109/L,停巨和粒升血小板治疗,患者睑结膜出血,双下肢皮可见散在多发密集的出血点消退,血象处于上升恢复期出院,患者后续5个疗程化疗用美罗华代替GA101,没有在发生DITP。
2.1 病情观察根据医嘱监测患者的血小板数值的变化,予以升血小板治疗后,观察其血小板上升情况,异常波动及时提醒医师处理。观察皮肤黏膜等有无出血征兆,如下肢出血点等;若发现新淤点、新淤斑,应记录其部位、大小、数量和时间。观察患者大小便情况,如出现血尿和黑便等;观察患者是否有颅内出血的征兆,如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如发生以上情况均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2.2 心理护理该患者参加的是我科的一项Ⅲ期临床试验,新药GA101A在既往的研究中显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临床试验阶段还可以免费赠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现在治疗中出现DITP,难免会产生质疑、紧张和恐惧的不良情绪,输血、自费药品的使用,也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医务人员应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沟通,让其在了解病情后及时作出决定。信息支持可以满足家属的需求,缓解家属的焦虑,提高其自我心理调试和做出决定的能力[4]。在治疗过程中,将病情变化、治疗结果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在不影响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为其节约医药费,取得家属的信任、理解与支持,减轻其精神压力,从而对患者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让患者更加配合治疗。
2.3 饮食护理遵医嘱予以高热量、高维生素和高蛋白饮食,温度不宜过高。患者因为血小板明显下降,易引起出血,为防止出血。患者应尽量卧床,由于卧床时间长,活动量的减少会引起肠蠕动的减慢,容易引起便秘。指导患者,可以多吃一些香蕉、猕猴桃和火龙果等通便的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同时叮嘱患者应该避免进食粗糙的食物,如西芹等粗纤维的蔬菜等,吃鱼汤骨头汤时,要将骨头剔除干净,防止划伤消化道引起出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花生衣含有止血特种成分—维生素K,是人体维持血液正常凝固所必需的一种成分[5]。可嘱患者用花生衣煎水服用。
2.4 跌倒预防的护理放疗、化疗治疗后,患者均会出现厌食、呕吐、腹痛,加之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导致贫血。由此产生头晕、恶心、体质虚弱和疲劳等症状[6]。且患者由于血小板水平过低,一旦发生跌倒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有必要向患者强调跌倒的严重性,以及预防跌倒的相关措施。具体措施有房内有:充足的光线;地板干净、不潮湿;危险环境要有警告标示;有潜在危险的障碍物必须及时移开;锁好床、轮椅的轮子,确保其安全;呼叫器放于患者易取位置;避免患者穿大小不合适的鞋及长短不合适的裤子;引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当患者头晕时,确保其在床上休息;当患者活动时,确保有人陪伴其左右;及时回应患者的呼叫;定时进行安全巡视,教会患者和家属使用床栏。
2.5 预防出血的护理患者血小板低于50×109/L时,减少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血小板低于10×109/L时绝对卧床休息,防止身体受伤,如跌倒、碰撞。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加强必要的防护,剪短患者指甲,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受摩擦,穿棉质内衣,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加重出血。保持口腔清洁,指导患者使用软毛牙刷刷牙,3餐前后使用漱口液或冷盐水漱口,严禁用牙签剔牙。防止鼻衄的发生,嘱患者不可用手挖鼻腔,用薄荷脑滴鼻液润鼻,防止鼻腔黏膜干裂出血,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忌干燥、污浊不清或刺激性气体。如发生便秘时,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必要时使用导泻缓泻药物,不可强行用力,避免诱发颅内出血。进行各种技术操作时,动作应轻柔,扎止血带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穿刺及肌肉注射,必须进行穿刺或肌肉注射时,局部应加压止血10 min以上,以免形成皮下出血或血肿[7]。输注血小板时,应做好相应的护理。
由于GA101尚未上市,目前国内外对于GA101引起的DITP尚未查找到相关文献报道。本例患者参加的是Ⅲ期临床试验,用药后出现血小板的急速下跌危急生命安全,这也提醒医务人员,针对临床试验的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应该及时及时采取挽救治疗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发生DITP时,在执行医嘱升血小板,止血治疗的同时,认真仔细的病情观察,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科学的饮食指导,预防跌倒以及预防出血,及早发现颅内出血是护理的关键。
[1]Beers M H.The Merck Manual of Diagnosis and Therapy[M].18th
ed.Whitehouse NJ:Merck research laborato-ries,2006:1064-1070.
[2]Aster RH,Curtis BR,McFarland JG,et al.Drug-induced immune thrombocytopenia:pathogenesis,diagnosis,andmanagement[J].J Thromb Haemost,2009,7(6):911-918.
[3]Sadashiv SK,Rao R,Fazal S,et al.Rituximab-induced acute severe thrombocytopenia:a case series in patients with mantle cell lymphoma[J].Clin Lymphoma Myeloma Leuk,2013,13(5):602-605.
[4]郑金福,陈广垠,郑靖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治疗与食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4,7(8):524-525.
[5]郭爱敏.信息支持对危重病人家属焦虑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3):154-156.
[6]文朝阳,钟慧仪.癌症患者与疲劳[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67-768.
[7]袁知明,莫水娣,顾凤仙,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出血的观察及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