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毅,徐元军,林福安
(1.四川省雅安市农业局,四川 雅安 625000;2.四川省石棉县农业局 四川 石棉 625400)
不同施肥配比对黄果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 毅1,徐元军2,林福安2
(1.四川省雅安市农业局,四川 雅安 625000;2.四川省石棉县农业局 四川 石棉 625400)
为进一步研究黄果柑需肥规律,促进雅安市黄果柑健康快速发展,笔者采用“2+X”田间试验方案与“3414”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不同肥料品种及施肥量对黄果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试验初步筛选出最佳施肥配比,为我市进一步发展黄果柑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黄果柑;产量;品质;沼液肥
黄果柑,俗称“青果”,原产于大渡河流域的石棉县新棉镇礼约村,是橘和橙天然杂交形成的稀有品种资源,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方特色晚熟柑橘品种。当前,雅安市石棉县围绕打造10亿元特色农业产业群目标,规划发展优质黄果柑2000hm2,形成以农业生态观光和阳光休闲度假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景观,力争打造藏彝走廊上的“中国黄果柑第一县”。 为了进一步研究黄果柑的需肥规律,笔者依托雅安市测土配方施肥打捆项目,在我市石棉县开展了黄果柑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黄果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同时也为我市黄果柑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1 材料
试验地点在石棉县安顺乡安顺村8组林福安家的黄果柑园,试验田面积1667m2,海拔高度为888m。试验前取土检测分析结果碱解氮228mg/kg、全氮3.15g/kg、有机质49.2g/kg、pH 6.8、有效磷129.3mg/kg、速效钾197mg/kg 。肥料品种为沼肥(沼渣沼液混合肥)、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每个施肥处理设置供试研究黄果柑植株为2株。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项目研究采用“2+X”田间试验方案与“3414”田间试验相结合,黄果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设置17个小区,每个小区设置处理植株2株,以农户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作为规定2个处理区,试验的x个处理设置为15个,其中15个处理以不施肥作“0”水平(对照),以仅施有机肥料(沼肥)作为特殊处理区(第15小区),以黄果柑产量和树体生长等消耗养料量为施肥试验“3”水平(不考虑土壤供给),以黄果柑产量和树体生长等消耗养料量除以1.5系数作为施肥“2”水平,以“2”水平减半作为施肥“1”水平。
1.2.2 施肥量 按照目标产量60kg/株,植株生长量5kg/年确定施肥量;需纯N 1.8kg、P2O50.95kg、K2O 1.29kg;优化测土配方施肥处理,用沼肥适当配施部份氮肥、磷肥和钾肥(硫酸钾);农户常规种植,按农户习惯种植技术设计施肥水平;农户仅用有机肥料处理,全部采用沼液;其它各个处理中氮磷钾的“3”水平为理论需求量。
2.1 不同施肥水平对黄果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总糖含量及Vc含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配比对黄果柑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及总糖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本次试验筛选出的最佳配方施肥所生产的黄果柑产品与目前农户常规种植黄果柑产品相比:最佳配方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0.8%,与农户常规种植相比提高1.1%;可滴定酸达0.77mg/100mL,与农户常规种植相比增加0.08mg/100mL,总糖含量达8.08mg/100mL,与农户常规种植相比提高1.11mg/100mL;Vc含量达38.58mg/100mL,与农户常规种植相比提高4.66mg/100mL。
2.2 不同施肥配比对黄果柑经济效益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试验筛选的最佳配方N1P0K3与农户常规种植相比,可提高黄果柑品质,提高市场销售价格2.0元/kg,每株产黄果柑按65kg计算,销售黄果柑增加收入130元,扣除增加劳动力投入和肥料投入共计30元,每株增加收入100元。
2.3 通过试验筛选出最佳施肥配比
通过本次试验,按照黄果柑目标产量为106kg/株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对黄果柑果品品质的影响,初步筛选出最佳推广配方为:沼液肥为120kg/株,采用N1P0K3处理的配方为最佳配方(即尿素0.33kg、磷肥0kg、硫酸钾2kg)。所生产的黄果柑产品与对照相比:总糖含量可提高2.85mg/100mL(与农户常规相比可提高1.8mg/100mL),总酸含量降低0.067mg/100mL(与农户常规相比降低0.13mg/100mL),对黄果柑品质改善即增糖降酸具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通过本次试验,也发现了一种特别适合黄果柑的特色肥料——沼液肥。这是一种养分含量十分全面的肥料,也是目前应用于黄果柑生产上成本很低,对黄果柑品质(特别是风味)改善效果很好的一种肥料。经过沼液肥处理后的黄果柑果实大小基本一致,平均单果重最高,达到192.56g,在配方推广评定中占第2位,长期全部使用纯沼肥生产黄果柑还可达到用地与养地的最佳结合,从而可持续提高土壤再生产能力。
通过本次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合石棉县发展黄果柑的配方肥,并同时发现了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特色肥料——沼液肥。施用沼液肥后对黄果柑品质(特别是风味)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由于本次试验仅在先锋乡松林村进行,因此该技术全面推广还需在不同生产区域作进一步的试验。同时对于黄果柑的配方肥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以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看重水果的品质和口感以及营养价值,当今水果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本次试验只是初步探索了一些配方肥对黄果柑品质的影响,尚不尽完善,今后有必要继续深入研究施肥方法及配套栽培技术对黄果柑品质的影响,不断提升我市黄果柑的核心竞争力。
[1]汪志辉,刘世福,严巧巧,等. 石棉县黄果柑生物学特性调查与差异株系比较[J]. 北方园艺, 2011:20-24.
[2]罗怀风. 石棉黄果柑产业发展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
[3]王大华,潘承泉. 汉源晚熟黄果柑的生物学性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89:137-141.
[4]熊蜀川. 汉源晚熟黄果柑[J]. 四川果树科技,1991.
[5]蒋黎黎. 石棉黄果柑壮果钾肥的最佳施用量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20-22.
[6]蒲雪荔. 石棉黄果柑增糖降酸效应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3:15-18.
[7]卢德明. 黄果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 果农之友, 2004:33-34.
2015-9-20
张毅(1982-),男,四川中江人,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生态与土壤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