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时喜
(江西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1)新媒体的含义。新媒体是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为基础的,以互联网、通信网为传播渠道和以计算机,个人移动通信设备,数字电视等数字信息为处理终端的大众传播媒体形态。新媒体具有以下两个内涵:新媒体是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为支撑的,利用无线或有线传输网络,以数字信息的流通为核心,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其既是大众媒体也能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同时,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个体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新媒体深化社会个体、群体与组织的交流和共享,大众通过新媒体把制造、传播和接受信息融合于一体。
(2)新媒体的特征。①即时性与共享性。新媒体的即时性特征表现在信息传播的速度上,依托强大的互联网,新媒体突破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地域障碍,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递和接收。而传统媒体信息在传送过程中需要的时间远远超出新媒体对信息的发布。而在新媒体平台上,人们可以收听收看已经发布的任何时间的信息。新媒体的共享性是指信息的发布和传递不受时间和地域的制约,任何公开的信息网络用户都可以查阅,下载。任何网络用户也可以发布信息,提供线索。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只要他有一台能接入网络的智能设备。开放,共享已经成为互联网的基本精神。②多元化与个性化。新媒体包含的内容广泛,表现形式也日趋多元化,从最初的短消息,电子邮件,门户网站,到现在的视频分享网站,视频聊天,视频会议,微博,微信等,新的信息平台不断涌现,信息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在新媒体中,每个个体都充当着多元信息的接收者、发布者和传播者等多重身份。与传统媒体相比,个性化是新媒体的鲜明特点。③交互性与平等性。新媒体的交互性和平等性表现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性,人们可以针对消息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评论,每个人既是消息的接受者也是发布者,信息交流的主体之间是平等的,互动的,每个主题都可以自由发布,平等交流。而传统媒体还是以单向交流为主,信息接收者只是单纯的接受信息,无法发表评论等意见。④群体性。群体性是说新媒体的使用者可以自由创建或者加入某个群体,这个群体可以是兴趣爱好相同,也可以是共同关注某件事情,或者某个地区群体等。通过注册账号,加入论坛或者群,大家可以自由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体会心得,发布相关消息等等,与论坛或者群里的其他个体互动,形成一个虚拟的人际交往群体,并且可以发展到线下交流。在这个群体中,群体的规模不受太大的限制,几个人可以,成百上千人也可以。新媒体受众的群体性拓展了人们社会交往的界限,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1)积极影响。①创新了思政教育方法。依托新媒体丰富的资源,超高的效率和互动的优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下载,共享教学相关信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连续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等方面开发出新的工作方法。同时,新媒体还为受教育者提高自我思想道德修养提供了新的学习方法。通过新媒体平台,传统的“教与学”模式被“讨论组”模式取代,教师与学生可以在相关网站和论坛,交流群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感情,互相讨论,平等对话,既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又能创新教育形式,受到学生欢迎。②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依托于强大的互联网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新媒体可以通过声、像、图、文的形式向人们提供各种信息,如祖国的人文地理,山川风貌、古代的伟大文化,革命先辈的奋斗历史、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党的方针政策、社会动态,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等等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采的资源。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教育平台。以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深深的与教学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这种情况为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出现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联系沟通的主要渠道。更多的辅导员愿意选择QQ、微信、微博等与学生进行交流,而交流的效果相对面对面交谈更好。
(2)消极影响。①生活虚拟化。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环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虚拟环境。人们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虚拟的,网络身份并不是实名身份,沉迷于虚拟身份容易使大学生面对现实生活时产生紧张感,虚拟与现实的落差也会导致失落感,影响其正常生活。大学生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中活动感觉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但是实际上心理距离却越来越远。②信息良莠不齐。新媒体环境中那些有用的信息毫无疑问会帮助大学生拓宽自己的眼界提高自身的素质。但是,新媒体如同一把“双刃剑”,它不仅承载了健康的信息,而且也包含了很多不健康的内容。如虚假新闻,谣言等等,有些人为了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编造不实消息吸引大家关注,来迎合大众口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少困难。③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和超链接的无限拓展性使大学生学习的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多元。但这种学习习惯也带来一些弊端。一是知识碎片化,缺乏系统性,所以大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依然停留在较为肤浅的感性认识层面。二是大学生习惯直接搜索问题的答案,使得大学生缺乏思考,并且知识繁杂,需要大学生进一步提高辨别能力,从五花八门的只是种寻找正确的答案。
新媒体作为新兴事物,必定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必须要得到充分的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清新媒体的本质,提高新媒体的利用率,创新教育方法,探索新的教育渠道,将现代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与四证工作相结合,搭建新的教育平台,引导舆论走向,提升教育效果。
[1] 胡小芹.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 崔焕彩.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国北京石油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