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强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磨溪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遂宁 629002)
(1)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也快速增长。2014年全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0.96亿元,比建区前的2003年增加0.34亿元,增长18.71%;农民人均纯收入8784元,比2003年增加2637元,增长42.89%。
(2)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序推进。一是结构调整以产业基地为主,特色产业突出。在S205沿线初步形成了观光生态、休闲农业带;形成了以文星村、向阳村为主的葛藤基地;形成了以猛虎村、老木垭为主要基地的生猪养殖基地;二是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2014年,全镇优质稻比重为4.7%,优质小麦比重为24.2%,优质玉米比重为23.7%,优质油菜比重为57.6%;优质肉猪出栏比重为39.4%,优质肉禽比重为45.3%。三是劳动力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初步形成了劳务输出网络和“输出基地+培训基地+接受基地”的劳务输出模式。
(3)农业产业呈现良好态势,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力推进,各类农村专合组织蓬勃发展。2014年,全镇各类农村专合组织达到15个,带动农户1571户,占农户数的22.83%。这些专合组织在组织农户搞好种养殖业的标准化生产、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进一步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水利设施不断改善。截至2014年,全镇拥有水库4个、山平塘97口、提灌站7处、渠道总长16km;二是农村能源建设成效明显,全镇农村家用沼气池达到987口,农村电网完善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三是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加大。2014年全镇共投入交通基本建设资金300万元,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8 km。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综合生产能力低。磨溪镇农业基础条件比较薄弱,水利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抗灾害能力较差,导致农业生产的起伏较大,发展后劲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滞后,农业仍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2)农业投入需进一步加大。首先是财政投入不足。2014年全镇地方财政支出增长23.2%,其中农业支出增长14.5%,比地方财政支出增速低8.7个百分点;其次是金融业信贷体系不健全,存款多,贷款少,存贷差较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三是民间资金大多不愿投向农业而流向非农业;第四是农民收入不高,自身资金投入少,2014年,农户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入占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不到5%。
(3)城镇化进程慢、水平低,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客观要求,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2014年,磨溪镇城镇化率18.3%,比全区低1.5个百分点。安居区城市化水平低,处于初级阶段,使农村工业发展受到制约,工业化也处于初级阶段,推动城市化的动力不足,所以城市化发展缓慢。
(4)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目前我镇有专合组织15个,但有规模、运行比较规范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不能从产品的附加值和地区差价中得到更多的收入。农民从事生产和销售基本上是直接面对市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
(1)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首先要向农民宣传现代农业优势,让农民认识到依靠传统农业摆脱不了贫穷,让市场经济和竞争意识在农民心中扎根;其次提高干部素质,要用现代农业经营理念武装干部,学会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组织引导和服务“三农”,增强干部指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第三以点带面,做好发展现代农业的引导工作。
(2)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第一,我们要利用我镇农业优势,利用好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对发展农业的各项资金支持;其次,镇财政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随着我镇二、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的发展形势看好,镇财政收入将不断增加,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一般性预算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形成现代农业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第三要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和二、三产业企业业主等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建设;第四加快农村信贷体制改革,更新经营理念,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整合农村信贷资源,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
(3)逐步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在具备条件的地方,鼓励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空间,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现代化水平。
(4)加快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业的专业化、市场化,既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农业的专业化、市场化,离不开农民的组织化;二是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和优势龙头企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扶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合作机制,形成产加销紧密联系的农业产业链。
(5)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一是把握国家对农民工培训的政策,制度人才培养计划,使农村人才得到定期培训,知识的更新,提高水平,培训对象重点是乡村干部和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民;二是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资金支持力度,保障培训工作正常开展;三是优化环境,热情服务,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一方面重视人才,让现有人才挖掘潜力,充分发挥作用,制定合理政策,鼓励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另一方面要用优厚的待遇、宽松的环境引进人才,使这些人才积极为磨溪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