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萍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文章通过以省内区域为研究单元进行小范围研究,结合全省和省内区域粮食生产变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了解省内粮食产量区域差异,探讨省内地域间粮食差异程度,以及这种差异的空间格局分析,分析全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江西省各市粮食产量和和人口统计数据,引入变异系数(CV)、地理联系率(L)和区位熵(Q)三个指标模型,深入研究江西省各市域间粮食产量的时空区域变化特征。三个指标模型如下:
(3)区位熵(Q)=gipi,利用该指标用于分析粮食产量的区域分化和集中情况。
其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丘陵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2%,另外平原、水面和岗地占22%。整个境内由东南西三面的群山环绕,内侧丘陵广阔,中北部平原坦荡。全省共有11个市(分别是南昌市、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新余市、鹰潭市、赣州市、吉安市、宜春市、抚州市、上饶市)组成。
根据《江西统计年鉴》统计数据表明,江西省各市农业粮食生产存在较大的差异,景德镇、萍乡市、新余市和鹰潭市四个市在2003~2012年间每年粮食产量都保持相对的稳定,增长幅度较小,且年产量相对于其他7个市年粮食产量来说产量较少,年粮食产量平均不到50万吨。宜春市和吉安市粮食产量相对其余各市而言年产量最大,特别是在2011~2012年年粮食产量得到大幅的增长。2012年,宜春市和吉安市粮食产量分别达到378.32万吨和373.55万吨,赣州市、抚州市和上饶市粮食产量相差不大,都在270万~300万吨之间。南昌市和九江市粮食产量分别为229.21万吨和153.48万吨。粮食产量最多的宜春市与粮食产量最少的萍乡市之间的粮食产量相差323.98万吨,由此可见江西省各市间粮食产量的差异较大。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江西省各市粮食产量的区域变化特征,引入变异系数、地理联系率和区位熵三个指标模型,结合江西省11个市2003年、2006年、2009年和2012年粮食产量和人口统计数据。根据运算结果表明,2003年和2006年,江西省11个市粮食产量的变异系数均为0.6285,2009年上升到0.6339,到了2012年变异系数进一步上升,比2009年增加了0.0047。总体呈波动增长的趋势,由此说明江西省内各地市间粮食生产离散程度增加,区域差异增大;江西省地理联系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2003年和2006年的地理联系率均为99.6858,到了2009年地理联系率下降到99.6831,2012年进一步下降到99.6807。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江西省粮食生产与人口分布的地理差异逐步缩小,粮食生产地域分异逐渐减弱;吉安市2003年的区位熵为1.4401,2006年下降到0.9382,而2009年又上升到1.4422,比 2009年增加了 0.504,2012年进一步上升到1.6627,吉安市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此外宜春和抚州的区位熵也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而其他8个市的区位熵都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说明整个江西省的粮食产量大部分主要来自吉安、宜春和抚州这几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粮食生产布局向这几个市集中。
(1)主要结论。江西省各市粮食产量差异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市的经济发展程度、人均耕地面积和地理气候环境因素导致的。宜春市、吉安市和抚州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主要依靠农业获得收入,水土资源相对丰富,农业自然地理条件相对优越,人均耕地面积也相对较大,给这些的农业发展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粮食产量也相对较大。南昌市、萍乡市、九江市和赣州市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小,地理气候偏热、偏干旱,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相对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些地区主要以经济发展为主,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因此粮食生产相对较少。
(2)启示。粮食安全问题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长期问题,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占据重要的作用。为保证粮食供求安全,国家应转变政府职能,制定适当的国家粮食安全专项规划,明确粮食安全目标和原则,以及粮食安全措施。加强土地整治,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完善耕地基础设备,对农田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应兼顾农业的发展,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农民种粮,如今大部分省市都有相应的免税和粮食补贴政策,这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对于自然灾害较频繁的地区,应积极鼓励农民加强增强灾害风险意识,加强灾害的预测预报,提高避灾能力和农业防灾抗灾水平,大力进行防洪建设,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合理控制农业化肥施用量,加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大力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粮食生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