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九院神经内科崔国红、和青两位博士分别在神经变性疾病研究老年性痴呆和帕金森病(均属于神经退变性疾病)中获得新进展,目前研究结果已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渐进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病,以进行性记忆障碍、全面智能减退、个性改变以及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已是老年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杀手。现代医学对AD 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目前,临床治疗药物多是针对AD 某一病理环节进行干预,只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症状,延缓痴呆的发展,却无法弥补神经元细胞的死亡和丢失,临床疗效十分有限。神经干细胞(NSCs)定向分化可代替损伤和丢失的神经元,从而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方法。崔国红在大鼠模型中的试验发现,NSCs 移植可以分化为神经元,并使AD 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得到一定的改善。最近研究显示,生物材料能够为移植干细胞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微环境,有利于移植干细胞的存活和分化。崔国红设计和合成了一种自聚肽,该自聚肽在体外和体内均可促进NSCs 的存活和分化,对于提高干细胞移植治疗AD 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帕金森病是另一种常见的老年退变性神经系统疾病。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PD)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异常聚集体是PD 特征性病理标志路易小体的主要成分。和青应用腺病毒载体AAV1/2 携带A53T 点突变α-突触核蛋白立体定向注射至大鼠黒质成功制备大鼠PD 模型,这些大鼠表现出运动减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纹状体多巴胺等递质的释放减少以及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聚集。该模型为研究α-突触核蛋白介导的PD 病理机制及干预手段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工具。利用此模型和青进一步研究了海藻糖对PD 的神经保护作用。
海藻糖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天然糖类,自身性质非常稳定,本身价格低廉,可直接食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各个方面。和青的研究结果表明,海藻糖可通过增强脑内的自噬促进大鼠黑质α-突触核蛋白的降解而缓解PD大鼠的帕金森症状。体外研究同时发现,海藻糖可以抑制LPS 激活的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从而抑制炎症引起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海藻糖的促自噬、抗炎的特性将为PD 的防治提供全新的思路及实验依据。
(朱佳玲)
本刊讯前不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成功为一位动脉瘤的尿毒症患者实施了介入血管外科国内首例同期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再造透析通路手术。
患者胡先生患尿毒症,做血液透析7 年,近期左臂突然出现了一跳一跳的疼痛,且越肿越粗。当地医生通过动脉CTA、造影检查措施发现,患者是左上肢假性动脉瘤,瘤体占据了整个左前臂。这个瘤就像一个炸弹,如果不尽快手术,一旦破裂就会导致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即使不出血,肿块继续发展也会压迫手臂的血管、神经,导致瘫痪。此外,透析用的动静脉瘘通过静脉直接通到肺上,如果形成的血栓脱落会形成肺栓塞,直接有致死风险。尽快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选择。但此手术有两大难点:一是如何切除动脉瘤,二是病变的动脉瘤破坏了左臂的所有静脉,无法通过自体静脉建立透析通路,如果使用右手做动静脉瘘手术,患者右手稍一用力就很容易再次形成动脉瘤及破裂出血,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而且,切除了动静脉瘘如何进行透析也是一个难题。
北大医院联合介入血管外科、肾脏内科、血液净化中心、麻醉科等多科会诊。专家经讨论,最终拟定手术方案,决定一期手术同时处理动脉瘤切除、利用人工血管重建透析通路、植入临时透析管,从而消除等待二次手术期间潜在的动脉瘤破裂的风险。5 月18 日,主刀医生首先将人工血管精细地吻合到上臂自体的肱动脉和头静脉,成功建立人工血管透析通路。接下来处理危险的动脉瘤。患者动脉瘤周围组织炎症水肿,粘连严重,轻微的分离就会造成创面广泛弥漫的渗血。主刀医生果断决定阻断肱动脉,直视下切除动脉瘤。缺血时间过长会造成手缺血、坏死,这意味着手术必须分秒必争,尽量缩短阻断缺血时间。
手术历时3 个余小时,顺利将患者左臂上的“炸弹”拆除。术中出血很少,患者无需输血。手术后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安全返回病房,经过精心看护,患者病情得到显著缓解,没有任何并发症。检索现有文献发现,通过同期手术完成动脉瘤切除、利用人工血管重建透析通路、植入临时透析管,消除等待二次手术期间潜在的动脉瘤破裂的风险,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