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先芸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农机管理站 ,云南 威信657900)
(1)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截止2014年12月,威信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4053.07kW,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51台,小型拖拉机120台,微耕机1952台,农产品加工动力机械19682台。畜牧业饲草料加工机械22332台,农用运输车251台,排灌动力机械593台,水稻插秧机2台,自走式履带谷物联合收割机(全喂式)1台。农用挖渠机19台,动力喷雾机356台,装载机25台,微灌设备17台。(以上数据仅为2014年末农机统计数和购机补贴系统统计数)。
(2)维修网点建设情况。为了进一步了解威信县农机维修网点各方面情况,今年全县10个乡镇的农机管理员分别对所在乡镇的农机维修网点进行了调查。目前,威信县三级维修网点有179个,主要分布于全县各乡镇驻地,维修网点规模较小,设备简陋,陈旧、老化,大部分维修点没有专用维修设备、专用工具、专业化仪器表及相应的检测、试验场地,维修网点体系基本上是由个体户承担,很难找到一家有一定维修规模的网点,全县农业机械维修网点与农业机械化发展极不平衡。
(3)维修网点人员情况。通过调查,每个网点的从业人员一般仅有2~3人,少则一人,其大部分是家庭中的大小成员组成,从业数为500人左右。全县维修网点500人中,只有24个是到工商部门办理了营业执照,但执照的经营范围也不是纯粹的农机维修,而是其中附带的一个项目。这些网点的维修人员都没有职业技能签定书,大多是以师带徒模式自学成才,都在无资质证明的情况下进行维修作业。
(1)农机维修网点在布局方面存在分布不均匀现象。农机维修服务网点服务范围小,就全县来看,其中就有85%左右的网点分布在县城和乡镇一带,在村一级的比重就很少,而且只在一些交通便利的村庄,偏远一点的村庄则是一片空白。拥有大量小型机具的农户居住地都是在村一级,机具不能运转了,还要想办法把机具弄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修理,无形中增加了很多费用,有的农户甚至怕麻烦,机具多修两次,来回折腾,就干脆不修理了,由于维修网点的分布不均匀,维修服务还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造成偏远村农民购机容易,维修难的局面,维修网点服务范围的狭窄,造成农业机械维修不及时、不方便、维修成本过高等不利因素,其结果是维修网点服务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意中影响了生产。
(2)农机维修网点规模偏小且设备简陋。威信县农机维修网点规模较小,多数维修网点是家庭式作坊,网点维修场地偏小,维修工作仅在一个二三十平方米的门面里操作,空间不够用,连人行道也派上了用场;集镇一点的维修点从业人员一般仅有2~3个人,村级网点的从业人员就仅有一个。维修工作辛苦,收入偏低,维修网点效益差;配件少,设备比较简陋,大部分是些电焊机,切割机及一些补胎、充气等设备。因为维修设施差,修理工具不全,无专用的检测和维修设备,农机维修人员通常是凭眼观耳听和经验来判断故障,从而使得故障排除和修理质量检测缺少技术手段,难以满足当前新型农业机械化推广发展的需要和农机维修技术升级发展的需要。
(3)农机维修网点人员专业素质低。许多网点无证经营,许多维修人员无证上岗,真可谓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因为这些维修人员文化水平低,又没有优惠的财政政策支持和过多的资金投入,专业知识和修理技能更新慢,农机具的维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维修人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机发展的需求,根本解决不了高新农机具的修理业务,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的使用,影响着威信县农机化的整体发展。
(4)依法监管不到位,对农机网点建设重视不够。数年来,威信县农机管理部门对维修网点的管理来说,从上到下,没有任何上级部门牵头出面监管农机维修工作,农机站每年也只能是完成一般性的行业统计工作。农机站虽然在农业机械维修管理方面也有一定的执法权利,但由于诸多原因,许多农业机械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没能得到充分运用。执法力度小,维修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导致许多网点无证经营,维修人员无职能签定证书,维修市场秩序混乱。又因多数农机维修网点设在农村,分散严重,管理难度大,农机部门和工商、技术监督部门要跑遍每个乡镇、每个农机维修网点,就要花费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俗话说得好:“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经费或是经费不足,维修管理工作就会举步维艰,无法正常开展。从而部分质量较差的维修配件也逐渐流入维修市场,影响了农机维修质量和机械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侵犯了农民的合法权益。目前,威信县农机站由于缺少工作经费和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无法对维修网点的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和机械维修培训,所以就影响了维修工作的开展,维修方面的监管工作基本上未展开。
(3)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农机维修网点的布局上,①要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就近服务农户,达到农机维修“就地就近,少花钱,时间短,质量好”的要求,农机维修点服务辐射范围方圆最好在4km范围内。其次,还要创新农机维修服务机制,合理布局区域性高新农机具维修服务中心,逐步改善维修服务基础和技术条件,优化农机维修网点布局,着力解决农民农机维修难的问题,不断提升农机服务功能。②经济效益原则。每建一个农机维修网点,都应根据农业机械分布情况及农业机械的使用年限,进行维修成本估算和盈亏分析,应保证维修点有一定的经济效益。③要研究农机维修发展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扶持政策是推动农机维修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④按着重点建设县乡(镇)级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逐步健全各乡(镇)村级农机维修中心服务站,大力扶持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工作思路。以推进农机维修服务网点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为目标,使威信县农机维修服务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2)扩大规模,更新设备。农机部门应逐级向上争取,尽快将农机维修设备列入国家农机补贴范围,大力扶持一些重点维修网点,提高维修质量,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和维修网点的升级改造。要重点对拖拉机、农用挖据机械、微耕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中型维修设备等购置给予一定补贴,并争取本地方财政支持,对维修网点的维修场地和维修环境进行改善,让维修网点都有相应的维修工具和基本维修设施,如专用设备、专用工具、专用仪器和仪表等。在全县建设一批具有先进维修设备的村级农机维修网点。协调农机销售部门,将机具生产厂家的“三包”服务下放到乡村农机维修网点,尽量满足全县的农业机械维修服务。
(3)加强培训,提高技能。威信县农机部门要做好农机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机维修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先进的新式农机具维修培训为重点,分类、分批对农机维修从业人员进行维修技能培训,在农机维修人员技术培训上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相结合,积极争取国家部分培训经费,弥补农机管理部门经费不足的问题,减轻学员的经济负担。根据威信县农村的实际情况,在重要农时前,加强对农机维修人员的技能培训,采取现场讲解、集中培训、上门指导、重点扶持等多种方式,引导做一些日常保养和简单的维修;并定期进行农机维修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切实地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宣传农机维修法律法规知识,进而提高农机维修的质量。通过一定的技能培训,到达一定的效果后,由农机部门核发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并协同有关部门督促他们去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真正做到维修技术过关,依法经营。
(4)政府重视,强化监督力度。各级政府和农机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村级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在农机化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关心。农机主管部门应将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和管理作为农机化重点工作去抓,设立专门机构,安排专人管理,与购机补贴工作一样,把农业机械维修网点建设列入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要确保威信县农机维修方式有效、有序运作和农机生产安全作业,农机部门还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协调有关部门,合理配备各乡镇农机技术力量,加强对农机维修市场的监督力度,加强对网点证照的管理力度,定期对农业机械维修网点进行整顿,坚持取缔无技术人员、无专业维修设备和无规模场地的维修点,实行农业机械零配件抽检经常化、制度化及规范化,并采取常年抓、季季查等措施,严防假冒伪劣农业机械配件流向社会。如有违者并责其停业整顿。及时向维修经营者提供新的修理技术信息和业务规范。建立完善农机维修投诉监督机制,及时处理维修质量投诉,及时处理维修服务纠纷,切实维护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机维修服务,他们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大力推进村级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合理安排布局,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才能确保威信县农业机械具备良好发展的状态,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服务。当前,我们要依靠国家惠农购机补贴政策,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习,提升农机化管理水平,以习总书记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为前提,农机人做农机事,渗透“服务”观念,加强全局观念,服务于行业,服务于网点,服务于农民,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才能购农机放心,用农机舒心,只有把农业机械维修网点建设好,才能促进威信县农业机械化更快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