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总目录
[中国智库]
走向服务业大国的转型与改革
——2020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
迟福林 2015.1 P1
构建法治中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
李建勇 2015.1 P19
中俄能源合作博弈及其地缘政治经济影响
张恒龙 秦鹏亮 2015.1 P32
“社团”与“法人”的双重建构
——当代中国宗教政策与管理制度改革路线图
李向平 2015.2 P1
从“宗教自由”到“宗教接触”:奥巴马政府国际宗教
自由政策的新转向
张凤梅 郭长刚 2015.2 P25
深化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政府改革
——“十三五”: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
方栓喜 2015.3 P1
环境与发展:理想主义抑或现实主义?
——以法国《推动绿色增长之能源转型法令》为例
彭 峰 闫立东 2015.3 P16
网络媒体时代民主政治的“陷阱”
——民主技术掩盖下政治逻辑的异化
张文君 2015.3 P30
从规模城镇化走向人口城镇化
——2020:城镇化转型升级大趋势
夏 锋 2015.4 P1
中国新常态与智慧城市战略问题
刘士林 2015.4 P19
互联网金融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要素分析
谢尔曼 黄 旭 周 杨 2015.4 P27
移动互联网时代与商业创新
——理论思考与框架设定
魏农建 冯叔君 陶 伟 2015.5 P1
犯罪防控战略与策略之辨明
——论犯罪空间防控的兴起及发展
岳 平 2015.6 P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分析:
以上海市为例
陈冬梅 袁艺豪 2015.6 P13
[影视理论研究]
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历史、现状
及问题
丁亚平 储双月 2015.1 P45
环顾影像:德勒兹影像分类理论释读
聂欣如 2015.1 P77
虚构类影片、非虚构类影片与假定性论断的电影:
对概念的分析
诺埃尔·卡罗尔 2015.2 P35新时期城市化与城市电影的身份认同
林春城 王晓明 2015.2 P56
物欲时代心灵的抚慰
——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叙事策略与价值观研究
路春艳 王占利 2015.2 P66
“电影作者论”新论
蓝 凡 2015.3 P42
当下喜剧电影创作的类型化与寓言性
陈旭光 李雨谏 2015.3 P51
中国电影审查机制对新生代导演作品类型化的影响
程 波 张乐山 2015.3 P63
北美市场与当下中国电影的文化折扣分析
陈林侠 2015.4 P37
类型电影与作者的共生
——以好莱坞印度裔导演奈特·沙马兰为例
陈 吉 2015.4 P50
上海法租界电影审查制度述论(1910—1943)
郑 潇 2015.4 P63
新中国少数民族影像书写:历史与政治
——兼对“重写中国电影史”的回应
吕新雨 2015.5 P13
论20世纪80年代“影戏”理论的建构与悖反
齐 伟 2015.5 P52
互联网“新业态”下中国电影产业文化滑坡的反思
黄式宪 2015.6 P23
“大脑即银幕”:从神经科学到神经-影像
孙绍谊 2015.6 P40
[文学研究·中国诗歌叙事传统]
情境诗学:理解近世诗歌的另一种路径
张 剑 2015.1 P92论古典诗学中的“事境说”
周剑之 2015.1 P103叙事视野下的义山七绝
李 翰 2015.1 P114
20世纪海内外唐五代文学研究成果量变化的
统计分析
王兆鹏 2015.3 P70
狄更斯研究在中国(1904—2014)
张和龙 2015.3 P82
春秋诗歌“叙述者”介入叙事的多元形态
——以两周之际“二王并立”时期诗作为中心
邵炳军 2015.4 P73
诗境的开创与抵达
王明辉 2015.4 P83
论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
乔国强 2015.6 P52
作为“社会梦想”的乌托邦文学
——以美国乌托邦文学为例
曾桂娥 2015.6 P62
《论语》“未足与议也”解诂
刘 奕 2015.6 P73
[管理学·经济学研究]
“再工业化”背景下欧盟现代服务业创新及发展我国
高端服务业研究
湛 军 2015.1 P126
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管理策略与避税行为
吕 伟 张 纯 周乐燕 2015.5 P97
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我国老年经济发展研究
姚 平 林左鸣 2015.5 P108
不同高技术产业创新路径绩效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广义矩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估计
俞立平 2015.6 P83
中国海员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彭 宇 高德毅 肖英杰
黄常海 杨伟华 2015.6 P93
[哲学·美学研究]
科学探究与人文阐释:精神分析的二元性
季广茂 2015.2 P75
语言分析美学何为?
——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对美学的启示
王 峰 2015.2 P84
席勒美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高迎刚 2015.2 P96
康德美学的当代回响
——齐泽克论崇高美
韩振江 2015.2 P103
马克思“劳动实践生存论”及其导向的理论趋势
──以马克思对“剩余价值学说”的发展为证
胡 建 何云峰 2015.6 P130
[政治学研究]
转型社会利益与价值关系新思维
沈瑞英 2015.2 P112
利益、认同与制度: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的
生长研究
邱梦华 2015.3 P97
建国初期私权利的历史变化与现实启示
段 凡 2015.3 P107
[历史学]
靖康之难的成因是什么?
──从南渡时人的认识说起
冯志弘 2015.4 P94
两晋南朝太子洗马之“清选”与东宫秘书机构
之发育
刘雅君 2015.4 P106
论国民党与上海大学的关系
刘长林 刘 强 2015.4 P117
[翻译研究]
多元系统理论的整合与翻译文学史研究的拓展
査明建 2015.2 P126
[艺术学研究]
抗战时期的漫画传播
周成璐 2015.5 P117
[语言学研究]
认知构式语法:主要思想和基本原理
冯 奇 吴海波 2015.4 P133
三类写作任务条件下外国CFL学习者作文语言特征
张新玲 朱 琳 李佳徽 2015.5 P129
[传播学研究]
第四种力量的崛起:网民舆论监督助推新媒体广告
行业自律
査灿长 孟 茹 2015.3 P118
有声的中国: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变迁及发展探要
姚朝华 谷 超 2015.3 P129
基于大数据的移动互联网RTB广告精准投放模式
及其营销策略探析
许正林 杨 瑶 2015.6 P104
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微电影广告探析
尤红斌 张 杨 2015.6 P118
[文艺理论研究]
上古仪式中心从宗庙到宫殿的演进
张 法 2015.5 P64
苏式美学话语的膨胀及美学研究的偏狭
——“十七年”时期美学学科建设研究之一
范玉刚 2015.5 P73
美学的“家族相似”与回归
——沃尔夫冈·韦尔施的超越美学论兼与
王建疆先生商榷
陶国山 2015.5 P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