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亮
清初博学鸿儒群体的心态流变
——以李因笃为中心
代 亮
清初博学鸿儒群体中不乏具有遗民情结者,其心态虽因入京参加考试而发生转变,但并非简单地以“今我”完全代替“故我”,而是呈现出新旧交融并存的特征。其中,李因笃尤具代表性。康熙十七年入京之前,他受外祖家诸长辈的影响,安于穷贱,坚决不仕,行迹与遗民相近。入京后,一方面,由于遗民情结的浓厚,他流露出强烈的思归心理,并积极想法离京;另一方面,由于亲身感受到清廷的眷顾,他对新朝的态度有明显松动,对康熙帝的德业与事功不乏称颂。但他始终坚持不仕,晚年对应征之举亦不无愧疚。二者交织混杂,显现出其后期心态的复杂多元。这一特征,为诸多深具遗民情怀的博学鸿儒所共有,也反映出清廷统治政策调整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和限度。
李因笃;博学鸿儒群体;遗民情结;心态流变
康熙十八年(1679)博学鸿儒科考试所录取的五十名特科进士,遭际有异,对清朝的认知并不一致,如李因笃、朱彝尊、毛奇龄、潘耒、严绳孙等人,或一度投身抗清斗争,或具有一定的遗民情结。关于这些人的心态,论者多认为他们在入京参加考试尤其是授官之后,群体性地转向归附新朝,效忠清帝,却忽略了其心态的复杂与多元。本文拟对上述诸人的心态流变加以探析,以说明清廷统治政策调整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和限度,具体论述则以李因笃为中心。
李因笃,字子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其一生行迹,以康熙十八年博学鸿儒试后的离京之举最为引人注目。康熙十七年(1678),李因笃被迫参加博学鸿儒科考试。自入京之日起,他就以母亲老病、需要照料为由,屡屡向在朝官员陈述苦衷。被授予翰林院检讨后,他备受时人艳羡,所谓“布衣奏赋,立致清华”①[清]方象瑛:《霞举堂集序》,《健松斋续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1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401页。。但他对这份不世之荣无动于衷,伏阙陈情,请求返乡,最终得遂所愿,直到离世再未出山。关于其始末,史家有论曰:“虽以母志力辞新朝官守,得以放还,然名节终亦不免有亏”②谢正光:《清初诗文与士人交游考》,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89页。。但换一个角度来看,与其纠缠于李氏的名节是否有亏,不如回到具体的时空场景,还原人物心态流变的过程及原因,或许可以更加深入地体味“当事人”乃至博学鸿儒群体心理世界的复杂。
关于李氏的心态演变,已有论者作了启人心智的探讨③李瑄认为,李因笃的心态经历了怀念故国到由衷认可新朝的转变(李瑄:《明遗民群体心态与文学思想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第414416页)。高春艳指出,李因笃早年持守志节,至晚年则认同并肯定清朝统治(高春艳:《李因笃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767页)。。不过,个体的心理世界往往错综复杂,前后或有彰明较著的变异,却很少是简单地以“今我”完全代替“故我”,而是呈现出新旧交融并存的特征。关于李因笃在博学鸿儒群体心灵史中的典型意义以及以他为代表的博学鸿儒群体心态的嬗变问题,仍需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
在康熙十七年被征召入京以前,李因笃受外亲家诸长辈家传遗教的影响,不仕新朝,安于穷贱,具有浓厚的故国情结,与遗民行藏不无接近。其高卓的品节也受到遗民群体的称赏,并被引为同道中人。
李因笃的幼年和少年时代在外亲家度过,对受外亲家诸长辈的立身行事所熏陶,为自己的人生路向选择奠定了基石。崇祯七年(1634),李因笃之父李映林病卒,继之关中大乱,农民起义军攻至富平,其祖母杨氏与若干族人“登楼,并焚死。李氏之门合良贱死者八十有一人”,李因笃与母亲“走之外家以免”①[清]顾炎武:《富平李君墓志铭》,《顾亭林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19页。。在家庭破败之后,李因笃为外祖父田时需所抚育,并随其读书受学。因外祖父的悉心培养和自己的刻苦努力,李因笃幼时就已表现出卓越写作才能。又因博学多识而崭露头角,受到地方名流的称赏:“追随侍御宅,习礼叨宾筵。谓我尤强记,藏书腹已穿。诸宾半疑信,即席分彩笺。哦毕贾董策,续宾咏甫田。宾惊起举爵,剩酒沾喉咽”②[清]李因笃:《旅夜追思外祖高士田公渍泪成八百字》,《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469470页。。11岁时他参加县试,并被拔置第一。但就在他个人声名鹊起之际,明室大厦已近倾覆。他的外伯祖田时震和外祖田时需兄弟对明廷忠心耿耿,前者“授以伪职,不屈死”③[清]吴怀清:《关中三李年谱》,《丛书集成续编·集部》第127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第493页。,后者“内明外刚,临难不夺,遭闯乱,力拒伪命,弃诸生”④[清]吴怀清:《关中三李年谱》,《丛书集成续编·集部》第127册,第493页。。田氏昆仲的忠孝节义之举,无疑为后辈树立了标杆。此时的李因笃,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长辈的言行举动有深切感知,受其影响自是顺理成章。另外,田时需在明室覆亡、外族入关后,不以功名利禄为意,隐居田园,坚决不仕,并且教导外孙安于困顿的生活、以修德进业为急务。李因笃不负田氏所望,安于穷困,沉浸于经史之学的研讨,以诗与古文的创作为乐事。他感喟道:“谁与寄斯信,达之于九渊。得翁舒积抱,欢笑比当年。”⑤[清]李因笃:《旅夜追思外祖高士田公渍泪成八百字》,《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470页。不难窥见他对田氏教诲持守的坚定以及二者人生价值观的一脉相承。另外,李因笃“自早年受知于母姨夫焦公二虞先生,谬以有道期之”,而焦氏在易代后隐居不出,躬耕田亩,坚决不与显贵交接:“考槃高节晚逾贞,迟暮力田亦薄获。显者到门每辞谢,狂夫执手情开辟”。康熙十六年(1677),李因笃探望焦氏,两人深谈不倦。上引李氏诗中又有曰:“始知所亲即所宗,相见今夕为何夕”。⑥[清]李因笃:《酬母姨夫焦二虞先生》,《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641642页。奉姨夫焦氏为“所宗”,可见其人生价值观也受到后者的熏陶。
李因笃11岁为庠生,13岁时成为廪生,同年明朝灭亡。他的祖上既非明朝官员,本人也没有获得正式功名,“诸生于君恩尚轻,无必不应试之理。使事势可已则已之,不然或父兄之命、身家之累,则亦不妨委蛇其间”⑦[清]陆世仪:《答徐次桓论应试书》,《论学酬答》卷三,小石山房丛书本。。但在被迫应征之前,李因笃从未主动选择这条道路。他“年三十,弃诸生”⑧[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51页。,断绝了出仕的念头,也表明了对清廷的疏离。这一心态在诗作中时有流露。《土壕有坊题云苏季子故居》云:“七国雄长在,苏君自绝伦。野荒函谷雨,山护土壕春。帚篲移前路,轮蹄满后尘。宁知东蹈日,别有拒秦人。”⑨[清]李因笃:《土壕有坊题云苏季子故居》,《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577页。以苏秦的“拒秦”之举自勉,拒斥新朝之意溢于言外。非独诗歌创作如此,即便在诗学批评中,李因笃也念念不忘发挥此义,将遗民情怀暗寓其中。朱彝尊《王崇安诗序》曾记李氏评论秦地诗风之语:“吾秦,周之旧也。《小雅》之材七十四,《大雅》之才三十一,非产于周者乎?降而《秦风》,于《车邻》侈车马侍御之好,于《驷驖》有田狩园囿之乐,于《小戎》、《无衣》美甲兵矛戟之备。若似乎成周之遗俗,一变而为无道之秦。不知《蒹葭》‘白露’之三章,其云‘水一方’者,盖言洛也。‘所谓伊人’,则东迁之主也。‘溯洄’、‘溯游’,缠绵悱恻,本情深故主之思,此延州来季子叹其为夏声焉。”①[清]朱彝尊:《王崇安诗序》,《曝书亭集》,《曝书亭全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第450页。李因笃对《秦风》中的《小戎》等篇章好感无多,而对《蒹葭》则情有独钟,视为“夏声”。盖前者不过称颂形容,而后者则有“情深故主之思”,与其心理世界暗合。他称颂那些心系前朝的友人,如《扶风行赠王九青太史》曰:“浪游南北不称意,霜雪忽盈颠毛脱。西抱遗经归汉宫,面颜憔悴志莫夺。有时独步二京道,怀古狂吟天地豁。”②[清]李因笃:《扶风行赠王九青太史》,《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632页。赞誉对方尽管年事已高,生活穷苦,仍然不忘前朝,在“怀古狂吟”中自得其乐。这何尝又不是他本人的写照呢?正是出于强烈的遗民情结,他以伯夷、颜渊一类人物作为典范:“夷渊称至德,陋巷饿岩幽。养晦道所贵,期君追前修”③[清]李因笃:《赠刘大六茹》,《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472页。。虽是对友人的期待,实是夫子自道。他向往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曰:“君看五柳公,自寓桃源记。幸托素心侣,何辞终夕醉。”④[清]李因笃:《洁之伯贞来兴善寺》,《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472页。钦慕物外之乐,在与若干“素心”同道的唱酬往来中自得其趣,将功名之想抛掷脑后。关于这一点,他的贰臣友人曹溶曾有评说:“怀中一掬遗民泪,物外千年处士庐”⑤[清]曹溶:《寄李天生二首》其一,《静惕堂诗集》,《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丛书·集部》第198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303页。,可谓洞中窾要。也正因此,他与若干遗民不乏同道之感,并被后者引为莫逆。
李因笃与新朝官员和遗民均有往来,而若论彼此心曲之相通,与他“尤以古道相砥砺”⑥[清]王弘撰:《山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64页。的遗民群体无疑才是知己。其遗民友人,除了陕西当地的李颙、王弘撰外,还有顾炎武、傅山、屈大均等。他们谈道论学,频频唱酬。其出色的文学才能和卓特的道德品节,均为友人击节称赏。李颙曾向友人直言李因笃“风雅独步,气谊过人”⑦[清]李颙:《答许学宪》,《二曲集》,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77页。。“气谊”云云,大概正是有见于后者的遗民品格。王弘撰对李因笃入清后的放弃诸生资格之举啧啧称叹,有“察其行谊,岂今人中所易得者”⑧[清]王弘撰:《山志》,第64页。之评。顾炎武对李因笃也屡有称誉。在时人眼中,顾炎武“论交甚严,有议其太峻者”⑨[清]陈僖:《寄顾宁人先生书》,《燕山草堂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捌辑第二十七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417页。,但他对李氏则不吝赞词,唱酬之作不一而足,赏叹之意时时见于笔触。康熙十六年,顾炎武再至陕西,所作《过李子德》诗云:“相看仍慰藉,均不负平生”⑩[清]顾炎武:《过李子德》,《顾亭林诗文集》,第407页。。“不负平生”,当指彼此遗民立场的坚如磐石。从上述评论可以看出,李因笃通过自身言行,已然在士林中稳固树立起遗民形象,其心态与一般遗民亦无二致。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康熙十七年的被迫应召,他的后半生大概会波澜不惊,一如既往地与友人唱酬赠答,谈艺论学,游览山川风物,也将以“遗民”和“处士”的身份而终老。然而,随着时局的变化和清廷统治政策的调整,严峻的人生抉择摆在了年近半百的李因笃面前。
二
李因笃被迫入京后,本于浓厚的遗民情怀,又面临舆论及友朋的强大压力,频频以母亲老病、需要照料为由,请求在朝官员建言朝廷以遂归乡心愿,反映出他对清廷的抵拒心态。不过,在居京期间一直到出京返乡后,李因笃对康熙帝屡有赞颂,已然承认了清朝的正统地位。与此同时,他对前朝的眷恋之情仍不绝如缕,对自己的行藏出处也时有内疚,又流露出鲜明的遗民底色。两者交融混杂,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征。
康熙十七年,清廷下诏征召博学鸿儒。此次征召的范围极为广泛,举凡旧朝遗民、新朝官员以及崚嶒失意的文人等,无不在网罗之列。其实,早在这次下诏之前,李因笃就已为地方主政官员所注意,“军机密议,待决于公者,邮使相闻,络绎不绝”。尽管他后来避居凤翔和延安等地,但仍然为官员的政务咨询所困扰,不遑宁日,致有“名之累人有如此”①[清]吴怀清:《关中三李年谱》,《丛书集成续编·集部》第127册,第552页。的感慨。其友人甚至要向当政者推荐李因笃,经其力辞得免。拒绝地方官府的征聘,难度相对较小,但面对带有强制性的朝廷征召,辞免实属不易。诏书下达之后,李因笃受内阁学士项景襄、李天馥及大理寺少卿张云翼等人联袂举荐。起初他以母亲老病求辞,但并未得到康熙允准。面临着朝廷的巨大压力,兼之母亲田氏“勉令治装”②[清]吴怀清:《关中三李年谱》,《丛书集成续编·集部》第127册,第552页。,他与傅山、王弘撰等人在催促之下,百般无奈地踏上征途。
李因笃的若干友人面对清廷的征举,或坚守立场,不为屈服;或采取柔性抗争的策略,消极应试。前者如顾炎武和李颙都不惜以死抗争,后者如傅山与王弘撰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到京之后或“卧病不起,吏部验实具题,未与试”,或“不出僧寮,不与燕会,不投赠诗文。间有著作,皆寓归兴,即有贵官访者,亦不报谒,命儿子称谢而已”③[清]陈僖:《送王山史归华阴序》,《燕山草堂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捌辑第二十七册,第434435页。,最终在考试后不久就得以回籍。他们坚贞不屈的气节广为士林称赏,为一时物望所归。相反,“诸号为名士,高蹈丘园者,率宛言卑词,望走豪贵之门,伺阍人喜怒以为欣戚”④[清]王士禛:《诰封奉直大夫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慕庐叶公墓志铭》,《王士禛全集》,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1860页。,则为人齿冷,备受讥刺。其反面警示意义不言而喻。“行百里者半九十。”可以想象,已近知天命之年的李因笃,若在此时出仕,难免授时贤和后人以把柄,招致舆论的嘲笑与非议,背负异常沉重的道德压力。其实,李因笃的入京之举,已经招致了友人的不解和责备。此前,顾炎武对李氏期待极高,并以他为典范劝诫弟子潘耒的应征:“天生(李因笃)之学,乃是绝尘而奔,吾且瞠乎其后,不意晚季乃有斯人!今虽登名荐剡,料其不出山,更未可知耳”⑤[清]顾炎武:《与潘次耕札》,《顾炎武诗文集》,第167页。。所谓“学”,恐怕不仅指学术造诣,还关涉立身行事。不过,李因笃毕竟没有顾氏那般坚毅果敢。他甚至还力劝李颙应征,“至訹之以利害”,盖为其身家着想。但此举招致顾炎武的不满,顾氏认为其“必援之(李颙)使同乎已,非改其晚节,则必夭其天年矣”⑥[清]顾炎武:《答李子德》,《顾炎武诗文集》,第76页。。动以大义,晓以利害。这未必不是对李因笃的旁敲侧击。而远在岭南的屈大均,听说李因笃入京后,毫不掩饰其失望之情。其《赋寄富平李子》曰:“河华高居早有名,鹤书频使羽毛轻。三秦豪杰哀王猛,一代诗歌恨少卿。绝塞虽将黄鹄返,空山无复白云迎。鸳湖朱十嗟同汝,未嫁堂前目已成。”⑦[清]屈大均:《屈大均全集》第二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915页。以辅佐或投靠外族的王猛与李陵比拟李氏和朱彝尊,对二者的未能坚守立场深表痛惜与不满。考查李氏的本心与后来行迹,屈氏所论有失于主观,但来自舆论的指责以及友人的微词与讥讽,于李因笃的心理负担不言而喻。
李因笃的应试并非出于本愿,入京之后,其遗民本色也一如既往。在与新朝官员的唱酬中,他不失时机地表明归隐的想法。《陈情抵京,再寓张廷尉幼南斋中属书屏诗十首》之十云:“努力济时属公等,茂陵终许卧相如。”⑧[清]李因笃:《陈情抵京,再寓张廷尉幼南斋中属书屏诗十首》其十,《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652页。在与应考诸人游赏冯溥的万柳堂时,他有诗曰:“肯赐五株归渭曲,衡门长日带清阴。”⑨[清]李因笃:《益都冯相国万柳堂五首》其四,《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659660页。不愿流连京华冠盖,意欲返归田园。这一心绪在与新朝达官的唱酬中尚显含蓄,而在与遗民同道的交接中则显露无遗。他曾对王弘撰诉说苦恼:“即今长安道,贤达密列仗。底须驱麋鹿,绵蕞议趋抗。偃卧室尝闲,将迎项犹强。”⑩[清]李因笃:《无异先生同客京师,家书至,有举曾孙之庆,喜甚,既而叹曰安有为人作曾祖,尚可干进者。愚述其意,为赋古诗,得略叙山川门阀之雄并及生平梗概,凡六百字,即示门人辅》,《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648649页。欲与奔走逢迎的“贤达”划清界限,诗末两句尤其体现出其铮铮傲骨,以及不为朝廷所羁縻的志向。《答无异先生》云:“暗存乔岳泪,犹把汉臣诗。柳自青阳色,松余白雪姿。冥鸿随所往,不图上林枝。”⑪[清]李因笃:《答无异先生》,《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652页。他以坚贞的松柳自喻,心眷故国,坚守华夷之辨,丝毫不贪恋清廷将会给予的荣华富贵。面对顾炎武等人的误会与不解,其《得宁人先生书感赋却寄》直陈心曲:“幽芳出谷原多事,劲竹同根迥自如”①[清]李因笃:《得宁人先生书感赋却寄》,《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612页。。上句以“幽芳”自比,透露出朝廷强行征召所带来的压力,下句则以“劲竹”自喻,意欲保持高洁的品节,不因外部环境的恶劣而改变,倔强意态即此可见。结合他日后的实际行动来看,李因笃此言决非虚假之词。
入京之后,李因笃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向当道官员频频陈说母亲老病、需要照料之事,期盼对方能建言朝廷批准返乡。朝中重臣如冯溥、叶方蔼、李蔚、杜立德、梁清标、魏象枢等人,为其申说殆遍。李因笃在《赋赠叶学士讱庵》中曰:
当年逢访落,被诏至樵牧。少壮多夸辞,诸公或谬录。虚名玷荐贤,屡檄蒙敦促。扶病哀台司,跽陈许削牍。睿怀自崇广,衔恤空踟蹰。宛转策引迈,粗粮倾储粟。刻归欺老亲,行役浩川陆。……叨恃下交谊,愿抒怀抱曲。圣王体庶物,陟屺为频蹙。喉舌赖良粥,细微原并育。一夫苟失所,如己推沟渎。公肯置飞鵻,籲恩纵野鹿。泰山仰止同,遥庇孤生竹。②[清]李因笃:《赋赠叶学士讱庵》,《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657页。
极陈自己以“夸辞”而得“虚名”,名实不符,言外之意即是难为朝廷效力。更以启程前对老母承诺“刻归”以及思母心切为由,期盼叶方蔼能向皇帝说情,盼望当政者本着儒家的孝道,将自己放归田园,语气近于哀求。在此诗写作前后,他为清廷录取,与朱彝尊、严绳孙、潘耒三人以“布衣入禁林”,被时人称为“古今旷典”③[清]潘耒:《李天生诗集序》,《遂初堂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5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41页。。但李因笃对此名号非但不以为荣,反而想方设法加速离京。他向时任内阁大学士的李蔚诉说衷肠:“势迫违慈母,途歧恋别筵。雪霜身契阔,河海泪潺湲。……乞养要无已,孤恩信有焉。回头双华阻,举目五云连。所恃萦瓜瓞,还劳芘葛绵。恭期致尧舜,锡类许矜全。”④[清]李因笃:《陈情后投上家高阳相国》,《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665页。不愿恋恋官位,恳求对方能成全自己返乡照顾老母的心愿,诗意与上引致叶方蔼诗如出一辙。与此同时,他向理学名臣魏象枢乞求援手:“家贫怕不充,乞米负且戴。况乃滞行役,维萱违树背。悠悠忘啮指,孰与救衰惫。公有人伦责,绝裾亮所诫。愿归窃余光,明发自淑艾。”⑤[清]李因笃:《述怀呈御史大夫魏公环溪先生》,《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653页。叶方蔼和李蔚是否为其向康熙求情,难以确考。征诸李氏本人后来的回忆,魏象枢的确曾助其一臂之力。李氏在归乡后致信魏氏,称其“代为抗疏,高风大义,求诸古人所希”⑥[清]李因笃:《与魏环溪先生》,《续刻受祺堂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82页。,其晚年所作《存殁口号一百一首》第一首中“封题义重压弹冠”句下自注云:“大司寇魏公象枢前以御史大夫,为予密疏龥归”⑦[清]李因笃:《存殁口号一百一首》其一,《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723页。。可见他后来得以获准返乡,与魏氏的襄助密不可分。
李因笃所以急切返乡,除了对母亲的思念与牵挂之外,更重要的则是意欲保全其遗民志节。关于这一点,时人在其离京时所作送别诗中已有指认⑧如李澄中《送天生弟终养归秦》其一曰:“羡尔守身兼养志,异时未必识行藏。”[清]李澄中:《卧象山房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5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831页。。被授予翰林院检讨后,他随即上书康熙,祈请归养老母,但“通政司不敢以闻”⑨[清]潘耒:《李天生诗集序》,《遂初堂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50册,第41页。,并未将其上交康熙。通政司,明代始设,清代沿置,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通政司官员所以不接受其奏疏,盖考试结束仅两月有余,而且李氏甫被授予检讨之职,或有逆龙鳞之虞。李氏“不得已,冒封事上之。帝鉴其诚,许之,不以违制罪也”⑩[清]吴怀清:《关中三李年谱》,《丛书集成续编·集部》第127册,第524页。,得以不就职而归。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看,李因笃此举面临极大的人身风险。同为博学鸿儒科进士的徐釚曰:“伏阙再上书,终养遽难遂。封奏假密陈,尔乃达于帝。当宁虽动容,小臣魄犹悸”⑪[清]徐釚:《送李天生还山五百字》,《南州草堂集》,《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1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79页。,道出了局外人心惊胆战的观感。李因笃对可能面临的后果应当有所估计,而所以毅然不畏,大概只能解读为其遗民立场的坚定使然。
李因笃在居京应考前后,亲身感受到了新朝的礼贤下士。对于来京应考者,康熙帝在物质生活上给予诸多优待,在按月拨付银两以供应生活需求外,又不时赐宴,极尽笼络之能事。来自最高统治者的关怀,使得来京考试的诸多士人心存感念。朱彝尊、毛奇龄等人均有诗文称誉其事。李因笃诗集中对此记载不多,但也有涉及。其《陈情后投上家高阳相国》曰:“滥分仓庾米,叨给度支钱。睿藻虽同及,温纶乃下诠。爰忘蓬户陋,竟备石渠员。”①[清]李因笃:《陈情后投上家高阳相国》,《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665页。另外,李因笃所以能够“全身而退”,得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名节,的确也离不开康熙的玉成。李因笃对此心知肚明,其离京之际所作《留别吴侍讲卧山》有曰:“帝性孝且仁,深宫照无忒。怀归悯小臣,念母情凄恻。诘旦沛殊恩,还山忽已得”②[清]李因笃:《留别吴侍讲卧山》,《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668页。,赞誉康熙具有仁孝之心,而且能推己及人。诗中以“小臣”自称,可见他已认同了清朝的合法性,态度已然软化。此处所以俯首称臣,当然有时间流逝冲淡了遗民情结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他亲身感受到康熙的“眷顾”使然。与此同时,随着三藩之乱的平定,新朝的统治趋于稳定,康熙推行的一系列文化政策,以对汉民族文化的接受为重心,赢得了士林包括遗民在内的高度认肯。李因笃对此屡有赞誉:“更喜右文逢圣主,明良佇和集贤端”③[清]李因笃:《送叶督学苍岩竣试南还五首》其三,《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682页。,“自昔时艰多右武,于今主圣复崇文”④[清]李因笃:《喜制府大司马陟内台五首》其五,《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684页。,对遭逢圣主而欢欣鼓舞,对文治的复兴充满期待。除此之外,李因笃对康熙的政治功绩与治国方略等,也屡有赞颂。如《方伯穆公廉仁颂并序》曰:“上御极之二十有八年,声教被于万国,自古重译所不至,咸受书朔而通梯航,偃武修文,告成岱宗,而犹宵旰孜孜,殚精吏术。”而且不无感恩地回忆道:“旧岁蒙恩旨,尽蠲陕西田租,秦民击壤康衢,不啻游尧天而载舜日。”⑤[清]李因笃:《方伯穆公廉仁颂并序》,《续刻受祺堂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24册,第144页。赞誉新朝统治的蒸蒸日上,视其为尧舜再生,夷夏之防的观念几近泯灭。应该说,这些评价并非虚假的应酬之辞,而是发自心底的赞誉,至少是站在客观角度评价了新朝的治平气象。我们知道,传统儒家所提倡的“华夷之辨”,乃是以文化而非种族为判断标准。当清廷接受并尊重汉民族文化之后,遗民原先的拒斥心理有所改观,也在情理之中。也正是受到这些开明政策的感召,李因笃虽然坚持不仕,却力劝友人积极进取:“盛代右文勤汉诏,茂陵车马莫踌躇”⑥[清]李因笃:《序毘陵高君众偕重辑兴安志附赠以诗》,《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685页。,“欣逢熙代崇儒术,竞许通才策茂勳”⑦[清]李因笃:《送王默公进士谒选》,《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786页。,俨然已成为新朝的鼓手。
李因笃对新朝虽从拒斥变为接受,但其遗民底色仍顽强存留,这在他归乡后的诗文和行迹中都有鲜明体现。其《重叠前韵六首》云:“愿存贞秀性,同保岁寒姿。”⑧[清]李因笃:《重叠前韵六首》其四,《受祺堂诗集》,《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770页。遗民立场一如既往。抵家之后,他“随易常服,见宗族戚友,口不道京邸事,居家不改寒素风”⑨[清]吴怀清:《关中三李年谱》,《丛书集成续编·集部》第127册,第552页。,这些行为固然出于安贫乐道的性情,但从中亦不难窥见其与清廷的心理距离。在返乡后不久,其母去世,但他守丧期满仍坚决不仕。他意欲最大限度地维护遗民形象的用心,于此也显露无遗。另外,在顾炎武等好友陆续去世之后,暮年的李因笃伤感不已:“比失赏音人,旋亡同志友。寥寥天地间,郁郁丧家狗。”“丧家狗”一语,盖谓遗民友人的逝世致使其丧失了心灵家园,生存的依托也漂无定所。语气沉郁悲痛,可见其内心深处对遗民形象的自我认同。同诗中,他对一己之立身亦有反思:“竟尔窃虚声,行藏终抱疚。生平禀薄尚,淟涊空搔首。”⑩[清]李因笃:《病居承杜姻家方叔整辑诗稿,感赋古体五百字》,《受祺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8册,第800页。夹杂着自责、自惭和遗憾,愧疚于未能彻始彻终地持守人生理想。在与友人信中,他又感慨道:“伤老大之相催,行藏之失据,徘徊永夜,时相泣下沾衣也”①[清]李因笃:《与茹紫庭》,《续刻受祺堂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24册,第187页。,亦是悔恨与羞愧、伤感与无奈交织杂陈。以后人的眼光来看,他参加考试以及后来的被授予官职,都是不由自主的被动行为。面对朝廷的强权,他已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维护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似乎不必对自己如此苛刻。但上引言论也反映出遗民情怀与底色的顽强存留,这与对新朝圣主的赞颂美誉共存一身,体现出其晚年心态的复杂和多元。
三
李因笃的心态流变在博学鸿儒群体中颇具代表性。同时的博学鸿儒科诸人,特别是那些深具遗民情结者,其心理世界变动的历程和最终特征与李氏不无相似,也反映出清廷政策调整的实际效果及其限度。
博学鸿儒科诏书下达之后,“隐逸之士亦争趋辇毂,唯恐不与”②[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8页。,但许多气节之士则拒绝应征。除了李因笃之外,像毛奇龄、严绳孙等人起初均以各种借口推脱。易代之后,毛奇龄曾作诗明志:“人生有义分,各自为主臣。季布哭项羽,王蠋悲齐湣。鸟雀自有侣,毛发亦有伦。不观山谷间,尚有秦遗民”③[清]毛奇龄:《咏史》,《西河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3143页。,以忠于旧主的季布和王蠋自比。严绳孙出身明代官宦之家,祖父为明代刑部侍郎,父亲为副贡生。他在明亡后洁身自好,满足于山水田园之乐,并以陆机入洛自诫:“吾闻洛阳道,得丧齐相赴。君看车马间,尘衣变缁素”④[清]严绳孙:《偶感》其二,《秋水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33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546页。。清廷博学鸿儒科考试诏书下达后,他们都受到地方官员的举荐,毛奇龄曾三上《辞徵檄揭子》,列举自己才学不副,老病疲弱,百般推辞。严绳孙也寄书京师友人,极力拒绝。在考试过程中,二人均刻意犯下低级错误,但最后均被授予职务。进入明史馆后,他们目睹新朝统治的崭新气象,又受到康熙的种种眷顾,于是开始大力称颂圣主明君,与李因笃相比,相关论调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毛奇龄《奉和扈从登封应制四首》、《午门谢恩恭纪》、《瀛台赐宴赋》、《汤泉赋》等,皆堆积称誉之词。他说:“甘泉徒有赋,未敢拟扬雄”⑤[清]毛奇龄:《驾幸温泉恭赋》,《西河文集》,第2617页。,隐隐以颂扬新朝的扬雄自比。严绳孙在三藩之乱被彻底平定后,作诗揄扬上功。其诗序云:“臣以草野蒙恩,备员侍从,外之不能援笔幕府,效飞书驰檄之用,内之亦未获登名山而颂功,以继七十二代之编录,情不自已,聊成短律。斯若厦成燕贺,候至虫吟,猥从诸臣之后,仰塵睿览。”⑥[清]严绳孙:《平滇恭进诗并序》,《秋水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33册,第582页。言辞之间,满是他对自己才能薄劣的愧疚与遗憾,已寻觅不到昔日对宦途的惊惧与畏葸。与李因笃、严绳孙并称“四大布衣”的朱彝尊与潘耒,前者一度投身反清复明斗争,后者从学于徐枋、顾炎武等遗民,对征召也不无抵触:“枚马掞天才不少,因何搜采到岩中”⑦[清]潘耒:《写怀十首》其三,《遂初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9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531页。。但进入史馆后,他们均以报效新朝为职志。朱彝尊对自己被擢拔一等、授翰林检讨的经历津津乐道:“故事,翰林非进士及第与改庶吉士者,不居是职,而主人以布衣通籍,洵异数矣。”两年后,他又被选为日讲记注官,后来出典江南乡试,“拜命之日,屏客不见。将渡江,誓于神。入闱,矢言益厉”⑧[清]朱彝尊:《腾笑集序》,《曝书亭集》,《曝书亭全集》,第452页。,意欲以此报答康熙帝的赏识。潘耒劝勉同人徐釚说:“词林为文学侍从之臣,怀铅握椠,固其职事,不得以雕虫篆刻为嫌。至吾侪遭逢不世,以文学特见褒异者,尤宜早夜孜孜于是。”⑨[清]潘耒:《南州草堂集序》,《遂初堂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50册,第28页。被征召之前的徘徊与犹豫不见踪影,以文章报国,黼黻盛世,已然成为他们心态的重要方面。
不过,上述诸人在某些场合又不约而同地流露出厌倦馆阁生活、期望返归故乡的心绪。早在离乡之初,他们就有强烈的返归田园之念;而李因笃的离京,则推动了这一心态的发展。李因笃离京时,他们多作诗送别。对比李氏的刚强与坚韧,他们或表达钦佩之情,或流露出自惭心理。毛奇龄《送李检讨予养还山》曰:“人生有初服,亦欲奠所贞。何为坐拘牵,密志徒怦怦。……视此三寸扰,何如一日闲。予有湖上业,滟潋通周官。思以隔一曲,未敢徼圣欢”①[清]毛奇龄:《送李检讨予养还山》,《西河文集》,第31043105页。,意欲挣脱官场束缚。严绳孙《送李天生同年侍养归秦中》云:“李子抱明义,出处何轩然。既览千古迹,肯遗寸心愆。……余交苦不早,执义乃随肩。顾我无一长,弥悲已徂年。招提对尊酒,中心难尽宣。愧尔既非一,敢忘平生言。”②[清]严绳孙:《秋水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33册,第578页。喟叹自己的出处难比李因笃,末尾之语则透露出两人似乎早有约定,而又与行藏有关。潘耒《送李天生回关中》谓:“羡君胆坚刚,壮君气勇决。……国士信无双,于此见奇崛”③[清]潘耒:《送李天生回关中》,《遂初堂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9册,第534535页。,对李氏的胆识赞叹不已。其实与李因笃不无相似,他们在效忠新朝的同时,内心的兴亡之感并未荡涤无余,稍有机会便有流露,特别是在与遗民友人唱酬之时;他们对旧国的思念拂之不去,只是表达的方式稍显隐晦而已。毛奇龄曾以滞留北方不得南归的庾信来自比:“岂不被显爵,亦既叨殊恩。无如慕乡井,惠好难重陈。生逢乱离世,老作异代身。江南草长时,回望情弥殷。枳橘岂秦产,夷齐本商民。一吟思归辞,泪下沾衣巾。”④[清]毛奇龄:《读史诗二首》其二,《西河文集》,第3129页。他并不贪恋新朝给予的政治待遇和物质恩惠,而以“商民”自居。严绳孙居京期间也惭愧于未能持守自好:“今日风尘浑丧我,漫将身世问乾坤。”⑤[清]严绳孙:《雨中过钓台》,《秋水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33册,第590页。而愈到晚年,他们反思自身的出处时,愈不乏自责和内疚。毛奇龄在为自己预作墓志铭中,就有“出处未明”⑥[清]毛奇龄:《自为墓志铭》,《西河文集》,第1177页。一语。朱彝尊则对黄宗羲直言:“予之出,有愧于先生”⑦[清]朱彝尊:《黄征君寿序》,《曝书亭集》,《曝书亭全集》,第464页。。这些心绪的产生,大概还是浓厚的遗民情结使然。有论者指出,博学鸿儒归乡之后,主要从事著述与诗文创作,内心较为平和,但就上引诸人的言论来看,则其内心世界显然存有一丝不安与惶恐,并未真正做到平淡自适。
明清易代之初,士林中以遗民自居者为数不少,但随着清廷统治的逐步巩固,又面对困难窘迫的生存环境,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降心出仕,为新朝服务。对这一情形,黄宗羲曾感喟道:“年运而往,突兀不平之气,已为饥火之所销铄,落落寰宇,守其异时之面目者,复有几人?”⑧[清]黄宗羲:《寿徐掖青六十序》,《黄梨洲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03页。与此同时,清廷也不遗余力地网罗遗民,将其吸纳到体制中来,为我所用,进一步消泯了他们的故国情怀。新朝进士韩菼曰:“圣人方急才,如开八紘,尝访及山林草泽间侧席幽人如不及,而词臣之出者得迁故官,比比也。”⑨[清]韩菼:《濂村诗钞序》,《有怀堂文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4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428页。以博学鸿儒的征召为标志,清廷分化遗民的政策到达高峰。关于康熙帝此举的用心,正如孟森所说:“一为消弥世人鼎革后避世之心,一为驱使士人为国家妆点门面”⑩[清]孟森:《己未词科录外录》,《明清史论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88页。。就其实际成效而论,那些进入翰林院的遗民,无形中受控于体制,自然不敢放言高论;而不愿就职的遗民,对清廷的态度也由激烈趋于缓和。如顾景星在考试后被允准返乡,就对“圣德包无外,天恩遂许初”⑪[清]顾景星:《四月三日恩旨宣放》,《白茅草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06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54页。感激涕零,回乡之后,他又向友人陈述心愿:“太平乐事还堪赏,白首狂歌答圣朝”⑫[清]顾景星:《闻友人在广陵》,《白茅草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06册,第96页。。从表面上看,康熙帝虽未将他们成功地笼络到体制中来,却通过赐官与赐归等柔性手段,很大程度上收揽了人心,进一步树立并巩固了自身宽宏大量的开明形象,所得远远大于所失。应当承认,在世易时移,遗民逐渐接受新朝的情势下,清廷通过以博学鸿儒科考试为代表的种种右文政策,加速了遗民心理世界的蜕变,也进一步确立了统治的合法性。但不能忽视的是,任何政策的效用总有其限度。特别是对那些年长而又亲历明清易代的李因笃等人而言,他们的遗民情结已然根深蒂固,自非外力在短时间内所能扫荡无余。他们虽也对新朝歌功颂德,甚至还有或隐或显的报效之志,但其对人生出处的考量,仍以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为基准。可见,由传统所赋予的某些文化心理,自有其韧性与强度,并不能被政治强权彻底消除。而经历明清鼎革的士人,其心态的改变更非干净利落,往往在新变之中夹杂陈迹。这也是审视其学术思想和文学思想的重要前提。
The Change of Profound Scholars’Mentality in Early Qing Dynasty——An Analysis Centralized with Li Yindu
DAI Liang
(College of literature,University of Jinan.Jinan 250022,P.R.China)
There existed many persons with adherent complex among profound scholars(“Boxuehongru”group)in early Qing Dynasty.Although their mentality changed apparently due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amination,they didn’t abandon completely original themselves,showing a coexistence of the blend of old and new features.Among them,Li Yindu,was a very typical scholar.Kangxi seventeen years,Li Yindu went to Peking and took part in“Boxuehongru”examination.Before that,he was influenced by the elders of maternal grandfather,got used to poor life,resolutely denied to become an official,which was similar to adherents of Ming Dynasty.After that,on one hand,as a result of adherent complex,he showed intense nostalgia,and took efforts to leave the capital;on the other hand,because of the providence of imperial government,his attitude to the new government changed obviously,paid tribute to KangXi’s morality and enterprise.However,he refused to serve the government all the time,ashamed and uneasy to the taking of the exam.This two part combined to reveal his multiple mentality.This feature was shared by“Boxuehongru”who had adherent feelings,reflecting the actual effect and limitation of the ruling policy adjustment of Qing Dynasty.
Li YinDu;Group of Boxuehongru;adherent feelings;change of mentality
[责任编辑:以 沫]
2014-11-28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清初博学鸿儒群体心态与诗学思想研究”(14CWXJ01)。
代亮,济南大学文学院讲师(济南25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