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对感染科护士自我健康行为的影响

2015-04-03 08:38:20项英美XIANGYingmei应秀华YINGXiuhua
医院管理论坛 2015年5期
关键词:护士满意度职业

□项英美XIANG Ying-mei 应秀华YING Xiu-hua

感染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收治的患者较为特殊,均为一些传染疾病患者。传染病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因其具有传染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传染其他患者及医护人员。护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与患者密切接触,经常进行注射、 穿刺、插管、采血、输血操作,每天都暴露在传染源中,职业风险较大。这一方面增加了护士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也直接威胁到护士的身体健康。有研究显示,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与防范意识差、操作不规范及护理技术水平有关[1]。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护理管理措施降低感染科护士的职业暴露风险。笔者所在科室自2014年对护士加强护理管理以来,取得了满意效果。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感染科15名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45岁,平均30.4±7.5岁。护龄1~24年,平均8.6±3.2年。在学历分布上:中专5例,大专7例,本科及以上3例。在职称方面:主管护师2名,护师1名,护士12名;护理管理前后人员无变动。

2.方法。为降低感染科护士的职业暴露风险,特对科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危险因素加强护理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2.1 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结合工作经验,总结出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有:(1)物理因素:常见的就是锐器损伤,如针头刺伤、划伤[2];(2)生物性因素:患者咳嗽、喷嚏、咳痰时传播的微生物以及血液、排泄物等;(3)化学因素:主要是一些化学消毒剂,如甲醛、戊二醛的刺激;(4)社会心理因素:护士长期处理高负荷的工作中,精神、心理压力较大,作息、饮食不规律,容易出现工作倦怠感,意识淡漠、操作不规范等。

2.2 强化护理管理。(1)规范化培训:定期组织对护士的院内感染知识、职业暴露风险的知识培训,内容包括感染科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危害、防范技能、避免职业暴露的技巧等,使护士熟练掌握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惹人群的管理。尤其对低年资的护士加强培训,使之掌握必要的消毒隔离相关知识与防范技术。定期组织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基本做到一针见血。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合格者发放证书,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树立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2)完善管理:建立完善的感染科《职业暴露报告登记制度》、《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各种操作,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等形成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严格划分为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所有物品做到一人一件一用,护士接触传染源时必须佩带口罩和手套,必要时带护目镜和防护面罩。完善各种锐利工具的管理制度。对重点护士不定期的进行抽查,制定违反相关制度的惩罚措施。(3)降低护士工作压力:在现有的人力配置下,合理的排班,根据实际工作量的大小和患者的多少实行计划休假与弹性排班,调整工作强度。对护士实施分层管理,按照能级分配护理工作,培养骨干护士,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技术水平,做到人尽其才。护理管理者多关怀、理解护士,定期组织一些文娱活动,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4)病房管理:合理安排探视时间,避免探视人员流动性过大。将患者按不同的病种分室管理,可分为肝病病房和普通感染性疾病病房。严禁有呼吸道疾病的家属探望,预防交叉感染。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感染控制的健康教育,控制院内感染[3]。

3.观察指标。比较护士护理管理前后的自我健康行为、职业暴露的种类、发生率、心理状态以及对工作的满意度。

3.1 自我健康行为:采用科室自行设计的感染科护士自我健康行为调查表进行调查,共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感染预防的理论知识、护理操作的规范性、感染防护的意识、感染防护的能力、家属及患者的健康教育、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以及保持乐观情绪七项内容,每项内容各分别包括几个条目,计算得分,最后均换算为百分制。

3.2 心理状态:采用Zung编制的医院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定。两个量表均包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四级评分,评分越高,表现为越焦虑或抑郁。SAS评分>50分为存在焦虑,SDS评分>53分为存在抑郁。

3.3 护士工作满意度:采用医院自行设计的护士工作自评表进行调查,共10个维度5个等级,分为很好、好、一般、差、很差,计分5、4、3、2、1分。满分为50分。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护士自我健康行为的比较。护理管理后,护士在感染预防的理论知识、护理操作的规范性、感染防护的意识方面的评分均高于管理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护士自我健康管理行为的比较

2.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护士职业暴露、心理状态、工作满意度的比较。护理管理后,护士的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管理前,焦虑、抑郁评分低于管理前,工作满意度高于管理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护士职业暴露、心理状态、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讨论

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与一种及一种以上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触,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感染科是接收各类感染疾病患者的科室,护理人员职业特殊,每天直接接触各类感染性疾病患者,在进行护理行为时的危险性增加,职业暴露的风险较大[4]。如果缺乏正确的个人防护或者防护不到位,操作不规范,可造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性损伤,尤其是被针刺伤后处理不得力,极容易被感染,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安全,也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有研究显示,感染科护士由于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心理变化也较为复杂[5]。感染科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

护理管理是一种系统的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的活动过程,其通过计划、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控制和领导,以解决护理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有效的护理管理对降低感染科护士的职业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文元芳的研究表明,对感染科护士进行职业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疾病感染率和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满意度[6]。陈妙藏的研究显示,细节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率,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和身心健康[7]。为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减少感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笔者所在科室自2014以来加强对护士的护理管理,主要措施有加强对护士职业暴露、防护、院内感染、护理操作技术的培训;完善职业暴露、消毒隔离、护理操作等规章制度,要求护士严格按照制度办事;采用综合手段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缓解护士的不良情绪;加强病房的管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减少院内感染。整个护理管理的过程针对职业危害的因素和发生环节,从细微处入手,将处置行为转变为控制行为,消除或减少暴露隐患,不断完善感染科护士的职业防护。结果显示,护理管理后,护士的自我健康行为提高,在思想上、行动上重视职业暴露,防护能力提高,心理压力也随之减少。同时护理管理后,护士的职业暴露减少,工作满意度提高。

综上所述,加强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感染科护士自我健康管理的行为,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确保职业安全。

1 滕蜀镒.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67-68

2 刘丽芳,何华.某院临床护士乙肝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175-176

3 郭玉芳,张静平.优质护理服务对控制院内感染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5):1848-1850

4 李晓霞,王霞云.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4):383-384

5 王卫霞.感染科护士的心理特点和自我防护[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01,104

6 陈妙藏.细节管理在降低肝病科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35(16):2531-2532

7 文元芳.对感染科护理人员进行规范性职业风险管理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9):160-161

猜你喜欢
护士满意度职业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工会博览(2023年3期)2023-04-06 15:52:3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小康(2021年7期)2021-03-15 05:29:03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38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杂文月刊(2019年15期)2019-09-26 00:53:54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