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峰
皇城,它与我们通常说的京城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以北京为例,从元大都始建到明嘉靖以前,北京城为紫禁城、皇城、外城郭三重城垣;明嘉靖以后,由于增建了一座新城,北京城由内而外依次为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形成了稳定而完整的凸字形、四座城垣的结构,这里的皇城即指紫禁城以外内城以里的区域。
下文所说的皇城仅限于北京皇城。
关于皇城的由来,还得从元朝说起。忽必烈和他的祖父成吉思汗一样,并不甘心偏安漠北,与被征服的西夏相比,幅员辽阔的中原和经济富庶的江南更有吸引力,他要不断向外扩张,先灭金再灭南宋,实现独霸天下的宏愿。那时金朝的都城中都设在燕京,大致在北京旧城西南,行宫大宁宫坐落在今故宫景山一带,中都城基本仿照了北宋汴京的规制,完全是成熟的都城模式,可是忽必烈在假道南宋攻打金朝时,由于战事激烈中都城被毁,大宁宫也未能幸免。灭掉金朝的忽必烈踌躇满志,他看中了燕京东环沧海,西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近河济的独特地理优势,决定在燕京建都,并且以大宁宫原址为中心建造宫殿和皇城,历史上著名的元大都就这样形成了。
元朝末年朱元璋起义军兵临城下,由于未经历大的战事,大都城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可是朱元璋实在太痛恨这个对手了,他不能允许前朝的东西存在,就在登基的第二年把元大都拆除了。朱元璋四子朱棣曾经在元皇城基址上修建燕王府,雄才大略的他清楚地知道燕京及其周边的环境,在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后,出于巩固政权、加强军事尤其防御北方蒙古余部以及经济上的考虑,决心迁都,用十四年时间最终建成了紫禁城和皇城,并定名北京。在如何对待前朝都城的问题上,朱棣和他的父亲很相似,在修建北京城时并未完全重复元大都旧址,而是向东南方向略有移动,把元大都中轴线置于所谓的“白虎位”,用以压制前朝的王气。
有资料记载,近代北京城的雏形——元大都的设计者是元初汉臣刘秉忠,是忽必烈的肱股之臣,辅佐了忽必烈三十年。刘秉忠还是一个城市规划专家,当年忽必烈为王时的开平城,就是刘秉忠主持建造的。
到了明永乐时期,有关北京城的规划设计却有两个版本,一说是明朝开国的最大功臣刘基设计的,据称,明初在筹建都城南京时他就起了重要作用,而后他又仿照南京城模式设计了北京城;另一说是一个叫阮安的越南人设计的。
皇城显得遥远而神秘,足以引发人们探寻的欲望,去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
中国古代的城池大多为方形,有城墙和城门,皇城也不例外,这主要出于安全防御的考虑,同时也有领地意识和便于管理的因素。皇城围绕在紫禁城之外,它的存在主要是为帝王和宫廷服务的。紫禁城作为皇宫规模不大空间有限,一些具有特殊功用的建筑、园林、行政和卫戍机构以及生活服务设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一纳入,把它们安置在宫殿周围,既方便又安全,正因为如此,皇城模式才受到重视,得到普遍采用。
皇城究竟有什么功用,这里仅提及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部分。比如皇城的祭祀功能。前文提到的皇城南部有太庙和社稷坛,就是专为皇帝祭祀用的。古代帝王每年出来祭祀就像做功课,特殊日子要在太庙祭拜祖先,在社稷坛祭土地和谷神,其实北京城在皇城以外还有一些供皇帝祭祀用的建筑,比如天坛、先农坛、地坛、孔庙等等。祭祀的目的除了祈求上天眷顾和祖宗庇佑,更多的是象征意义,让大臣们和老百姓看到希望,特殊时期可以起到凝聚民心的作用。
休闲娱乐是皇城不能不说的另一大功能。皇城西部明清时称西苑,里面主要是北海和中南海,历史上统称太液池,有很多重要建筑分布其中,如瀛台、丰泽园、勤政殿、怀仁堂等,这里实际就是一处休闲区。皇帝也是人,政务繁忙需要放松心境,而古代帝王从安全考虑较少出行,行宫基本成了摆设,于是转而在身边设法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明初皇城并无南海,是明英宗时挖掘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代帝王的心情,他们对自由的有趣的生活是何等渴望。
皇城带给我们的除了它的深厚历史价值,还有建筑本身的成就。
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十分讲究中轴对称和平面空间布局的协调,北京城特别是紫禁城和皇城是这方面的杰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风格。
古代有一部十分著名的《周礼·考工记》,它是先秦六经中《礼》的一部分,里面讲的就是关于宫城的营造,其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大致是说,一座方形的城池,每边长九里有三座门,纵横各九条街道,左边有祖庙右边有祭坛,皇帝宫殿和市场前后分布。
回过头来看,明清时的北京城正是按照这样的模式建造的,城池中心是紫禁城,紫禁城南一左一右是太庙和社稷坛,再往南是纵横交错的棋盘街,紫禁城以北紧邻中轴线东侧是南铜锣巷,这里元朝时就是一个市场。
在照顾到平面布局的同时,北京城还充分考虑了立体空间的视觉效果,皇城的天安门、皇城千步廊南端的中华门与内城的正阳门之间形成了一起一伏、一伏又一起的独特景观(梁思成语),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几个大殿组合由于规格的不同,也同样有起有伏、高低错落,突出了层次感,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皇城建筑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有着浓郁中国元素和高超技术的木结构。
中国的木建筑历史漫长,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古代有一个建筑术语叫木作,指的是木材的加工制作,大木作专指梁、柱、枋、檩等建筑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而在使用木料做连接固定等细节的处理上则被称为辅作,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和喻皓的《木经》均有这方面详细的描述。
皇城的城楼、宫殿、庙堂、寺院以及众多的亭台楼榭大多为木结构,它们都是古代建筑理论最好的体现。
天安门城楼是一座有代表性的木建筑,几乎所有的木作模式都能够找到,那层次分明的抬梁,极具动感的飞檐,若明若暗似有还无的雀替、挂落,稳定牢固了无痕迹的榫卯,珍贵生动的藻井,无不让人称奇。最神奇的当属斗拱,作为木建筑最具特色的支撑装饰构件,它应当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两种方形和弓形木块经多重交叉组合,形成了眼花缭乱的复杂而完整的结构,尤其是角科斗拱,技法之精妙简直达到极致,令人叹为观止。
北京先农坛内有一座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涉及秦汉、隋唐、元明、晚晴四个古代建筑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少有人知却极具历史价值。
如今的皇城已不复明清时的景象了,名存实亡。是谁搬动了皇城的第一块砖?
其实,早在民国初期有关旧城的存废之争就一直没有停息,这里不能不提及一个对现代北京城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朱启钤。
据资料记载,北京旧城第一座被拆除的建筑是内城的正阳门瓮城。民国初期北京市的人口规模就比较庞大,正阳门作为内城的南大门,城楼虽然高大,但由于瓮城的存在,进出通道显得复杂而狭窄,给交通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时任内务总长京师市政督办的朱启钤提出拆除瓮城,却当即遭到来自各阶层的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是破坏北京风水,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就在这个时候,袁世凯授予朱启钤一把银镐,如同尚方宝剑,正阳门瓮城的第一块砖这才得以撬动。
凡事一经突破便难以控制。民国以前皇城乃至整个北京旧城保存是完整的,可是有了朱启钤这个行动以后,一切都改变了,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到解放初期,终于又引发了存废之争的第二个高峰——以梁思成为首的保守派和以吴晗为首的激进派的交锋,双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城墙、城楼、中华门、长安左右两门乃至部分牌楼的拆与留。
梁思成等人强调,古建筑文化价值巨大,如果处理得当,不仅不会成为包袱,而且利于打造新的城市景观,因此能留的要尽量留下,并且提出了一个“梁陈方案”;而吴晗等人则主张拆与不拆首先要考虑交通和经济因素,不能因噎废食,最终还是激进派占了上风。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初梁思成等人的意见被采纳或部分采纳,如今的北京城应该就是另一番样子了。
皇城的命运如同人的命运。当年梁思成为保护旧城奔走呼喊却少有被采纳,而在他身后,人们尊他为世纪大师,他和陈占祥提出的“梁陈方案”的文化价值,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凸显出来。
历史是一面镜子,很多东西需要时间沉淀,对于八百年历尽坎坷饱经沧桑悄然远去的皇城来说,人们不也是只有在追忆它的时候才感到惋惜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