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记者 整理 图/重庆市交委交通传媒部提供
◇1913年,当湖南开始修筑中国第一条行驶汽车的马路时,四川即有人倡议修筑成渝马路,1927年公路始建,终因政局不定,战乱频繁,时修时停,费时9年,直至1933年才告修成440公里,时称成渝马路,后改称成渝公路。
◇1934年,成渝公路沿线开始设立“转弯危险”、“慢车”、“下坡危险”等彩色木牌,并在各场镇、码头竖立地名标牌,这些都是四川公路上首次设置的道路标志。经过1937年的整修,成渝公路缩短里程30公里,累经不断的维护改造,仍旧是弯多坡陡,狭窄难行。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四川作为战时大后方的主要基地,公路交通成为唯一可依赖的运输手段,国民政府对公路交通实行战时统制。
◇1939年,交通部拨款290万元用以改善成渝公路的桥渡设施及重庆至青木关间的桐油路面工程。
◇1943年,国民政府又拨款300万元,改善重庆至壁山段。
◇抗战结束后,战时行驶在成渝公路上的军、公、商汽车相继迁出四川,靠征收养路费来养护公路已入不敷出,公路养护工作一蹶不振,急剧地走向衰退。
◇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为阻止解放军的追击,对成渝公路曾滥施破坏,球溪河大桥(133公里处)、施济大桥(284公里处)、太平镇大桥(53公里处)、万安桥(69公里处)、天马桥(资中以西)、石经寺桥(成都东南)等均被焚毁或炸毁,给四川公路交通造成严重的损坏。
1941年,成渝公路老桥。
1941年5月,成渝公路荣昌段。
1941年5月,成渝公路上行驶的车辆。
1941年5月,成渝公路四川公路局璧山车站。
1941年5月,成渝公路四川公路局简阳车站。
1941年5月,成渝公路途中车渡。
1941年5月,成渝公路途中车站。
成渝公路的起点为重庆上清寺牛角沱,1941年5 月上清寺附近街道。
龙缸星月 摄影/解维民
相机型号:NIKON D700光圈值:f/4
曝光时间:1/633 秒
ISO:200
焦距:14毫米
拍摄时间:2015/8/20 23∶04拍摄地点: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