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北京市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首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想顺利涉水前行,就必须充分认识这个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改革逻辑和发展目标,建立全局观念,运用系统思维,鼓起变革勇气,树立担当意识,制定合理框架,实施有效举措,这样才有可能在以往成就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
转换思维,重新认识首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战略地位与发展逻辑
1.转换思维,在首都基础教育战略选择中重新认识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和发展地位
随着教育优先发展成为国家的基本战略选择,教育作为民生之首,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将教育改革与发展明确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表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地位发生了新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获得了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紧迫性,说明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一个亟待有所突破的领域。这就意味着在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各种因素中,教育已经逐渐并越来越成为人们最为关切的问题。
在首都基础教育的战略选择中,我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首都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核心、基础和本质内容。
近年来,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在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要求的指导下,北京市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各项改革,包括管理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和课程教材改革。其中,课程教材改革是重中之重,承载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诸多核心任务。进入教育改革的深化阶段,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和界定课程改革的地位,赋予其适切的历史使命。
2.转换思维,适应新的改革逻辑——从“以发展带动改革”逐渐转变为“以改革带动发展”
在新的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逻辑发生了变化。立德树人、教育优质与均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些重大且综合性问题,是历经13年课改大浪淘沙后留存的“硬骨头”。这些“硬骨头”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这些领域和问题,已经不能仅仅单纯通过增量而得到解决,必须对现有的体制与结构进行改革,而这种改革总体上属于一种存量的改革。要啃下这些“硬骨头”,就必须从以往的“以发展带动改革”,逐渐转变为“以改革带动发展”,从以往的“增量变化”,逐渐过渡到“存量变革”。这些“硬骨头”背后是林林总总的关系和错综复杂的利益,只有转变改革逻辑,聚焦核心问题,才有可能撬动利益链条,推动课程改革持续深化。
3.转换思维,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的基本性质
历史经验证明,当教育活动一旦固化为定式,其改革将会变得很困难。从此方面讲,课程改革是一场攻坚战。
当前的教育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管理、课程评价是经过多年积累形成的。有些内容和做法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些是学习借鉴了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当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求我们根据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来推进改革,尤其是在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里,在没有更多可借鉴经验的前提下,作为国家首都的北京,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确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改革需要攻坚,这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管理体制、教学方法和内容诸多方面的全方位突破。
课程改革效果影响深远。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学生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今后发展的质量。所以,我们当前研究的课改内容实际上是在深度影响着未来各项事业的发展。课程改革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学生的实际发展,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不可逆的,课改的效果在学生身上的体现也是持久的,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要基于课改效果影响的深远性去思考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要做好布局,做好规划,既要积极,也要稳妥。
转变方式,实现“两个结合”
1.转变方式,实现“宏观设计”与“微观突围”相结合
首都基础教育不是一个封闭的自循环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环境,与首都独特的地理空间特征、文化传统、功能定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从这方面讲,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内部的改革,也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封闭改革,而是一项多因素协同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宏观设计,明确方向,设定基本框架和行动策略。“宏观设计”确定的是改革的行为规范,但仅有“宏观设计”,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改革意图的实现会在逐级落实改革任务中逐层衰减;二是大处着眼往往无法聚焦关键问题,无法实现有针对性和阶段性的点上的突破。
因此,在深化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应该转变方式,实现“宏观设计”与“微观突围”相结合,“宏观设计”指明方向,保驾护航,“微观突破”查明病灶,对症下药,两者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
2.转变方式,从单纯行政主导推动走向行政与实践相互推动
课程改革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自上而下式改革,北京市在落实课改要求时,遵从这样的课程改革推进理念:行政是课改的第一驱动力,校长是学校课改的第一责任人。此理念在课改初期成效显著,对于课改的大面积同时铺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课改的推进,行政的第一推动力在逐渐弱化,单纯的行政主导推动造成了不少隔阂,市、区、校三级之间改革合力难以形成,部分学校甚至疲于应付市、区两级的督导与检查。
从本质上讲,所有的改革都实际发生在学校里,学校是一个改革实践基地,对于教育行政工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善于捕捉学校改革过程中最灵动的智慧经验,用这些生动的案例来佐证和支撑教育政策,从而让教育政策更实际、更丰满,更富有人性,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作为政策制定者的教育行政部门也要从学校中汲取养料,发现改革中的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从而形成下一阶段继续深化和引领的政策举措。
深化综合改革,需具备“五种素养”
随着首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改革涉及面更广、关联度更高,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度更大,作为改革者,需要具备五种基本素养。endprint
1.全局观念
教育是一个整体,在一个区县、一个学校内也是如此。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所谓全局观念,就是能够摆脱以往简单地执行、落实上级文件的工作方式,摆脱以往狭隘的地域、学校、班级观念,从本区域、学校教育的整体出发,考虑已有的课改基础和既定的教育发展追求,考虑改革的阶段性、教育效果呈现的滞后性与长期性,有效调节、整合教育基本要素,实现协同发展。
2.规划思维
教育的无序发展往往可以归咎为缺乏规划思维,长期以来,上传下达的工作作风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教育人,这样的弊端就是造成教育工作者往往缺乏规划思维。
规划思维是一种探求切合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的思维,是一种摆正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思维,系统规划是保证综合改革顺利推进的基础。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规划正是对缺乏规划思维的一种弥补和引领,为国家和北京市教育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系统安排。
3.变革勇气
每次的教育改革就如大浪淘沙,总会造就追逐浪尖的弄潮儿,也会产生无法跟进的落伍者。有一些教育行政领导、校长缺乏变革的勇气,缺乏直面问题背后利益关系的底气,致使学校教育处于现实的矛盾之中,在对功利的追求和对育人本原追求的交织中摇摆不定:一方面想改革,希望将学校从应试的道路上转轨出来;另一方面又无法割舍应试带来的种种“好处”,比如升名校、提高社会认可度等。
缺乏变革的勇气,就难以深入分析浅层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更难以面对问题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只能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踌躇不前。
4.担当精神
任何改革都是会有风险的,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从一开始就知道一定会成功。我们常提改革的成果由谁来分享,那么,改革的风险由谁来承担?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与以往增量改革的逻辑比较,存量的改革由于涉及已经形成的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往往在改革的目标和措施上难以形成高度共识,因而可能会有更大的成本,甚至会因为复杂性强、影响因素多而存在一定的风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一种担当的精神,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担当精神。
5.调整意识
课程改革在深化阶段的推进策略依然是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做好顶层设计不能一劳永逸,因为教育改革受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影响,顶层设计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调整,所以,不管是教育政策制定者,还是教育政策落实者,都要有调整意识,不能明明知道前面是改革误区,是死胡同,还要执意前行。
深化综合改革,需抓好几项关键工作
1.立足统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推进课程改革
一是推动优质学校集群发展,运用多种教育组织形式扩大优质资源。这样一来,原来在课程改革方面走在前列的学校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探索空间。课程改革实验范围会更广、更宽,同时可以更好地检查改革效果的科学性。
二是引进社会资源,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使学校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如政府牵线搭桥,加大投入,引入高等学校、艺术团体和社会单位等诸多资源。但是,把资源引入学校,学校怎么利用?即如何将日渐多样化和丰富性的课程资源灵活运用,以持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这些都需要课程改革作出回答。
三是依托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手段运用得比较充分,硬件条件较好,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也比较强,在这一点上北京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到一般学校,这也是课改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
四是入学和考试招生改革也给深化课程改革提供了机遇。近年来,通过严格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和优质高中名额分配,中小学校生源层次性加强,很多学校招收了许多在学业上“吃不饱”和“吃不了”的学生,不同潜质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对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是简单地追求高起点,更多的还要从基础做起,研究怎么解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问题。
2.立足于原有基础,进一步提升课改工作水平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13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还需要做好进一步的提升工作。
持续深化课改,一是要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中小学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要让学生从小将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植根于头脑当中。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从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这个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不仅看到学校,看到社会,还要看到国际。二是要完善课程建设制度体系。义务教育阶段是三级课程体系,即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今后要在课程改革当中不断完善这一体系。对于学校来说,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完善更重要,需要发挥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也需要通过进一步挖掘校内外的资源提供支撑。三是要完善协同育人的模式。北京市已经为各个学校提供了一定的社会资源支持,但是还要靠各校去利用好这些资源,特别是还要善于发掘适合本校或者不同学生群体需要的资源。借助北京市推进实施的“一十百千工程”,把这些资源利用好,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
3.立足创新发展,推进解决课程改革重点问题
以改革带动发展是深化阶段课改推进的基本标志,因此,要推动课改的创新发展。
一是切实改进学科教学。学科教学的改进是北京市今后几年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意见》《北京市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改革意见》《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革意见》的实施,对于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应该有明显效果。但是,达到这个目标还要靠群策群力。
二是要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北京市正在研究出台系列化的“减负”政策,重点是不以考试作为教学效果唯一的评价标准。但是,现在还有一些学校过分依靠考试的手段,个别学校一周要考两到三次,然后用统考的成绩排名,简单地衡量学校教师的教育水平。这些做法用起来轻车熟路,大家似乎也都公认,但如果跳出这个圈来看,这些做法是不合理、不科学的,所以要研究新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办法。
三是要充分发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引导作用。考试工作要关注课改的变化,要紧贴课堂教学的变化,要紧贴学生群体素质的变化。考试命题工作不能简单地沿习过去的做法,不能只看原有的课程教材内容,要根据新的变化有新的考虑。
13年来,首都基础教育课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无需讳言,还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像“顽疾”一样持续存在,不断影响着课改的实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问题是发展的机遇所在,课改才刚刚迈入深化阶段,还需要我们调整自身,转换思维,找准方向,明确路径,聚焦问题,创新举措,综合推进,使首都基础教育进一步提升品质,提高质量。
(本文根据线联平同志在北京市2013-2014学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交流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
■ 编辑 王雪莉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