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荡洗在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充填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探讨

2015-04-02 22:46孙婷孟庆楠
中外医疗 2014年34期

孙婷++++++孟庆楠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荡洗在乳牙根管充填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患有乳牙慢性根尖周炎、需要做根管治疗的患牙112颗,根管预备时,观察组60颗患牙采用常规手动器械与复方氯几定超声荡洗配合,对照组52颗患牙采用常规手动器械与复方氯几定注射器反复冲洗配合,乳牙根管预备后均Metapex根管充填,比较两组术后1周的疼痛反应及1年后的根管充填效果。 结果 1周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乳牙根管充填术后疼痛反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乳牙根管充填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乳牙根管充填率不同。 结论 超声荡洗在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充填治疗中的应用,相比传统注射器冲洗能更有效地降低术后的疼痛,可能提高远期的充填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 超声荡洗;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根管预备;根管充填

[中图分类号] R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a)-0051-02

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是儿童口腔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乳牙解剖结构的特点,髓腔大,髓角高,侧枝根管较多,故炎症易扩散至根尖及根分叉区,患儿一旦出现疼痛的症状,多已成为根尖周炎,且慢性居多。乳牙慢性根尖周炎对儿童食物的咀嚼、营养的摄入及继承恒牙胚的发育等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及早控制、完善治疗对其至关重要。但临床上乳牙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参差不齐,而目前乳牙根管治疗术是相对较好的治疗手段,是维持乳牙功能至替换的重要方法,但对于其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控制及疗效一直是值得关注的[1]。目前,随着超声波技术的逐步开展,在乳牙根管治疗方面又有了新的方法。关于超声波技术对根管内壁的切削扩锉,去除残髓及玷污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该研究2012 年1 月—2014 年6月采用在根管预备时手动扩锉加复方氯几定超声荡洗与手动扩锉加复方氯几定传统注射器反复冲洗对于乳牙根管充填治疗术后的疼痛及疗效进行对比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1 月—2014 年6月来该科就诊的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患儿75例112 颗患牙,其中男性41例66颗患牙,女性34例46颗患牙,患者年龄为4~9岁,平均(6.4±2.8(岁。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60颗牙,对照组36例52颗牙。超声冲洗组男性 22 例41颗,女性17例19颗,平均年龄5.8岁。常规注射器冲洗组男性 19例25颗,女性 17例27颗,平均年龄6.4岁。

1.2 实验材料及设备

根管预备均采用手动扩大锉K锉,冲洗时均使用复方氯几定液,观察组采用瑞士EMS超声综合治疗仪荡洗,对照组采用5 mL注射器冲洗,术后使用Metapex进行乳牙根充。

1.3 纳入标准

①乳牙慢性根尖周炎;②X线片显示乳牙牙根吸收<1/3根长且髓底完整;③患儿近期无自觉症状或症状轻微,无急性炎症发作倾向;④排除患儿全身性疾病,不能配合治疗操作。

1.4 排除标准

有全身病变且不能耐受治疗者:乳牙急、慢性牙髓炎;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张口困难、哭闹不配合;牙根吸收超过根长的1/3或髓底有破坏、吸收。

1.5 操作方法

治疗分两次进行,术前均拍X线片,了解乳牙根管形态、根尖吸收情况及根分叉病变的情况。第1次常规去腐、开髓、揭髓室顶、切冠髓,药物暂封;第2次拔出残髓,预备根管,使用手动扩大K锉依次扩根(15#、20#、25#、30#、35#),观察组使用超声综合治疗仪超声荡洗根管,超声振动1 min,水速为 20 mL/ min,功率为低档。冲洗液为复方氯几定溶液,对照组使用5 mL注射器反复冲洗,棉捻拭干后,用Metapex糊剂根管试充,拍X线片显示根充到位后可垫底后永久充填。

1.6 疗效评价

1.6.1 术后1周内反应 分3级,0级为无反应及任何不适;1级为轻度疼痛或咬合痛,可自行缓解;2级为明显疼痛,不能自行缓解。

1.6.2 术后1年充填疗效 治愈:无自觉症状,牙齿无异常松动,无叩诊疼痛,牙龈无红肿、溢脓及瘘道, X线显示根尖周、根分叉无明显病变或原有病变已缩小,继承恒牙胚发育无异常。如有以下任一症状均视为失败:有自觉症状,牙齿出现叩痛,牙有松动,牙龈红肿,溢脓,有瘘道,X 线片示尖周阴影无改变或有扩大。

1.7 统计方法

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分组后基本情况

符合纳入标准的患牙随机分组后,超声冲洗组男性 22 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8岁;常规注射器冲洗组男性 19例,女性 17例,平均年龄6.4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不同性别人群患牙情况

注:χ2=0.10,P>0.05。

表2 两组不同年龄患牙情况

注:χ2=3.16,P>0.05。

2.2 两组乳牙根管充填术后l周反应

术后1周观察组的反应发生率为3.3%,而对照组的反应发生率为1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

表3 根管预备术后1周的反应

注:χ2=6.18,0.01

2.3 两组乳牙根管充填术后一年的充填疗效

术后1年观察组的充填成功率为98.3%,而对照组为9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