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甘薯新品种苏薯2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5-04-02 13:41边小峰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谢一芝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选育特征特性甘薯

边小峰 郭小丁 贾赵东 马佩勇 谢一芝

摘要:[2]苏薯22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万9902-7×浙薯32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个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苏薯22号的块根平均干物率为242%,鲜薯总可溶性糖含量53%、胡萝卜素含量570 mg/kg。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耐贮藏等特点,204年2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鉴定。

关键词:甘薯;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特征特性

中图分类号: S5304文献标志码: A[HK]

文章编号:002-302(204)2-025-02[HS)][HT9SS]

[H4mm]

收稿日期:204-04-23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3)2028];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C-03);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BE203437)。

作者简介:边小峰(983—),男,江苏无锡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从事甘薯遗传育种研究。Tel:(025)84390309;Email:bianxiaofeng2@63com。

通信作者:谢一芝(962—),男,江苏宜兴人,研究员,从事甘薯遗传育种研究。Tel:(025)84390309;E-mail:xyz@jaasaccn。[H]

[ZK)]

甘薯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红心甘薯的胡萝卜素含量通常超过一般的水果和蔬菜。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具有保护视力、预防夜盲症的发生等多种保健功效[-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甘薯作为副食及休闲食品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3-6]。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和开发利用,对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甘薯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7-8]。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根据生产和市场的需求,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食用型甘薯新品种苏薯22号。该品种于204年2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鉴定,并申报了国家新品种保护。

选育经过

苏薯22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7年以重庆市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万9902-7为母本,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食用品种浙薯32为父本,以蕹菜为砧木进行嫁接和短日照处理诱导开花,经配组杂交获得杂交种子,2008年从位于南京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地播种的实生苗圃中选出,原系号为宁 Q6-0,2009年进行复选鉴定,200—20年进行鉴定品比试验,202—203年参加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因在202年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中表现较为突出,203年继续进行省区试的同时同步进行了江苏省甘薯品种生产试验。该品种于2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鉴定,定名为苏薯22号。

2产量表现

2鉴定品比试验

苏薯22号于200—20年在南京进行了品比鉴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0年鲜薯产量为3 4220 kg/hm2,比对照品种苏渝303增产47%,薯干产量为7 2585 kg/hm2,比对照品种苏渝303增产46%;20年鲜薯产量为 29 2365 kg/hm2,比对照品种苏渝303增产547%,薯干产量为7 4265 kg/hm2,比对照品种苏渝303增产496%。2年平均烘干率为2425%。

22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

苏薯22号于202—203年参加了江苏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202年在全省7个试点平均鲜薯产量为 44 2323 kg/hm2,比对照品种苏渝303增产299%,增产极显著,居第位,7个试点每个试点均表现为增产;202年平均薯干产量为0 4072 kg/hm2,比对照品种苏渝303增产329%,增产极显著,居第3位,7个试点中有5个试点表现为增产,2个试点表现为减产。203年平均鲜薯产量为 37 700 kg/hm2,比对照品种苏渝303增产2423%,增产极显著,居第位,7个试点每个试点均表现为增产;薯干产量为8 9795 kg/hm2,比对照品种苏渝303增产5%,增产极显著,居第4位,7个试点每个试点均表现为增产。2年平均鲜薯产量为40 9662 kg/hm2,比对照品种苏渝303增产2724%,增产极显著,居第位;2年平均薯干产量为 9 6935 kg/hm2,比对照品种苏渝303增产42%,增产极显著,居第3位。2年平均烘干率为2382%。

23江苏省甘薯品种生产试验

苏薯22号参加了203年的江苏省甘薯品种生产试验。203年在句容、涟水、泰兴和赣榆4个点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平均鲜薯产量为3 7750 kg/hm2,比对照品种苏渝303增产39%,薯干平均产量7 7708 kg/hm2,比对照品种苏渝303增产2%,平均干物率为2457%。

经多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苏薯22号鲜薯产量高,薯面光滑,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适宜在江苏及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3特征特性

3形态特征特性

苏薯22号顶叶绿色,茎绿色,叶脉绿色,叶片心脏形,分枝8个左右,单株平均结薯数5个左右,薯蔓较短,薯块短纺锤形,薯皮黄色,薯肉橘红色,外观光滑整齐,商品性好,萌芽性较好,耐贮藏。栽插后发根还苗较快,生长势较强,结薯集中。

32抗病性鉴定

据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2—203年室内人工接种鉴定表明,苏薯22号中抗黑斑病。疫区病地自然诱发鉴定表明,苏薯22号不抗根腐病和茎线虫病。

33品质鉴定

经多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苏薯22号的块根平均干物率为242%,鲜薯总可溶性糖含量为53%、胡萝卜素含量 570 mg/kg,熟食黏甜,品质较好,适合蒸煮和烘烤食用,为优质食用型甘薯品种。

4栽培技术要点

4培育壮苗,合理密植

苏薯22号萌芽性好,出苗量较多,排种量以20 kg/m2左右为宜,采用薄膜覆盖温床育苗,剪苗后苗床及时培土、施肥,确保下茬苗健壮。苏薯22号可作春、夏薯种植,春薯栽插密度为495万~525万株/hm2,夏薯栽插密度为525万~600万株/hm2。

42合理施肥,防止旺长

适宜在中等肥力以上田块种植,在丘陵薄地上栽植应施足基肥,肥料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佳,施用量一般为 600 kg/hm2,另配合增施硫酸钾50 kg/hm2。当地上部分生长过旺时,叶面可喷施多效唑控制徒长。

43轮作换茬,防治病虫害

尽量做到轮作换茬,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因苏薯22号不抗茎线虫病和根腐病,避免在茎线虫病和根腐病地区种植;排种前用多菌灵浸种,剪苗采用高剪苗方式,以防黑斑病发生。选用辛硫磷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以提高薯块的商品性。

44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

栽前喷施乙草胺除草剂防治杂草,栽后及时中耕松土,使土壤保持良好的通气状态,以利于块根的形成和膨大。适时收获,一般宜在下霜期前收获结束,以防薯块受冻,确保丰产丰收。

[HS2][HT85H]参考文献:[HT8SS]

[ZK(#]赵秀玲 甘薯的营养成分与保健作用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0):58-60

[2]曾果,林黎,刘祖阳,等 生物强化高胡萝卜素甘薯对儿童维生素A 营养干预研究 营养学报,2008,30(6):575-579

[3]杜方岭,王文亮,王守经 甘薯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9):27-28

[4]陈香颖,杨国才,王季春,等 不同烘干温度对紫色甘薯淀粉率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203,4(2):2-23

[5]李春红,魏益民 甘薯食品加工及研究现状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5):3-34

[6]马剑凤,程金花,汪洁,等 国内外甘薯产业发展概况 江苏农业科学,202,40(2):-5

[7]汤月敏,代养勇,高歌,等 我国甘薯产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23-26

[8]李爱贤,刘庆昌,王庆美,等 我国甘薯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山东农业科学,2009():38-42[ZK)][H][FL)]

猜你喜欢
选育特征特性甘薯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抗旱鉴定及旱胁迫对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