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国华
(吉林省德惠市妇幼保健院,吉林 长春 130300)
简析中西结合治疗盆腔蜂窝组织炎
史国华
(吉林省德惠市妇幼保健院,吉林 长春 130300)
目的 探究盆腔蜂窝组织炎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 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实践,回顾性分析中西结合治疗盆腔蜂窝组织炎患者32例的病历资料,得出全面系统的经验总结。结果 除2例患者因脓肿扩散手术治疗外,30例患者均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 本病除手术治疗外,主要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针对性的治疗确保医疗实践收到较好的疗效。
妇产科;盆腔蜂窝组织炎;中西结合;诊疗
盆腔蜂窝组织炎是指腹膜以外的子宫旁、膀胱、直肠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发生的炎症。由于炎症发生的具体部位不同,可分为子宫旁蜂窝组织炎、阴道周围炎、子宫颈周围炎、膀胱周围炎及直肠周围炎。急性蜂窝组织炎以高热、下腹痛及膀胱、直肠刺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由急性蜂窝组织炎未经彻底治愈而转为慢性盆腔蜂窝组织炎,或继发于较严重的慢性宫颈炎。常见致病溶生链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少数由厌氧菌和大肠杆菌引起。近年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和检测手段的提高,厌氧感染和混合感染受至广重视。下面将急、慢性盆腔蜂窝组织炎患者的诊疗对策阐述如下[1-2]。
急性盆腔蜂窝组织炎最常见的病因为手术损伤后继发感染,如扩张宫颈造成的裂伤、机械性子宫穿孔、宫颈电烙术后坏死组织引流不畅、分娩或手术产时造成的宫颈及阴道上端的损伤、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断端感染等。慢性盆腔蜂窝组织炎多由急性蜂窝组织炎遗留而来,亦常继发于较严重的慢性子宫颈炎。
2.1 症状
2.1.1 高热:急性盆腔蜂窝组织炎一般在感染后7~14天出现症状,开始有寒战、发热,体温高达40℃,呈持续性高热,不久转为弛张热;当脓肿形成时,体温转为间歇型,并反复出现寒战。
2.1.2 下腹痛:在炎症初期,被浸润之部分因水肿充血而增厚,因神经受压而疼痛。当炎症扩散至盆腔腹膜时疼痛加剧,呈持续性,并向臀部及双下肢放射。同时伴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2.1.3 膀胱直肠激惹症:当泌尿道及直肠壁受刺激时可出现尿频、尿痛、里急后重、肛门坠胀等症状。
2.1.4 脓肿破溃:若脓肿破溃,一般发生在患病3周后,脓液可自腹股沟上缘穿破,也可随大小便排出。
2.1.5 慢性盆腔蜂窝组织炎:两侧下腹部隐痛、腰酸,月经期间症状加剧,月经不调,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继发不孕,白带增多及低热等表现[3]。
2.2 体征
原发性、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初期时,恶心、呕吐、腹胀、寒战、高热、下腹痛、腰骶酸痛。与急性输卵管卵巢炎不易区分。如有脓肿形成,可出现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包块位于前方,则排尿困难、尿频或尿痛;包块位于后方,则排便困难、粪便含粘液、腹泻、有里急后重感。慢性盆腔蜂窝组织炎:妇检可见双侧宫骶韧带明显增厚、变粗、变硬或是条索状,有触痛。双侧主韧带及阔韧带亦可增厚。于宫位置固定、活动受限,或见子宫偏移于一侧。当结缔组织变成较坚硬的疤痕组织时,盆腔可是冰冻样改变[4]。
3.1 急性盆腔蜂窝组织炎
3.1.1 症状:发热、寒战、下腹持续性疼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伴恶心、呕吐、腹胀
3.1.2 妇科检查:盆腔灼热,宫旁组织有明显压痛及增厚感,活动受限,或于盆腔内触及张力大的囊性包块或坚硬的肿块。
3.1.3 实验室检查:周围血白细胞总数>10×109/L,中性粒细胞>0.80~0.85。
3.2 慢性盆腔蜂窝组织炎
3.2.1 症状:经常性两则下腹隐痛,腰腰骶部疼痛、性交痛,伴月经不调。
3.2.2 妇科检查:子宫骶骨韧带增厚,或呈条索状,有触痛,双侧主韧带、阔韧带增厚子宫后倾固定,活动受限。
4.1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发病初多为上腹或脐周疼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且以麦氏点触痛和反跳痛最为明显。腰大肌试验及结肠充气试验均为阳性,体温虽有升高,但很少超过38℃,妇科检查多无异常所见,无脓性白带。
4.2 卵巢囊肿蒂扭转
卵巢囊肿蒂扭转多突然发生,且多与体位变化有关,疼痛多为一侧下腹,为绞痛状,可伴恶心或呕吐,体温多正常,周围血白细胞数可正常或稍升高,妇科检查时,常为患侧一侧触痛,并可触及张力较大的囊性包块,患侧子宫角触痛明显。
4.3 输卵管积脓及输卵管卵巢脓肿
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与周围发生粘连时,有时与盆腔蜂窝组织炎不易区别,但输卵管积脓多可触及较大的腊肠状块物,且二者与盆壁之间多无广泛的粘连。
4.4 阔韧带肿瘤
一侧阔韧带内的肿瘤,往往将子宫推向对侧,多无腹痛病史,体温正常,周围血白细胞无异常改变。妇科检查时,子宫可正常大小、或呈不规则增大(见于阔韧带肌瘤)并凸向一侧,子宫及宫旁组织多无压痛。
另一方面,从积极的内圣开出外王的角度,孟子的武德思想因缺乏对政治治理和现实困难的关注而不具操作性,无法具体阐释“仁者”何以“无敌”问题。
4.5 晚期宫颈癌
宫颈癌晚期宫旁结缔组织可有癌细胞浸润,此时盆腔检查可触及宫旁高低不平的坚硬包块,易与盆腔蜂窝组织炎混淆,可通过阴道检查或活检明确诊断。
4.6 盆腔结核
盆腔结核往往合并有腹膜结核或子宫内膜结核,或身体其它部位有结核病灶存在。本病多有持续性下腹钝痛,伴有低热、盗汗等症。妇科检查时,盆腔可触及无明显触痛的、不规的包块。
4.7 宫内膜异位症的特点
妇科检查时,一般可触及子宫一侧或两侧有触痛的、活动性差的囊性包块。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盆腔蜂窝组织炎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8.55岁。
5.1 抗生素与中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盆腔蜂窝组织炎
5.2 物理疗法与中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盆腔蜂窝组织炎
慢性盆腔蜂窝组织炎以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宫骶韧带增厚、变硬、弹性消失等改变为主,严重者可呈冰冻骨盆样改变。此时用抗生素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往往症状改善及体征消失缓慢。而物理疗法对于增生组织的软化,常常更具优势。一般可选用超短波透热疗法、腊疗、紫外线照射等。在慢性炎症期,配合中药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其给药方法,亦可根据情况灵活选用,如口服汤剂、保留灌肠、肛塞、下腹部热敷、穴位贴膏等。
5.3 抗生素与物理治疗联合应用治疗急性盆腔蜂窝组织炎
炎症初期,可予以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或经药敏试验筛选的抗生素,同时配合物理疗法通过温热的良性刺激,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缓解组织粘连,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吸收的同时使抗生素发挥良好的作用。
5.4 中药离子导入的应用
对于慢性盆腔蜂窝组织炎,尤其属寒凝气滞型者,选用具有温经散寒、暖宫止痛、活血散瘀等作用的中药,煎汤,经离子导入治疗机导入体内,在组织局部形成离子堆,缓慢释放,进入血液循环。故用于治疗慢性盆腔蜂窝组织炎,甚至冰冻骨盆,疗效显著。
除2例患者因其急性期脓肿扩散手术治疗外,30例患者用中西医相结合治疗,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治愈率为100%。
盆腔蜂窝组织炎急性期脓肿或脓肿扩散需手术治疗外,中西结合治疗收到很好的疗效,疗程短,不易复发,副作用小,也比较经济,在医疗实践中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和拥护。
[1] 李玉兰.鲜蒲公英外用治疗蜂窝组织炎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4).
[2] 郭士福,张继越,李广平,李钦梅,郭丽君.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蜂窝织炎28例[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4,(13).
[3] 何春霞,渠 涛,王宏伟,孙秋宁,曾 昂.坏疽性蜂窝织炎[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03).
[4] 梁宁康,梁尚财.中西医结合治疗蜂窝织炎139例[J].吉林中医药,2006,(01).
[5] 谢佩珠,黎少芳,程彩萍.天然蜂蜜外敷治疗急性蜂窝织炎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4,(14).
R711
B
ISSN.2095-8803.2015.05.1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