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开新
目前,全世界农业航空较发达的国家除美国外,主要还有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日本、韩国等国家。
(1)俄罗斯。俄罗斯地广人稀,农民户均耕地面积较大,拥有数量高达1.1多万架农用飞机的庞大作业队伍,作业机型以有人驾驶固定翼飞机为主,年处理耕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35%以上。
(2)澳加巴等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农业航空的发展模式与美国类似,目前主要机型为有人驾驶的固定翼飞机和旋翼直升机。加拿大农业航空协会共有会员169个。巴西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包括农业航空在内的通用航空发展迅速,农业航空协会共有单位会员143个,巴西注册农用飞机约1250架。根据农田飞行作业环境,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等国家户均耕地面积较大,普遍采用有人驾驶固定翼飞机作业。由此可见,农业航空技术是这些国家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比重不断加大。
(3)日本。日本农民户均耕地面积较小,地形多山,不适合有人驾驶固定翼飞机作业,因此日本农业航空以直升机为主。日本是最早将微小型农用无人机用于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1990年,日本山叶公司推出世界第一架主要用于喷洒农药的无人机,此后无人机在农林业方面的应用迅速发展。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2010年底,登记在册的微小型农用无人机保有量为2346架,无人飞机操控手14163人,防治面积96.3万hm2,占航空作业38%。从2004年开始,水稻生产中的微小型农用无人直升机的用量已超过有人驾驶直升机。日本用于农林业方面的无人直升机以YAMAHA RMAX系列为主,该机被誉为“空中机器人”,植保作业效率为7~10hm2/h,主要用于播种、耕作、施肥、喷洒农药、病虫害防治等作业。目前,采用微小型农用无人机进行农业生产已成为日本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4)韩国。韩国于2003年首次引进直升机用于农业航空作业,约80%的飞机归地方农协所有,农业航空作业面积逐年增加。截至2010年数据,全国共有农用无人直升机131架,年植保作业面积43460hm2;有人驾驶直升机20架,年植保作业面积55200hm2。韩国农林水产食品部和农协中央会发布的数据,2013年飞机数量增至500架。而在韩国户均耕地面积较小的国家,微小型无人机用于航空植保作业的形式正越来越被广大农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