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实施所需的农机化技术支撑

2015-04-02 18:39:56张文
时代农机 2015年7期
关键词:机械装备粪污农田

■张文

农业部等8个部委于2015年5月20日正式印发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规划》将全国农业发展划分为优化区、适度区、保护区三大区域:优化发展区包括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适度发展区包括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和西南区;保护发展区包括青藏区和海洋渔业区等。《规划》要求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2亿hm2(18亿亩)以上,基本农田不低于1.04亿hm2(15.6亿亩),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5333.4万hm2(8亿亩)高标准农田。《规划》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项重点任务:一是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二是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三是节约高效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四是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农业农村环境;五是修复农业生态,提升生态功能。围绕重点建设任务,组织实施水土资源保护工程、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工程、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验示范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全面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农机装备及农业机械化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不可缺的技术支撑。因此,农机行业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管理部门应根据《规划》提出的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及需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研发及推广与其配套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农业机械装备。

(1)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粮棉油糖等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力争在种业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技术领域率先突破,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着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水平。大力发展农机装备,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加快实现粮棉油糖等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粮食仓储和转运设施建设,改善粮食仓储条件。发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主力军作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规模经营产出水平。

(2)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饲草加工及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机械装备]。优化调整种养业结构,促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农林结合。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畜牧业,推进“过腹还田”。积极发展草牧业,支持苜蓿和青贮玉米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试点。因地制宜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技术,以及“稻鱼共生”、“猪沼果”、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3)提升耕地质量[——保护性耕作及农田整治等机械装备]。采取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土壤改良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开展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8亿亩高标准农田。

(4)适度退减耕地[——造林及林果业机械装备]。依据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林草结合,增加植被盖度。

(5)推广节水灌溉[——高效节水灌溉机械装备]。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加快农业高效节水体系建设,到2020年和2030年,农田有效灌溉率分别达到55%和57%,节水灌溉率分别达到64%和75%。发展节水农业,加大粮食主产区、严重缺水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到2020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8亿亩。

(6)防治农田污染[——先进施药机械及农田废弃物处理机械装备]。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使用效率,减少农业内源性污染。普及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改进施肥方式,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肥料和绿肥种植,到2020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努力实现化肥施用量零增长。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到2020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努力实现农药施用量零增长;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建设农田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综合治理地膜污染,推广加厚地膜,开展废旧地膜机械化捡拾示范推广和回收利用,加快可降解地膜研发,到2030年农业主产区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实现基本回收利用。

(7)综合治理养殖污染[——养殖机械及畜禽粪污处理机械装备]。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提高畜禽粪污收集和处理机械化水平,实施雨污分流、粪污资源化利用,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排放。到2020年和2030年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5%和9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基本资源化利用,实现生态消纳或达标排放。

(8)改善农村环境[——农作物秸秆及农村垃圾处理机械装备]。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护饮用水水源,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加快构建农村清洁能源体系。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禁止秸秆露天焚烧,推进秸秆全量化利用,到2030年农业主产区农作物秸秆得到全面利用。开展生态村镇、美丽乡村创建,保护和修复自然景观和田园景观,开展农户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整乡整村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注重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的挖掘展示和传承保护,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机械装备粪污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6
农田创意秀
发明与创新(2017年3期)2017-01-18 05:14:04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
农田制作所
肉牛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技术探索
长拖农业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长拖农业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