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滨 林文发 柯丽娜 方捷生 张连水 吴顺章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漳州 363005)
漳州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的创新与转型
——有感于双孢蘑菇产业的考察调研
袁 滨 林文发 柯丽娜 方捷生 张连水 吴顺章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漳州 363005)
双孢蘑菇;产业考察;工厂化;创新;转型;建议
福建省漳州市是以常规模式栽培双孢蘑菇的老产区、主产区,自20世纪90年代后,季节性栽培蘑菇每平方米产量一直维持在15千克以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近些年来停滞不前,逐渐被江苏、山东等地超越。为拓宽双孢蘑菇产业发展思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双孢蘑菇课题调研组成员于7月29日至8月2日专门赴江苏、山东学习考察双孢蘑菇产业发展经验,着重了解两地蘑菇产业发展规划、工厂化生产厂房设计、品种选育、培养料隧道发酵、育菇环境数字化调控、产销现状等,收获颇丰,启发很大。
双孢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销售的菇类,其人工栽培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目前欧美国家以工业化生产为主,社会分工明确,培养料一次发酵、二次发酵,菌丝培养均有专门公司,并配有送料、播种、覆土设备,菇厂主要负责出菇管理,年栽培次数一般为6次。美国Sylvan公司在佛罗里达州的菇厂年栽培可达10次,年产鲜菇1.2万吨。我国于1925年前后开始双孢蘑菇栽培研究,但快速发展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1999年后中国的双孢蘑菇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栽培最多的是福建、山东等省,栽培方式有砖瓦房层架栽培、大棚架式栽培和大棚畦栽等,但绝大多数都是利用自然气候进行季节性栽培。
漳州为我国最大的双孢蘑菇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产品遍及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据统计,2014年漳州全市蘑菇栽培面积约1 250万平方米,产量15万吨,约占全省总量的一半。全市蘑菇种植以常规季节性栽培为主,在南靖等地有几家利用空调进行反季栽培的蘑菇场,但大多设备设施简陋,只是在保温库房内添加空调及简易通风装置,可以在夏天出菇;部分厂家缺乏发酵隧道,普遍没有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产量与品质不稳定,经济效益不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瓶颈问题。
2.1 土地瓶颈
传统双孢蘑菇种植是一年一茬菇,每平方米可收15~18千克,与工厂化种植一年6~8茬菇,年收180~240千克相比,土地、出菇房设施的利用率、生产的效益均较低。加上漳州传统蘑菇产区普遍位于交通方便的平原、城郊,属城郊型农业,生产用地与城市扩张、工业用地矛盾突出。
2.2 环境瓶颈
家庭作坊式栽培,制种工具、堆肥、废料随地堆放,污水到处流,对环境造成污染。一家一户栽培,蘑菇房普遍采用简易搭盖,紧挨民居,与新农村建设不相协调,影响城乡环境。
2.3 技术瓶颈
现有蘑菇生产工艺、栽培技术参差不齐,菌种变异、退化等,限制了蘑菇单产的提高。一年一茬冬春常温栽培方式,产量受气候影响大,气温升高时集中出菇,气温下降时无菇可收。加上菌种市场比较混乱,品种良莠不齐,产量、品质远不如欧洲国家一年6~8茬的出菇房设施化、自动化恒温栽培方式。
2.4 食品安全瓶颈
目前漳州蘑菇栽培以家庭作坊式分散生产为主,菌种的来源、病虫害的控制及种植过程缺乏规范管理,存在农残、药残超标等食品安全不确定因素。随着欧美日等国的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销售和拓展日益受到制约。比如,近年漳州出口美国的蘑菇罐头,出现因原料种植过程使用多菌灵而被拒绝入境的事件,给加工出口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妨碍了产业的持续发展。
通过对苏、鲁两地的学习考察,我们有以下诸多领悟,并藉以提出本地发展双孢蘑菇产业的意见和建议。
3.1 加快双孢蘑菇产业园区谋划,推进产业集聚集约
据不完全统计,漳州市从事双孢蘑菇栽培、加工人员有20万之多,但栽培方式仍是30年前的个体种植为主,规模小且分散;从事双孢蘑菇加工销售的企业超过200家,但大多数规模偏小,且由于没有专门的食用菌加工园区,不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建议在龙海九湖镇或南靖靖城镇建立食用菌(双孢蘑菇)产业园区,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为产业的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努力把产业园建成一流的种植园、科普园、观光园。
3.2 切实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生产方式转变
漳州市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双孢蘑菇,至今尚沿用传统的砖瓦房季节性栽培。建议在全市蘑菇主产区,如台商投资区的玉江村、吴宅村,以村为基础建立标准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示范工厂,通过示范、推广“隧道式”发酵工艺,免用化学农药,减轻污染,提高蘑菇产量和品质,提升蘑菇生产水平。要以建设现代化双孢蘑菇工厂为契机,引导更多的工商资本进入,进一步细化产业分工,加强企业与基地(菇农)联系,降低菇农经营风险,增加菇农收益。
3.3 着力提高科技研发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双孢蘑菇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包括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深加工技术和美食开发等。漳州市虽然在常规季节菌渣代料栽培蘑菇、罐头品牌开发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在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方面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江苏、山东等地。漳州市农科所是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漳州综合试验站挂靠单位,建议利用体系平台,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在市农科所建立一个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示范基地,在优良品种选育、隧道发酵技术、培养料配方优化、产品保鲜和深加工等方面开展协作攻关,着力提高双孢蘑菇产量和品质,使全市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技术迎头赶上乃至超越国内其他先进产区。
3.4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乡贤回归
此次考察的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紫山食用菌硅谷产业园投资人,均为漳州籍人士,其母公司都在漳州。但由于江苏等地在土地、用电、税收、农机补贴、贷款等方面有明显的优惠政策,加上当地秸秆类资源丰富,政府鼓励利用秸秆种植蘑菇以减轻环境压力,积极主动到漳州招商引资,恰逢近些年漳州蘑菇产业处于一个瓶颈期,这些企业为拓宽生产经营渠道,纷纷选择落户外省。建议漳州市有关部门参照江苏、山东等地先进成熟的经验,在土地、用电、税收等方面,根据漳州实际提供更多的优惠措施,激励工业资本进入双孢蘑菇产业,加速蘑菇工厂化生产的发展。
漳州蘑菇产品享誉全球,曾被国际蘑菇学会授予“世界食用菌罐头之都”的称号,群众基础非常好,具有一大批活跃在省内外的“土专家”,倘若政府能够因势利导,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相信漳州蘑菇产业将很快焕发“第二春”,走出一条生产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产业化发展之路。
[1] 黄毅. 食用菌栽培(下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 郭福泉主编. 2011年漳州市农业农村调研文集[M]. 漳州市文化出版局, 2012.
[3] 周敏, 邓逸民, 林莉. 漳州市蘑菇丰产气象条件分析[J]. 福建气象, 2009, 3: 38-41.
[4] 张金文, 袁滨, 张志鸿, 等. 漳州双孢蘑菇轻简化高产栽培集成技术[J]. 食药用菌, 2013,21(6): 366-368.
[5] 袁滨, 张金文, 柯丽娜. 漳州双孢蘑菇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2, 11: 41-43.
[6] 蔡为明, 等. 双孢蘑菇栽培实用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S646
B
2095-0934(2015)06-349-03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袁滨(1984─),男,蕲春县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食用菌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E-mail:yuanbin070 3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