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平,蹇云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十一五”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现状、特点与趋势
黄春平,蹇云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十一五”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在通史、专史、断代史方面成果丰硕,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元、清、北洋政府及新中国的新闻史都得到修撰,专史方面新闻法制史、思想史、学术史、小报史、地方新闻史及党报史得到系统的梳理,另外在邸报、近代报刊、名记者及党报理论方面有创新性的成果,但外国新闻传播史领域相对薄弱,多为教材和译著,这些成果的研究内容多为中国近现代新闻史,带有“填平补齐”的性质,属于集体协作的结晶;这些成果的研究主体、视角、方法有新的变化;在研究队伍、视角、方法方面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新闻传播;历史;现状;趋势;
“十一五”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进展较大,细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可谓荦荦大观。我们对2005年以来《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四大新闻传播类的核心刊物进行了初步统计,发现这些刊物共发表新闻传播史方面的文章达370多篇,其中《新闻与传播研究》94篇,《新闻大学》62篇,《国际新闻界》194篇,《现代传播》20多篇(截止2014年3月),与以往综述不同的是,这次我们同时还统计了这段时间以来的专著情况。考虑专著与论文放在一起综述容易引起混乱,下面成果的梳理框架设计为:先由专著成果着手介绍(专著分通史、断代史、专史介绍;专史细分为少数民族史、法制史、地方史、小报史、思想史、教育史、新媒体史等小类),然后在介绍论文成果时先概述这两类成果反映的观点,描述其研究动态,再归纳其特点,指出其贡献,最后分析其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提出研究意义。
“十一五”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突破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下面先谈专著,再说论文。专著方面,先谈中国部分再讨论外国部分的研究。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面,通史性质的专著成就最大的要属白润生编撰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这部书多达90多万字,史料相当丰富,它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回顾、研究了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百来兴起、发展、繁荣的历程,书中内容涵盖地域之广、民族之众、新闻媒体之多,远远超过了此前出版的同类著作,成为一部具有相当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的皇皇巨著,填补了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一项空白。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批视角新颖的其他通史类教材和专著,如王润泽的《中国新闻媒介史(1949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新闻业本体视角)、李彬的《中国新闻社会史(1815-2005)》(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社会学视角)、吴廷俊的《中国新闻传播史新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媒介生态学视角)及《中国新闻事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各类媒介发展的视角)、陈昌凤的《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社会学的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传媒的社会功能视角)。这些成果扬弃了目前新闻史教材的革命史框架,从不同的角度来勾勒中国新闻传播业是如何在历史的环境中被逐步建构出来的。这些视角新颖的研究为传统的新闻传播通史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养分。其中吴廷俊的《中国新闻传播史新修》特色最为鲜明,该书体例新,内容新,观点新。而且“史”、“论”分明,每章的结尾都有“本章简论”,不少地方充满了作者的真知灼见,体现了作者对整个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全局的和准确的把握。
断代史方面,清及北洋政府、新中国的新闻传播业研究都有新的突破:李漫的《元代传播考:概貌、问题及限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对元代传播与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关系进行了探讨,将元代新闻传播的总体状况和概貌做了框架性的介绍。史媛媛的《清代前中期新闻传播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对清代前中期的新闻传播状况开展了研究。至此我国唐、宋、元、明、清的新闻传播史都有了较系统的研究。王润泽的《北洋政府时期的新闻业及其现代化(1916—192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完善了北洋政府时期新闻事业的研究空白。现当代新闻史方面,刘家林的《新中国新闻传播60长编》(1949-2009)(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最为引人注目。全书为120万字的“鸿篇巨著”,涉及建国以来重大新闻事件、重要新闻人物及其新闻活动,它是目前国内唯一一部当代新闻传播通史,填补了中国当代新闻史的空白。另外宋守山编著的《传媒三十年》(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以具体生动的传媒事件为案例,呈现了30年来我国传媒业的发展轨迹,堪称中国传媒的“故事会”。
在专史方面,成果尤为丰硕:广播电视方面有周小普的《中国电视新闻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乔云霞的《中国广播电视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对外传播方面有童之侠的《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陈日浓的《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外文出版社,2010)等;另外还有魏国英的《中国高校校报史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简平的《上海少儿童报刊简史》(少儿童出版社,2010)、沈毅的《中国经济新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及白瑞华著、王海译的《中国报纸(1800—1912)》(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等等。其中这个时期的专史研究成果特色是:
一是白润生等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十五”期间我们曾提出要加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在“十一五”期间,这方面的努力已经初显成效。白润生出版了两部著作,一部是前面提到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还有一部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民族出版社,2008),这是一部专史,它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兴起、发展和繁荣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记录,可以算得上是一部专门描绘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的生动画卷。该专史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对少数民族的新闻传播事业尝试了研究理论框架的构建,具有开启性的意义。
一些个案研究如回族、藏族的新闻业研究也有了新的成果。雷晓静的《回族近现代报刊目录提要》(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专门对回族报业发展情况进行探索,书中辑录了52种回族报刊,给我们呈现的是回族的报业发展纲目。另外,周德仓的《中国藏文报刊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首次对中国藏文报刊的发展脉络、规律等做了梳理和研究,它是少数民族报刊历史个案研究的典范。
二是马光仁和倪延年的新闻法制史研究。新闻法制史是近代新闻史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光仁和倪延年的专著在这方面有进展。马光仁的《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对中国近代新闻法制的萌芽、形成、发展轨迹展开了探寻,并对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以及共产党政权的新闻法制建设进行了梳理,该书除了史料性之外,还具有相当的理论性。相对马光仁的理论性比较强的新闻法制专著,倪延年的近著则史料性相当强。其专著《中国报刊法制发展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以报刊法制为视角,分古代卷、现代卷、当代卷和史料卷,全书140万字,系统论述了中国报刊法制的发展状况,某种程度上该专著可以算得上是一部报刊法制通史。2010作者又出版了台港澳卷。另外,殷莉的《清末民初新闻出版立法研究》(新华出版社,2007)对清末民初近30年我国新闻立法的过程、思想、实践及其成果进行了归纳。与法制研究相关的具体而微的成果是张运君的《晚清书报检查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它描述了清代报刊检查的情况,涉及报禁及反报禁斗争等内容,弥补了当前学界研究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三是孟兆臣等的近代小报史研究。长期以来,我们的近代新闻史研究一直专注于一些大报,小报研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其实在近代中国的大中城市,当时流行的小报也相当多,有的而且还有一定的影响。我国近代小报有多少种?收藏情况怎样?价値如何?孟兆臣的《中国近代小报史》(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集中对近代上海、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的小报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搜集工作,勾勒出我国小报的发展脉络,内容涉及小报报人、小报作家以及登载于小报的数千种小说。该书是一部史料性非常强的中国小报史专著。
此外,一些近代报刊的副刊、专刊甚至广告也有专门的研究。王灿发的《30代〈申报〉副刊研究》(远方出版社,2005)、张苑宸的《〈新民晚报〉副刊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李秀云的《大公报专刊研究》(新华出版社,2007)、谢庆立的《中国早期报纸副刊编辑形态的演变》(学苑出版社,2008)则专门对近现代报刊的副刊、专刊开展了专题研究。孙会的《〈大公报〉广告与近代社会(1902—1936)》(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对近代广告展开了研究。张宝明的《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与陈斯华的《文学革命与〈新青年〉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则给我们提供了《新青年》历史与文学视角的解读。周立华的《孤岛时期的〈文汇报〉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四是地方新闻传播史的研究。这一时期天津、广东、云南、福建、四川、山西、内蒙、西藏、台湾、香港等地的新闻传播史都有研究。如马艺的《天津新闻传播史纲要》(新华出版社,2005)、蔡铭泽的《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游梦华的《制度变迁与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王作舟的《云南新闻史话》(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山西日报史》编纂委员会编的《山西日报史》(1949—2004)(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周德仓的《西藏新闻传播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编写的《石家庄新闻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王文科的《浙江新闻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王绿萍的《四川报刊五十集成(1897—1949)》(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忒莫勒的《内蒙古旧报刊考录》(远方出版社,2010)、徐明新的《福建新闻史(1645—1949)》(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洪卜仁的《厦门旧报寻踪》(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等等,几乎是遍地开花。其中《四川报刊五十集成》汇聚和整理的史料非常系统详尽,篇幅厚重。而黄九清的《抗战时期的四川新闻界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则是对前者一个横截面式的深入解读与阐释。另外,台湾、香港的新闻事业发展也出现了研究专著,如陈飞宝的《当代台湾传媒》(九州出版社,2007)和李谷城的《香港中文报业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五是张昆、金冠军的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十五”期间曾提出要加强新闻传播思想史的研究。张昆的《中外新闻传播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和金冠军的《中国传播思想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成就显著。张昆的《中外新闻传播思想史导论》分17个专题勾勒了中外新闻传播思想史的基本状貌,揭示了新闻传播思想演进的历程。作者对新闻传播观念的发展与政治生态、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的互动因果关系,作了颇具新意的开拓性工作。金冠军的《中国传播思想史》分古代卷、近代卷、现当代卷,共190余万字,该书既有丰富的资料性的描述,也有各时期传播学成果的重新评价和创新观点,可以算得上是我国第一套比较完整地阐述中国传播思想史理论框架的学术专著。此外还有邵志择的《近代中国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对我国近代报刊思想发展脉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简述,它是上述成果的一个具体而微的透视。
六是李秀云、辛欣等的新闻传播学术史与教育史研究。新闻教育史方面,辛欣、雷跃捷等的《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理念、目标与模式,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而龙伟等的《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专门对民国时期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新闻教育思想的相关史料进行了搜集与整理。
新闻学术史方面,李秀云的《留学生与中国新闻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对中国近代新闻学术史从萌芽到独立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而张振亭的《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则探讨了新时期的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史,与前者形成了互补。
七是王天根、李浜等的近代报刊功能研究。近代报刊的功能主要是启蒙与动员。一些成果多体现于报刊舆论、报刊角色的研究。王天根的系列著作如《〈天演论〉传播与清末民初的社会动员》(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晚清报刊与维新舆论建构》《2008》、《清末民初报刊与革命舆论的媒介建构:中国近代报刊史探索》(第二卷)(2010)等对庚子事变、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前后政论报刊的崛起与革命舆论的动员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媒介政治功能在政党利益纷争中的嬗变历程及其规律,分析非常有深度。李滨的《中国近代报刊角色的发展和演变》(岳麓书社,2011)也对传教士、维新派、革命派的报刊角色进行了解读。这两位学者著作可以算是中国近现代报刊功能研究的双壁之作。另外,沈毅的《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袁新洁的《近现代报刊文人论政传统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则具体就近现代报刊的舆论功能进一步做了个案与专题研究。林语堂著的《中国新闻舆论史》(刘小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研究了我国古代、近现代的舆论传播,该成果首次被翻译成中文。
八是外报研究的新进展。外国人在中国办报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喜的是这方面的研究不再拘泥于过去零散的论文,现在出现了一系列的专著。赵敏恒著、王海译的《外人在华新闻事业》(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对英美法德日俄等七国在中国的新闻业(主流外报和报人的故事)进行了全面的纲领性介绍,让我们从面上对外报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下面的成果则是外报的专题或个案研究。如赵永华的《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史(1898—195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则专门对在华俄文报刊的面上情况作了综合考察。李长森的《近代澳门外报史稿》(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则专门对“澳门外报”的源流展开了专题研究;赵晓兰、吴潮的国家社科基金成果《传教士中文报刊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对传教士所办的重要报刊进行了个案介绍,陈冠兰的《近代中国的租界与新闻传播》(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则对租界的新闻业(以报纸为主)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是一部较有理论深度的租界新闻史。
九是彭兰、黄健的新媒体发展史研究。近年来研究新媒体发展史的成果当首推彭兰的力作《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她以全景式、全程式的历史记录填补了我国网络媒体发展史宏观研究方面的空白。与彭兰著作内容互补的是黄健的《新媒体浪潮》(广西教育出版社,2011),他对新媒体的内涵、发展历程、媒体融合及其时代影响进行了分析预测,呈现了新媒体的最近发展现状。国外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方面,其通史性质的著作表现为教材,如李彬的《全球新闻传播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陈力丹的《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王薇的《外国新闻传播史论》(新华出版社,2008)、支庭荣主编的《外国新闻传播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等等。
另外还有一批新的国别史译著。如诸葛蔚东译的(日)山本文雄著的《日本大众传媒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刘琛译的(英)凯文·威廉姆斯著的《〈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英国大众传播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英国卡瑞、辛顿著、栾轶玫译的《英国新闻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陈昌凤翻译的迈克尔·舒德森著的《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法国埃里克·麦格雷著刘芳译的《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视角》(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美国斯隆编著、刘琛等译的《美国传媒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等等。
除了译著,也有一些创新性的成果。马凌的《共和与自由:美国近代新闻史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阐释了美国新闻自由从思想确立为制度的过程,对我们解读美国新闻自由有着积极的意义。许正林的《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三联书店,2005)、吴高福的《西方新闻思潮简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张军芳的《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等等这些都是对以往译著的一种研究突破。
除了以上的中国新闻传播通史、专史、断代史之外,这一时期还有四类成果值得关注:一是以某一具体传媒、事件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这类成果如王伊洛的《〈新新新闻〉报史研究》(巴蜀书社,2008)则详尽地考查了1950前四川报界影响面最广的民办商业性报纸《新新新闻》日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历程,为我们了解民国时期地方性的报纸提供了重要的背景资料。吴果中的《〈良友〉画报与上海都市文化》(湖南师大出版社,2007)专门抽取了《良友》画报进行了个案研究,尝试社会文化史的方法来研究新闻史。宋素红的《女性媒介:历史与传统》(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专门对中国近现代妇女报刊和女新闻工作者的发展历程作了简单梳理和扫描。韩丛耀等的《中国近代图像新闻史(1840-1919)》(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全书分6卷本共285余万字,搜集了2400多张珍贵的图片,对中国近代“新闻图像”的历史进行了梳理。还有某一专门的海外华文报刊研究,如赵振祥、陈华岳的《菲律宾华文报史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彭伟步的《星洲日报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等也很有特色。
二是以报人、报史为主的史料整理。史料的积累和丰富是新闻传播史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这方面的成果较多,如方汉奇、李矗主编的《中国新闻学之最》(新华出版社,2005)以“之最”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了我国新闻学发展轨迹和成果,全书约100多万字,史料相当丰富。李彬主编的《中国新闻社会史文选1815-2005》(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既是一部中国新闻社会史的经典文献,又是一部优秀作品的集粹。还有李彬的《百中国新闻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郑贞铭的《世界百报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等等几部著作史料性相当强。
三是清末及民国报人传记的修撰。民国报人张季鸾、胡愈之、徐铸成、王芸生、储安平、陈铭德、邓季惺、邵飘萍等都有了传记介绍和研究探讨。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有:
中华书局出版的《报人时代丛书》(2008)(共三本,即王润泽的《张季鸾与〈大公报〉》、杨雪梅的《陈铭德、邓季惺与〈新民报〉》、林溪声的《邵飘萍与〈京报〉》)。其次是陈建云的《大变局中的民间报人与报刊》(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及《向左走,向右走:一九四九前后民间报人的出路抉择》(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它跳出传记性的个案描述,专门就民国时期徐铸成、王芸生、储安平等著名报人及其报刊索隐钩沉,反映了他们在历史大变局中的新闻历程。而张功臣的《民国报人:新闻史上的隐秘一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记录成舍我、陈布雷、何海鸣等一批民国报人群体形象,其“叙事议人有别于官修”。相反,程丽红的《清代报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则为我们补充提供了清代维新派报人、革命派报人和来华外国报人的群体形象,揭示了清代报人从专制皇权和封建伦理中解放、游离出来的过程。
还有于友的《胡愈之》(群言出版社,2008)、徐铸成的《报人张季鸾先生传》(新知三联书店,2009)、李伟的《报人风骨:徐铸成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赵则玲的《报界宗师:赵超构评传》(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李磊的《报人成舍我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陈挥的《邹韬奋》(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及《邹韬奋评传》(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胡玫、王瑾的《回忆胡政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等等,这些史料性的传记搜集和保存了宝贵的报人史料,对我们了解民国报人的办报活动非常有价值。斯诺对中国的贡献不言而喻。2005年7月19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了“让世界了解中国——斯诺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汇集出版了《百年斯诺》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对斯诺充满传奇的一生进行了多视角的描述和解读,史料宝贵。
四是党报资料、党报史、党报思想的梳理出现了一批新成果。党报资料的整理与汇编方面,有四部著作值得关注:钱承军的《建国前中国共产党报刊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对建国前共产党报刊事业的发展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全书汇集了大量的史料,涉及60多位红色报人与300多种红色报刊,集史论、人物列传、报刊目录提要为一体,有着丰富的史料价值。其次是傅柒生、李贞刚的《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报刊图史》(解放军出版社,2011)、张挺、王海勇的《中国红色报刊图史(1921—1949)》(山西经济出版社,2011)、郗卫东的《解放前珍贵红色报刊发刊词:〈新青年〉到〈人民日报〉的原貌再现》(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它们保存或搜集到一些稀有的史料,为党报研究提供了一手资料。
党报史方面,发行史与根据地党报史研究有了新的成果。王晓岚的《中国共产党报刊发行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对党报的发行历史作了系统的总结与归纳。严帆的《中央苏区新闻出版印刷发行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则对苏区的出版发行机制进行了详细介绍,史料性很强。党报的个案研究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非常具有价值的成果。钱江的《战火中诞生的人民日报》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纪实》(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对早期《人民日报》进行了回顾和探索,王传寿的《烽火信使: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及田建平、张金凤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书报传播史略(1938—1945)》(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介绍了抗日根据地的党报状况,它们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党报思想研究方面,共产党的新闻思想及毛泽东新闻思想有了新成果。继郑保卫主编的《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后,丁柏铨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研究》(新华出版社,2006)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新闻思想发展的社会背景、阶段、理论来源、主要内容、特色、历史方位等问题展开了全面的论述。后者堪称是前者的续编,两书都是对党报思想的系统性总结,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而刘见初的《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新华出版社,2010)分为3个部分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的新视野、毛泽东新闻作品赏析、毛泽东新闻活动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和勾勒。毛泽东新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是对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理论的初步归纳和总结。除了专著之外,“十一五”以来新闻史的研究在专题论文方面成果也非常显著。据不完全统计,仅《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四大刊物就发表新闻传播史方面的论文达370多篇。这些论文涉及的内容广泛,并且一些论述还具有相当的学术分量,对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中外新闻传播史意义重大。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面,成果比较集中。在古代邸报研究、近代报刊的起始点研究、名记者研究、党报理论研究、新闻传播的本体研究方面出现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成果:
一是古代邸报研究有了新进展、新发现。汉代有无邸报一直存在争议。这个问题牵涉到我国古代新闻传播史的最早源流问题。继张涛的“木简报”(2001)[1]这个说法以后,黄春平连续发表《从出土简牍看汉帝国中央的信息发布———兼评张涛先生的“府报”说》(2006)、《汉代邸报考》(2008)[2]两文,认为汉代只有政府公报性质的布告,根本不可能存在邸报。其论述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基本上使这场争论有了一个明确的结果。
宋代邸报研究又有了新发现。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时期为了推行变法,当时的宋神宗下诏令进奏院发行一种新的官报,这种官报内容与邸报基本无异,但它按月发行,后人以进奏院月报呼之。它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新闻月报。(魏海岩,中国最早的新闻月刊:进奏院月报,《国际新闻界》2012(2))
元代有无邸报再起争端。有学者找出3条史料来论证元代有邸报(见孔正毅,元代“邸报”新证,《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而对元代新闻传播有比较深入、系统研究的李漫先生(李漫,元代邸报“新证”考辩——与孔正毅教授商榷,《国际新闻界》,2010(6))对此进行了逐一的反驳。元代无邸报,这似乎是更为可信的结论。
明代邸报原件再有新发现。这份原件出版于明熹宗天启间,由方汉奇先生在搜集报刊史料时意外发现(2009)[3]。此前尹韵公曾在北京图书馆发现了更早的明代万历间的邸报原件。方先生认同尹韵公发现的这份原件可能是邸报的“增刊或号外”,而天启间的这份邸报却是正式的古代邸报原件。这两份邸报都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报纸实物。
也有论者(廖基添,邸报是古代报纸吗?:中国古代报纸发展线索再梳理,《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借鉴西方报纸起源的研究成果来审视中国报纸的起源,认为邸报并不是古代报纸,它并非直接由官文书分化而来,而是与官文书相伴而生,这种新解突破了学界的传统的邸报认识。
二是一些近代报刊的起点考证有了新的推进。林玉凤、谷长岭及叶凤美、马跃峰、倪延年等在对近代报刊、报人的考证过程中有了新的发现,并对相关的时间起点做了推进。林玉凤(2006)[4]考证出我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化中文期刊不是1833年6月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而是马礼逊于1833年4月29日出版的《杂闻篇》,它用铅活字排版印刷,现存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图书馆,这个发现有利于我们将近代化报刊的起始点再次提前和推进。
传统的新闻史著述认为,1853年8月1日香港创刊的中文月刊《遐迩贯珍》是鸦片战争后最先出版的早期现代化中文报刊。而谷长岭和叶凤美最新发现,还有比它更早的1847年2月6日创刊于广州的中文周报《蜜妥士贸易报》,这才是鸦片战争后全国最先出版的早期现代化中文报刊,它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份中文周报。(见:发现最早的现代中文周报:《蜜妥士贸易报》,《国际新闻界》2010(8))人民日报马跃峰的论文《郑观应: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制定新闻法的人》(2005)[5]考证出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制定新闻法的人是郑观应,他比康有为至少早4年。倪延的《论我国台湾地区新闻事业的起源时间》(2006)[6]考证出我国台湾地区的新闻事业起源于刘铭传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纸《邸钞》和英国长老教会牧师托马斯·巴塞莱创办《台湾府城教会报》的1885年。
三是尹韵公的范长江研究还原了历史真相。名记者范长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红军长征报道上。这也是上世纪80代以来就一直最有争议的一个议题。尹韵公的两篇论文《为什么不是范长江?》(2003)[7]、《论范长江“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的目的之不能成立》(2009)[8]为这场20多的争论画上了一个结论性的句号。前者以确凿的史料、缜密的逻辑论证了范长江并不是公开报道红军长征的第一人;后者详细考察了红军长征的时间、行程、地点等诸多因素及其早期思想活动与成因,还原了历史环境和历史人物本身,最终使我们看到范长江西北采访的目的并不是“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两文可称得上是姊妹篇,其史料相当丰富,论述逻辑严谨,分析客观,最终还原了历史真相。
四是对《新青年》的研究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2005年是《新青年》诞生90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院青年中心于2005年12月共同举办了50余人参加的《新青年》诞生90周学术研讨会。《新闻与传播研究》于2005年第4期发表了尹韵公、王凤翔、宋素红、张化冰的一组文章,对《新青年》有了更高一个层次的新认识,如尹韵公认为中国在20世纪创办的数千数万种媒体中,没有任何一家媒体的历史穿透力超过了《新青年》,它是20世纪中国的最伟大的媒体。另外,《新青年》对北洋政府政治、文化的解构作用、它在中国新闻述评体裁史上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及它所形成的强大而耀眼的作者群,等等这些论述都是对《新青年》的一种新的探索与更高层次的认识。
五是新闻传播史的本体研究开始受到关注。随着新闻传播史研究的繁荣和一系列的研究突破,如何更科学地开展新闻传播史研究也成了一大研究关注。2007年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新闻大学》编辑部专门组织了一次笔谈并在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就中国新闻史研究的体例、视野和方法展开了讨论。方汉奇、丁淦林、吴廷俊、李彬、张昆等一批权威的新闻史家认为新闻史研究要实现范式突破、框架调整、视角转换,这样才能开拓新的局面。方汉奇认为新闻史研究要加强本体意识,要避免使新闻史变成政治思想史。而李彬认为新闻史要引入叙事学的方法,突出新闻史中鲜活的人物、鲜活的故事、鲜活的作品。丁淦林认为要在1956年所确立的中国新闻史研究范式的基础上,调整治史思想、转换研究视角、改进研究方法、重新划分历史时期,这样才能充实研究内容,从而创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新范式。
此外,吴予敏(2008)[9]则结合近来我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现状指出我们在研究方法上既要利用现代传播学理论工具,又不能拘泥于来自西方的传播学概念,要带着当代问题意识进入中国文化语境,从中国人的传播实践经验中总结出中国人的传播观念,从而获得建构中国传播理论的一些思想资源。这些思想的火花对新闻传播史的进一步繁荣将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最后,还须提到的是这一时期毛泽东、刘少奇、邓拓、陆定一的党报理论与党报思想有了新的概括和归纳。如朱清河的《“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起点与逻辑归点》(2009)[10]对中国“政治家办报”历史源流作出了探讨。与此相应的是吴廷俊的《“健笔终存天地间”:论邓拓与书生办报》(2006)[11]则从另一个角度肯定了邓拓书生办报的历史意义。人民日报新闻研究中心戴莉莉的《刘少奇与人民日报——纪念刘少奇诞辰110周》(2009)[12]则对刘少奇同志在人民日报改版时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党报工作的一系列理论阐述进行了梳理。王润泽的《1948毛泽东、刘少奇关于新闻工作谈话的再解读》(2009)[13]认为毛泽东的谈话是对延安时期新闻工作的总结,为党的新闻事业确立了最基本的原则;而刘少奇的谈话则是对新时期的新闻工作提出前瞻性要求和展望,对新形式下新闻工作更具指导意义,这种分析非常精辟。还有郑保卫的《论陆定一的新闻真实观——纪念陆定一同志诞辰100周》(2006)[14]对陆定一同志的新闻真实观作了全面解读,并对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了阐释,实际上是对我党党报理论的渊源进行了追溯。
世界新闻史方面,相比中国新闻史而言,研究论文寥若晨星。仅有的几篇论文涉及了英国、美国的近代报业与一些记者研究。如近代早期英国集权主义报业的研究(谢征,2005)[15]、英国激进主义报业的兴衰与知识税废除的关系(张妤玟,2006)[16]、近代英国报纸发行量变化的原因(邓维佳,2007)[17]等等。美国新闻业方面如美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从政党报纸到都市商业报的嬗变分析(韩亚辉,2008)[18]、美国十九世纪党派报纸的报道方式分析(陈沛芹,2009)[19]、“二战”后美国新闻史研究的趋势分析(易正林,2006)[20]等,还有如日本早期妇女报刊(于华,2006)[21]的介绍,日本侵华时期报人佐藤善雄的在华活动考察(刘爱君,2008)[22]以及端纳回忆录中的美国记者赛尔(张威,2009)[23],等等。这些研究较为零散,不成体系。外国当代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在这一时期很少有论文涉及。
除了以上这些成就之外,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领域多集中于近现代的报刊、报人,而且以个案居多,而总体性的、面上的研究专著则极少。一些领域还留有研究的空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本身对其他史学方面的既有成果借鉴不足。
由上述进展和现状可以发现,“十一五”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有着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研究领域多集中于近、现代部分。
近年来一些重点报刊、重点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都有了个案研究,同时通史、专题史和断代史研究也有大的进展。但因各种原因,目前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现代新闻史,而对古代、当代部分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典型的如诸多新闻史教材在古代部分缺乏系统、深入的论述,而近现代部分则较为详实。古代部分的断代史研究近年来虽然有了比较系统的整理与充实,但每个朝代的新闻传播制度、传播思想、传播媒介之间的传承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梳理和阐释。
二是研究成果多基于学术交流与协作的推动。
近几年来新闻史的上述成果有不少是建立在各类团队开展学术交流与协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如先后成立的外国新闻传播史、网络传播史、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教育史、台湾与东南亚华文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各自领域的研究。对一些名记者、报人形成了专门的研究团队,如上海的史量才研究专业委员会、福建的林白水研究专业委员会、四川的范长江研究专业委员会、河南的穆青研究中心等等。这些研究组织在国内高校之间、海峡两岸之间及海内外之间开展了频繁的协作与交流,上述少数民族新闻史、地方新闻史、华文传媒史、民国报人史方面都是大家学术交流与协作的结晶。
三是“填平补齐”的专著硕果累累。
断代史方面,两汉、元、清、民国的新闻传播史在近几年基本都已完成。唯有先秦、魏晋南北朝部分还有待进一步“填平”。
专题史方面,过去一段时间的研究多停留在新闻事业沿革的层面,限于对媒介、人物、事件的线性描述。现在新闻传播观念史、制度史、思想史、学术史层面都有了推进,专题史的填平补齐工作成效显著。
从整体上来看,新闻史研究逐步由面、截面到点,由通史向断代史、区域史、专题史、个案史方向纵深发展,尤其是专题和个案研究异彩纷呈,折射到了各个领域和角落。
总体上,这个阶段的专著多以“填平补齐”为主。论文数量多,对一些问题的分析和考证也相当前沿、深入,但较专著而言,其系统性略显不足,甚至有些零碎。
“十一五”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呈现出如下的趋势:
一是研究队伍更加专业化。过去几十的新闻传播史研究阵容中涌现了一批有较高学术素养的学者诸如尹韵公、程曼丽、李彬、李磊、张昆、吴廷俊等。他们都是科班出身,所学专业为新闻专业,筚路蓝缕,为新闻传播史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但最近几从事新闻传播史研究的主力军却有所变化。截至2012年底,新闻史学会共有团体会员111家、200多个人会员。他们大多是一批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年轻学者,有的是新闻传播学专业,更多的则是历史专业,他们曾经接受过严格的史学训练,对近现代史研究有着良好的前期基础和专业背景。还有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举办了多次新闻史论师资特训班、新闻史论青年论坛,给全国高校培养了一批专业骨干。正是这批轻学者的加入,使近来新闻传播史的研究队伍注入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另外,还有海外的会员也相继加入。随着史学专业人才的增多,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延续下去。未来的新闻传播史研究队伍将会更为壮大、更为专业、更为充实。
二是研究视角更为微观化。过去的研究成就多集中于通史、断代史,它厘清了新闻传播史的研究视域和基本框架体系。“十一五”以来的研究很多成果都是在这种框架体系内的进一步具体细化和充实完善,新闻史的研究视角不再是过去的断代史式的“宏大叙事”,而是越来越微观化的琐细研究。
通过前面的研究亮点可以发现,近几年来的新闻传播史研究领域多集中在近现代这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和成熟期,这个阶段的报史、报人繁多,有着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如小报发展史,副刊、专刊研究,名记者研究,报人研究等等,研究领域非常广泛,研究的视角也非常深入和具体。这种研究实际上是前面通史和断代史研究的继续、深入和细化,也是对中国新闻传播史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实际上,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对象不要仅仅拘泥于过去的近现代报史、报人。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研究、当代新闻史研究,日伪时期的新闻史研究等等将是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些领域非常广泛,研究对象众多,还留有大量的研究空白,未来的研究可以微观化的视角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三是研究方法更为规范化。长期以来新闻史研究的方法比较单一,多限于史料整理与历史性描述。近年来一批资历非常深的新闻史学者尝试提出要变革现有的研究方法,重构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框架。这表明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主体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反思过去新闻传播史研究方法的不足,并尝试探索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借鉴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突破过去“革命史”、“政治史”的思路束缚,继而转向政治传播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多维度视角,得出可信的结果,走出“新闻无学”的怪圈。
“十一五”以来以单个的报纸、报人为个案展开研究,由点到面反映近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状况,这方面的成果非常之多。未来的趋势是定量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将会进一步大量使用,研究得出的结果将更为科学和可信。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新闻传播史的主要研究领域应该集中在如下方面:
1.先秦、魏晋时期的新闻传播史值得进一步完善。古代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以后应该主要集中于先秦新闻传播史、魏晋南北朝新闻传播史、元代新闻传播史等以及古代的新闻传播机制研究。
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闻传播史更值得关注。这段历史共有300多年。一方面它上承两汉,下启唐宋,在这个过渡时期它出现了哪些基本的传播制度?在整个传播史上它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另一方面,传播材料(如纸张代替简牍、纸笔墨从此达到最优结合点)在这个时间段曾发生重大变革,而且这个历史阶段战乱较多。在这种情势之下,当时是如何展开信息传播活动的?
2.现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史需要系统总结与归纳。现当代新闻传播史研究可以集中于日伪时期的新闻传播史、革命根据地时期新闻传播史、文革时期新闻传播史等,这些都需要加以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归纳。
日伪时期的新闻事业史研究以及战争时期根据地新闻事业史研究。这类研究带有“抢救史料”[24]的性质,任务非常迫切。
文革新闻事业史研究。“文革”时期,我国小报满天飞,新闻传播事业受到极大的摧残。我们的媒体当时是如何报道的,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可为以后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改革开放30年新闻事业的经验教训研究。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新闻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前后经历了30年,为经济建设服务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期间有哪些成就、经验与教训,也很值得我们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归纳。
3.中外新闻传播制度的历史演变值得研究。一是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制度研究。在纸张未发明和作为日常用品之前的简牍时代,形成了以封泥为主的简牍信息传递机制,这种机制值到魏晋以后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在退出舞台前的数百年,这种机制信息传递机制到底是如何运行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的原始起点是否还可以进一步上推到数千年前的简牍时代?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具有学术价值,它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二是中国当代新闻传播制度研究。包括传媒内容管理制度的形成、传媒法制管理制度的演进、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管理机制等。三是西方国家新闻传播制度的历史演进以及中西方的比较研究。
4.外国新闻传播史有待进一步拓展。继续译介和引进国外的新闻传播史学术名著,除了译介之外,同时还须加强对发达国家新闻传播史研究方法的关注,尤其是中外新闻传播史的比较研究至今还是薄弱环节,亟需加强。我们要用自己的眼光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如英美国家的对比研究、中外对比研究。不仅要译介、研究发达国家的新闻传播史,同时还要译介并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传播史。
另外,对国外世界新闻传播历史的研究现状有待重视,目前跟踪西方国家新闻传播史的研究进展严重不够,一些教材内容不新,跟不上时代的进步。
5.其他专题史可继续深化。如报业经营史、新闻人物史、进步报人史、传媒内容管理史、传媒法制史、中共早期报刊史、中外新闻传播制度史的研究,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深挖。
综上所言,“十一五”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在通史、断代史及专题史方面的成就可圈可点。其中一些成果非常有特色:一些重要史实得到了厘清,如范长江的历史真相,邸报的最早源流及近代报刊的起始点等;一些新的领域得到了开拓,如少数民族报业及新媒体发展史;专题史的研究非常活跃,如法制史、地方史、小报史、思想史、教育史、新媒体史等都有新的突破。同时,与过去相比,研究的方法论也有了新的突破,如采用叙事性方法、社会学方法等,突破了过去的“革命史”、“政治史”的思想束缚,继而转向政治传播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未来的研究可在上述成果与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1]张涛.论西汉“木简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2.
[2]黄春平.从出土简牍看汉帝国中央的信息发布——兼评张涛先生的“府报”说[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4);汉代邸报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2).
[3]方汉奇.记新发现的明代邸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2).
[4]林玉凤.中国境内的第一份近代化中文期刊——《杂闻篇》考[J].国际新闻界,2006,(11).
[5]马跃峰.郑观应: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制定新闻法的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4).
[6]倪延.论我国台湾地区新闻事业的起源时间[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2).
[7]尹韵公.为什么不是范长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2). [8]尹韵公.论范长江“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的目的之不能成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3).
[9]吴予敏.中国传播观念史研究的进路与方法[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3).
[10]朱清河.“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起点与逻辑归点[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4).
[11]吴廷俊.“健笔终存天地间”:论邓拓与书生办报[J].新闻大学,2006,(4).
[12]戴莉莉.刘少奇与人民日报——纪念刘少奇诞辰110周[J].国际新闻界,2009,(2).
[13]王润泽.1948毛泽东、刘少奇关于新闻工作谈话的再解读[J].国际新闻界,2009,(2).
[14]郑保卫.论陆定一的新闻真实观——纪念陆定一同志诞辰100周[J].国际新闻界,2006,(11).
[15]谢征.近代早期英国集权主义报业[J].新闻大学,2005,(1).
[16]张妤玟.对英国报业史上废除知识税的重新解读——从激进主义报业的兴衰看知识税的废除[J].新闻大学,2006,(1).
[17]邓维佳.试析19世纪英国报纸发行量上升的原因[J].国际新闻界,2007,(3).
[18]韩亚辉.从政党报纸到都市商业报——镀金时代美国报业的嬗变[J].新闻大学,2008,(4).
[19]陈沛芹.政治视阈下美国十九世纪党派报纸的报道方式解析[J].国际新闻界,2009,(6).
[20]易正林.“二战”后美国新闻史研究的趋势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6,(2).
[21]于华.〈青鞜〉的创办与近代日本女性问题[J].新闻大学, 2006,(4).
[22]刘爱君.日本侵华新闻史中的一个特异人物——佐藤善雄在华活动考察[J].国际新闻界,2008,(7).
[23]张威.捍卫历史:端纳回忆录与美国记者赛尔[J].国际新闻界,2009,(6).
[24]尹韵公.2000以来新闻传播史研究的现状及其走势[J].北方论丛,2008,(1).
【责任编辑:陈红】
Review of the Field:China’s history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since 2006
HUANG Chunping,JIAN Yun
(Shenzhen University School of Communications,Shenzhen,Guangdong 518060)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1th Five-Year Plan starting in 2006,a very considerable amount of research output has emerged in the form of general history,special topic history and period history.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histories that cover the minorities,Yuan and Qing dynasties,the early Republican era,the post-1949 times,and specific regions have been compiled.Journalism-related legal history, ideas,and academic work,tabloid publications and party papers history have all received attention,along with pre-modern gazettes,modern newspapers,notable journalists and party papers theories.The field of non-China history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shows relatively weaker scholarly investigation.Output in that consists largely of textbooks and translations.Most of these new products deal with modern and near-modern China and are largely results of collective teamwork.New variations and developments can be seen in research subjects, perspectives,and methodologies.
history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review of the field;trends
G 219.29
A
1000-260X(2015)01-0125-10
2013-10-21
黄春平,新闻学博士,深圳大学教授,博士后研究,从事传播学研究;蹇云,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