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神经系统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5-04-02 09:35叶浩生,肖珊珊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镜像皮层共情

*通讯作者:叶浩生,E-mail:yehaosheng@gzhu.edu.cn。

摘 要:镜像神经元是认知神经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之一。镜像神经元位于恒河猴腹侧前运动皮层,在观察与执行指向目标的动作时,镜像神经元皆被激活。在人类身上存在着具有同样功能的脑区,称为镜像神经系统。镜像神经系统在模仿与语言习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理解他人情感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镜像神经系统在模仿学习、语言理解和共情中应用的视角,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备课、上课内容及教学环境加以分析和讨论,以期对传统课堂教学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简介:叶浩生(1955—),男,江苏徐州人,博士,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理学史、具身认知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具身认知的心理机制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项目编号:BBA110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068(2015)02-0049-08

收稿日期:2015-03-06

镜像神经元的特征是它在个体进行操作与观察时皆可以被激活。这表明镜像神经元不仅可以像镜子一样映射出人的一举一动,更可以窥探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即通过观察他人的一颦一蹙瞬间便可领悟、理解其动作意图。近年来,对镜像神经元与人类镜像神经系统的深入研究揭示出认知过程对身体的依赖性,为认知与身体的一体性提供了神经科学的证据。

学校教学离不开课堂,传统课堂教学的教条化、模式化的特点及其单一的课堂形态很难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需要变革和重构现有的课堂。 [1]本文运用镜像神经元及人类镜像神经系统的相关研究,结合现今课堂教学的特点及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从模仿学习、语言理解和共情的角度出发,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备课、上课内容及教学环境加以分析与讨论,旨在对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与内容产生积极影响。

一、镜像神经元与人类的镜像神经系统

(一)镜像神经元的发现

1991年,意大利神经科学家Rizzolatti等人在猕猴大脑的前运动皮质F5区域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神经元。这种神经元在猕猴抓握食物时和观察其他猴子抓握食物时都被激活。也就是说,当猕猴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操作一个物体,或者当它看到另一只猕猴(或者另一位实验员)展现相同或类似动作时,前运动皮质腹侧F5区的这些神经元都会被激活。由于这些神经元似乎可以映射其他个体的动作,因此它被命名为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随后的研究发现,猕猴大脑皮层额下回后部和顶下小叶的神经元也具有同样功能。 [2]

镜像神经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把视觉观察同行为操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所有镜像神经元在其所反映的视觉动作与行为动作上表现出一致性。根据镜像神经元对不同动作类别展现出的一致性,可以被细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一致”神经元,这种镜像神经元仅仅在观察到的动作同执行的动作之间精确一致的条件下才产生激活效应;另外一种镜像神经元则不需要精确一致,只要在整体上相似即可被激活,它们被称为“大体一致”的镜像神经元。但是,不是所有的F5区视觉运动神经元都具有镜像的特质,有些F5区的视觉运动神经元选择对观察目标动作作出反应,而有些视觉运动神经元只对动作本身产生反应。 [3]目前,没有直接的证据证实人类大脑中也存在镜像神经元,但是大量来自神经生物学与fMRI技术的间接证据说明,人类大脑确实存在具有镜像功能的脑区,被称为镜像神经系统(Mirror Neuron System)。依据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和经颅磁刺激技术得到的证据表明,MNS拥有在猕猴身上没有观察到的重要属性,比如人类的MNS在观察无意义的动作时也会激活。 [4]镜像神经系统在人们模仿行为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一部分MNS位于第三额叶回后部,靠近大脑外侧裂处的布洛卡区中,该区主要负责控制言语动机、行为和语言的相互理解。Nishitani与Hari让被试观察有嘴部动作与无嘴部动作的鬼脸图片,并要求在观察后立刻模仿图片上的嘴部动作。在被试观察图片时,大脑枕叶、颞叶、IFG(布洛卡区)、初级运动皮层依次被激活。但是当被试立即模仿动作时,只有布洛卡区与初级运动皮层被激活。 [5]这表明人类就是依赖镜像神经系统来理解他人的动作与想法、人与人之间言语或者情绪上的沟通。镜像神经系统与包含海马回、杏仁核等多种大脑神经结构的边缘系统相接。边缘系统是支持与维持情感、行动和短时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大脑结构。镜像神经系统的基本特征就是为内部心理在观察外部世界时创建一面镜子,让我们来模仿所映射出的心理活动与外部行为,即具身模仿。这使得研究者们比过去更加了解人类社会复杂的认知行为活动,包括模仿行为学习、猜测与揣摩别人意图、言语的理解和共情等。 [6]

(二)镜像神经系统的编码方式

联结主义理论认为,人类认知过程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以及这些联结强度不断发生的动态转变。那么,镜像神经系统在人类大脑中是怎样编码的呢?镜像神经系统保存了特定动作模式的编码,这不仅让他人能够不需要思考便可以瞬间执行相应的基本动作,同时在观察到他人进行同样的动作时,也让我们不用仔细思索就能感悟与理解其动作意图。人们可以理解他人的动作意图,是因为该动作不仅仅简单地发生在眼前,事实上,它同样也映现在大脑中。镜像神经系统对所观察到行动有着一个灵活的编码系统:首先是所观察行为的动作参数,比如手的轨迹;其次是动作的图式,比如把一个物体放入杯中;最后是意图,也即动作的目的,比如想要吃坚果。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镜像神经系统不仅可以获得动作细节,而且可根据细节自动化得出动作目的,即理解行为动作的意图。支持镜像神经系统具有模仿功能的研究者认为,MNS能够直接匹配可识别的观察动作。然而,在猕猴大脑中,镜像神经元的单独激活并不包含动作的激活。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典型的神经元(F5区的一个子集,并非镜像神经元)变得异常活跃。这说明猕猴与人类的镜像神经环路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在于从观察到行为模仿的动作转换过程之中。 [7]

众所周知,人类没有必要对观察到的所有动作都进行模仿。然而,镜像神经系统会自动激活我们所观察到的个体执行的动作,因此,大脑中还应该存在一种阻止我们对所有观察到动作进行自动模仿的抑制机制。研究者Bien等人利用fMRI 和TMS(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技术在SRC范式下测量和控制皮层神经元在动作执行过程中的活动时发现,腹内侧前额叶皮层(自动模仿的抑制)、前运动皮层(动作模仿)和额顶联合区域共同组成了一个功能性的神经元回路。这一回路自主地协助我们抑制不需要进行模仿的动作。镜像神经系统参与动作模仿时对所观察到动作的编码是完全自动化与抑制性的,表征过程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通路的加工过程。 [8]

(三)镜像神经系统与具身认知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新兴领域。认知心理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当今认知心理学受到认知语言学、哲学、人类文化学、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等学科的影响,正处在“后认知主义”(post cognitivism)变革的道路上。在这场变革中具身认知成为焦点,代表了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

镜像神经系统通过激活对应的脑区继而建立身体内部行为表征,从而“感同身受”其观察到的行为来理解他人动作、意图、情绪等,而且在语言习得、推断他人意图、共情等认知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镜像神经系统的认知神经结构上,涉及额下回到顶下小叶至颞上沟等与动作理解有关的脑区,并扩展到共情涉及的脑岛、前扣带回皮层、杏仁核等脑区。镜像神经系统的发现为这些认知神经过程提供解释的新视角,即从镜像神经回路的匹配机制来提供解释。从前人的研究结果得出,匹配可说是镜像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特性,即当人类观察与操作有关近似的动作都会被激活。镜像神经系统使个体把所观察到的行为和自身的行为图式进行匹配。在这种方式下,镜像神经系统的匹配特质推进了人们对他人行为的理解,从而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与交流的桥梁。 [9]人们对行为目的的理解与感受,是由于观察者在大脑中模拟了同样的动作,而并非因为经验的推测与揣摩。个体通过动作模仿与复演获得了该动作的价值意义,因此观察者可以理解他人的动作意图。

亚里士多德指出:感觉灵魂是肉体感官的功能,感觉机能不可能脱离感官而存在,理由就在于感觉的机能是依赖于身体的。具身认知主要强调人类的认知离不开身体,感知和行为从运行方式上讲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思维其实不是依赖于语义或者抽象的符号,相反思维被认为由一系列的真实世界、身体状态、行为内部表征的模拟组成。因此,镜像神经系统发现支持了认知的具身特性,在神经生物学方面为认知的具身性提供了直接证据。

二、镜像神经系统的应用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镜像神经元及人类镜像神经系统涉及对行为目标的认识与理解,它把多种核心情绪和认知功能与社会交往相关联,从换位思考、手势沟通到模仿行为都与镜像机制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对镜像神经系统研究的不断发展与推进,研究者开始思考怎样更好地利用镜像神经机制来帮助人类知识和机能学习、增强人际交往。二十多年前,在猕猴前运动皮层(F5区)发现了镜像神经元的存在,随后两年,研究者在人类身上同样发现了镜像神经系统,而且有一部分是在大脑的Broca区。 [10]考虑到猕猴大脑F5区和人脑布洛卡区的同质性,研究者进而推测人脑中的镜像神经系统可以促进语言理解,辅助人们把握他人的意图与行为。培根曾说过,人类思维与认知的自然途径是从感官知识到理性知识,没有经验,任何东西都不能够充分被认识。系列的fMRI研究结果表明,镜像神经机制是人类模仿他人学习的基础,也是语言习得、推断他人意图、共情等神经机制的基础。

(一)镜像神经元:观察、模仿学习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在认知心理学和个体生态学领域中,不同形式的模仿已经根据认知操作水平得到区分和说明。其中,这些不同的模仿现象是否共享一个或多种核心的神经机制?所有的模仿过程(新生儿模仿和模仿学习)需要一个机制,使自我行为与他人的行为相匹配。fMRI研究表明,复制简单的动作或模仿一个观察者完全不熟悉动作序列时,镜像神经机制被激活。但除了传统的镜像区域,模仿新动作序列需要前额叶与中央脑区的参加,它们在单个自动动作序列中起到分段与重新组合的作用。 [11]由此看来,人类对动作的观察并执行是基于一个共同的机制,从认知神经基础上来看这一机制是镜像神经活动。镜像神经机制成为人们模仿能力的基石,其核心特质是观察他人动作并激活本身大脑中掌管编码和操作这些动作的皮层,包括前运动皮层和感觉—运动皮层,从而实现动作的输出并进行具身的模拟或仿真(embodied simulation)。 [12]另外,大量fMRI研究表明,人类在进行无意识模仿任务时,镜像机制被激活并直接参与调节。同时,额下回后部镜像神经区域主要负责对手部动作的模仿。 [13]而当镜像神经机制遭到损伤时,人们的模仿能力会大幅度降低。TMS技术的研究显示,被试观察抓握动作时大脑激活兴奋的程度要远远高于不观察时。这些研究成果充分证明了人类的镜像神经系统是无意识模仿的认知神经基础。

猕猴的镜像神经元只能够仿真,即只会匹配目标而没有获得其方法途径的能力。除了模仿外,镜像神经系统被视为社会交往中对他人行为目标和动机的“第一人称理解”。模仿是个体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重复别人行为动作的过程,是人类生存必备的技能。从刚出生的婴儿到成年人,模仿行为伴随一生。模仿行为使儿童能够观察他人的动作,并迅速理解动作的意义。这一过程可以被视为一种顿悟,并突显了人类理解机制的独特性。模仿是学习的基础,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也是以模仿行为为基础的。近年来,Buccino等人利用fMRI技术证明了这一过程。在模仿学习任务中,要求不会乐器的被试观察吉他和弦并在暂停时模仿或控制所观察到的和弦。在控制组中,要求被试同样观察吉他和弦,但不执行任何与所观察动作相关的行为。结果显示,当被试被要求模仿吉他和弦时,顶叶与额叶镜像神经元系统(顶下小叶、PMv背侧和IFG盖部)在各个任务阶段被激活。 [14]有趣的是,在实验暂停期间中间额叶皮质(46区)与前内侧壁激活异常明显。已有研究提出,该区域和镜像神经回路可能在分解动作学习与整合新动作时共同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实验研究可得出,人类的镜像神经系统是模仿学习与动作理解的认知神经基础。

观察,即是用双眼去感知世间万物。而眼睛在镜像神经系统的作用下不仅对外界事物有着感受器的功能,而且变成了一个会思考的理性器官。眼睛本身具有判断和领悟功能即逻辑理性,它在“观察”事物的同时就产生了对事物内在关系和深层特性的领悟。人类的视觉器官具有思维能力,思考的事物跟所看见的事物是有密切联系的。 [15]眼睛会有选择地观察出现在面前的所有事物,去探索想要去了解的画面,从而会引起疏忽性失明(inattentional blindness),即对不感兴趣的东西视而不见。这样学生在上课学习或课外实践的过程中会忽略和遗漏许多知识,学习效率也会降低。教师在备课、讲课时,应有规律、有计划、由浅入深地呈现知识点,避免大量地、繁杂地一次性呈现多种知识,同时要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利用观察思维特点,引导学生目光聚焦点与学习方向,帮助学生把握容易被忽视的知识,发挥“所见即所思”的最大价值。

(二)具身语义:课堂教学互动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当代课堂教学主要以间接学习知识经验为主,课堂内容和形式正在从刻板单一逐渐走向丰富多彩。然而,不管以何种形式改革与发展,课堂都无法离开作为中介的语言。从具身认知的观点来看,心理模拟是语言理解的一种手段。在语言的帮助下,我们注意到当前没有接触的事物、环境及可能发生的行为动作,继而让我们置身于课堂赋予的非现实世界中,即再入情景。人们通过心理模拟获得对描写非现实世界的语言的理解。 [16]可见作为一种中介的语言对课堂教学活动意义非凡。镜像神经系统为语言演变提供了自然平台。从人工手势到语言的演变过程最初可称为“哑剧”系统,随后手势逐渐包含了更多约定俗成的符号。语言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极端观点:早期的乔姆斯基语言学到最近的代诺瓦克等人把语法看作是一个计算机系统,涉及的是操纵符号,根本不注重经验。与此相反,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植根于经验,把隐喻和身处的文化背景、人们自身的思维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 [17]比如对于爱情的隐喻,中文里有比翼鸟、连理枝,而英文里多用fire、sunshine来比喻爱情。由此可见,语言是一种可以诱发以往经验提取的刺激。在课堂上学习新的知识,如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时,学生不仅需要开启乌龟慢吞吞走路的样子和兔子急速奔跑的动作经验,而且也要开启乌龟不放弃与兔子骄傲形象的知觉经验,同时还要与已有的经验印痕产生共鸣。这表明,语言的加工离不开对句子中所描写情景的感知和动作的模拟,这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当重视语言的经验诱发作用,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当注重语言表达的具体性和生动性。在短暂的一节课中,若要学生深刻领悟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对新知识概念的解读应该全面细致、富有情境性,使学生可以快速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知识。语言理解的核心是让单词与感觉运动的记忆痕迹发生连接。例如,对花朵这一词语的加工路径应使语言呈现方式与来自于有关花朵的记忆痕迹(花朵的形态、颜色、香味以及其他物理特征)和动作痕迹(某人过去与花朵有关的动作)产生共鸣。因而,如果教师只是笼统地讲述花朵时,学生会产生很大范围内的相关经验印痕,这些经验印痕就会对提取过程产生影响。但是当教师谈及具体的花朵(如国花牡丹)时,学生脑中的相关经验印痕会缩小很多。Isenberg等人采用Stroop任务探究发现,在恐吓性词汇和中性词对比情况下,出现恐吓性词汇时,双边扁桃体区很高程度上被激活,这说明在语言加工中皮层下结构发挥一定作用。 [18]

其次,课堂教学要增加身体体验的互动性。动词是句子中不可或缺的成分,而对动词的理解需要控制与动作相关神经机制的相互作用。当今课堂气氛普遍沉闷,教师为了维持课堂纪律,要求学生上课不许乱动。其实,适时恰当的肢体语言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纳与理解。镜像神经系统为语言具身化提供认知神经生物学基础。镜像神经元发现于猕猴额叶皮质区F5,该脑区与Broca区重叠。更精确地说,人脑的Broca区可分为Brodmann44区与45区,其中44区与猕猴F5相类似。fMRI研究显示:无论是口头还是写字语言输出时,45区均被激活。然而44区是由非语言运动包括复杂的手部动作与感觉运动学习激活的。事实上,Broca区是集体名词,它涉及许多不同的功能,并没有明确划分。 [19]镜像神经系统是否可以作为语言理解的神经机制呢?根据语言理解的具身性,人类利用控制动作的神经机制理解描述动作的句子,其中包括了镜像神经系统。McKloskey等人指出,动作信息能够加快对句子的领悟,如通过身体姿势(比如让食指与大拇指紧并)的摆放可以提高描述相似身体动作姿态句子(比如写毛笔字,投掷飞镖)的理解指数。 [20]同时,Glenberg等人的研究表明,对句子的加工同样可以促进动觉反应。Glenberg等人的实验任务是让被试判断所读到的句子是否逻辑合理。被试阅读的语句与描述身体动作有关,如上臂靠拢身体(打开抽屉)或离开身体(关闭抽屉)。在阅读测试句子过程中,被试在判断的同时被要求做出上臂靠拢或离开身体的动作。被试分为两组,一半做出与阅读句子中相同的动作,另一半要求做出阅读句子中相反的动作。实验结果表明,做出与句子中一致动作的被试比做出不一致动作的被试使用的反应时更短,反应更为迅速。Glenberg与同事把这种现象称作动作—句子相符效应(Action-Sentence Compatibility Effect,ACE)。 [21]

最后,教师应有目的地加强大脑左半球训练。来自fMRI的证据表明,当被试观看了脚部、手部和嘴部动作时,且当他们阅读有关这些动作的短语时,前运动皮层的镜像神经区域被激活。 [22]一些证据表明在人类大脑中,镜像神经系统是单侧左半球化甚至是无关语言的手动操作。Sekiyama等人的研究要求被试依据所匹配图片想象自己的手也跟着旋转,同时判断旋转手的图片为左手还是右手。不管所描绘的是左手还是右手,激活的前额叶皮层都被限制在左半球。被试也被要求去适应左—右扭转棱柱并使用正常或颠倒的表示方法,这同样也没有改变镜像神经系统的单侧左半球化。总之,镜像神经系统在人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参与语言认知的过程中,其作用最初是把不及物动作转换为及物动作。在上述研究中,镜像神经系统涉及的语言功能在个体中呈现单侧左半球化。而这种现象可能会延续到一些非语言的手部动作上。

(三)课堂共情:生成教学的镜像神经机制

近几年来对生成性教学及课堂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生成课程主要强调教学过程需具有高度的动态性、变通性与开放性。Jones与Nimmo在《生成课程》书中着重提出,生成课程是师生相互学习、拥抱变化,协同培养建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动态的过程。因此,教学时应该把过程置为核心,不该以提前规定好的组织和方案为中心,最终目标是促进学习者全面个性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形成。 [23]生成性课堂的本质在于教师要密切关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与学生的反应,依据课堂的互动状态实时对教学思路和行为重新调整,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状况。这要求教师无条件地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共情。共情(empathy)指个体深入他人的主观情感并想象他人情感,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它在人们自身与社会相融洽的过程起到了关键作用。共情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沟通所发生的一种积极情感,这种能力包含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两个独立组成成分。当他人感到疼痛或是厌恶时,观察者通过目击疼痛或恶心刺激诱发的情绪反应使两个主要皮层结构被激活:前扣带皮层和前脑岛皮质。 [24]其中枢脑区是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MPFC)。这表明,感知和观察别人的感受和情绪激活拥有共同的神经机制。这个神经机制便是镜像神经系统,它让我们感受到那些同样的情绪。认知共情的神经机制在个体一生的发展中逐步完善且受到认知评价的控制与调节。

有效的课堂共情不仅可以提高知识积累的效率,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人一生的不间断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学生利用周围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在教师或者他人的辅导帮助下,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与生成。与此同时,学生还需要自我反省、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在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共情的学习氛围中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和实现自我,完成学习者最有意义的生成和全面发展。只有这样,生成性课堂与教学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25]此时学生对情绪的感同身受是认知共情的核心焦点。为什么当我们看到别人的某种表情和行为时,宛若我们自己也有这类表情和行为?镜像神经系统能够解释涉及共情的情感经历转换与了解情绪原因的过程。这种过程是自动化、无意识的。共情发生的机制是动作模仿功能,因此与模仿共享一个神经基础。也就是说共情涉及的个体意向与情绪的发生发展建立在他人的行为基础上。Singer与同事的一项研究发现,体验身体疼痛与知觉他人的身体疼痛时,脑岛与扣带前回会被激活。在实验研究中,被试接受电击手部的疼痛刺激,或者观看其他人的手受到电击。 [26]结果表明,虽然疼痛体验会激活一个更大范围的神经网络,但是疼痛体验和知觉他人疼痛都激活了脑岛和扣带前回。

Braadbaart等人最近利用面部模仿任务发现模仿准确性和共情商数(Empathy Quotient)之间具有相关性,并提出这种相关性被镜像神经系统所调节的假设。在一项面部模仿任务中,实验者使用fMRI技术要求20位成年人观察与小说里相关的面部情感表达。根据指令,他们在模仿表情或者展现出自己面部表情两种任务中选一。研究者预先规定把不相符的行为作为控制变量。在扫描仪之外,研究者重复模仿准确性和EQ之间的关联。fMRI记录表明模仿不匹配任务时脑部更加活跃,特别是在双侧脑岛。模仿与EQ激活脑区为躯体感觉皮层、顶内沟和前运动皮层,其重叠脑区发生在前运动皮层。 [27]因此,可以得出共情与面部模仿依靠前运动皮层构成动作计划或者模仿他人的意图。此外,脑岛皮质在面部表情的社会性规范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由此可见,脑岛在共情体验产生过程时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为动态生成性课堂的互动性提供了神经生物学的基础。课堂教学具有交际性,教师与学生在彼此共情真实互动的环境中共同学习成长,整个教学过程也是开放、灵活和动态的。这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不仅重视知识的教授与技能的培养,更要求在整个生成课堂中对学生感同身受,站在学生的角度自我反思,了解学生在这门课程上最需要什么,最大化地对学生产生共情。

三、总结与讨论

本文以镜像神经元及其相关研究为基础,从模仿学习、语言理解和共情三个方面讨论了镜像神经元及其相关研究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的新视角:以视觉具有思维性为支撑点探讨了怎样在学习过程中避免注意力盲区;从语言理解的神经生物学角度论述教师在上课、备课采用语言的技巧和重点;最后把共情的镜像神经机制与生成性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醒教师要关注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感同身受,领悟学生此时此刻的需要。最早对镜像神经机制的基础报告是在1991年,关于它的基础概念已经成功地应用在精神病学和神经学中。未来对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应该扩大社会应用空间,以便让镜像神经机制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不同学科领域。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与应用告诉我们,人的双眼感知外部世界信息的过程也是人对周围环境进行判断、思考、理解和反馈的过程,存在着主体自身同化和顺应相互作用的教育意义。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预成与生成的协作同一,更是直觉经验和抽象经验融会贯通的过程。镜像神经机制的存在,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同时,教育意义就产生了,这种先入为主与首因效应不可小觑。因此,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知识形态与环境刺激要相辅相成。也就是说,知识的呈现要有设计性,无意识地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课堂环境要有辅导性,以便促进新知识学习的深刻性;教师在学生观察思维后的教育要有一致性,这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发展;新旧知识之间上下贯通、协调一致,否则便会引起知识理解的混乱,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也会减慢速度。

2.语言是教师在传道解惑过程中的中间介质。心理语言指在描述心理过程中潜在的语言使用,最自然和最基本的形式是语言对话。为使对话内容更有理解性,Pickering与Garrod提出了语言预发声的概念,它建立在语言生成系统的内隐基础之上,同时与替代性情境心理模拟近似并且紧密相连,整个过程是自动化的。 [28]预发声表示对未来的预测,它可以让我们学习或移情于过去的经验,调整未来的行为。这对课堂教学要求制定最佳阅读策略,在语言呈现时要求承上启下,避免出现让学生不理解,与之产生不了共鸣的词汇或语句。语言的使用要与学生先前的学习环境或将来要发生的学习事件有共融效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预测联想能力,这也是语言理解最实质的部分。

3.在离身认知的框架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一般聚焦在特定课程的学习上,重知识的传授与教学模式的整体固有化,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忽视了学生发展的生成性。 [29]46-56在具身认知的启示下,教师应倍加关注真实互动的情绪情感体验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情境模拟、活动方案的设计与信息归纳等方面唤起对课堂教学的积极情感体验;在教学活动、师生关系上培养积极的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与此同时,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也应建立在以共情为基础的尊重上,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关注学生课堂学习,而不应以教师高高在上的姿态命令、强迫学生。教师应该在观察学生后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平等的身份辅导学生,与学生心灵相通。只有在相知共情的基础上才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提高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的自我效能感。

猜你喜欢
镜像皮层共情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扣带皮层结构和灌注变化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镜像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急性皮层脑梗死的MRI表现及其对川芎嗪注射液用药指征的指导作用研究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镜像
基底节脑梗死和皮层脑梗死血管性认知功能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