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国绥靖政策的错误和教训
——兼论二战的不可避免

2015-04-02 03:52李怀顺
关键词:张伯伦英法希特勒

李怀顺

(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论英国绥靖政策的错误和教训
——兼论二战的不可避免

李怀顺

(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推行了绥靖政策。这是一种失败的政策。英国认为德国的扩张是有限度的,是可以满足的,其结果是刺激了德国侵略的欲望。英国认为和平是可以维持的,否认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安抚德国,最后却仓促地卷入了战争。英国多方面压制法国,破坏了法国的同盟体系,削弱了法国的力量。在与苏联谈判过程中,英国缺乏对谈判的准备和与苏联联合的诚意,对苏联的作战能力持怀疑态度。同时,英国担心苏联趁机扩张,导致谈判失败。探讨“二战”爆发的原因,吸取绥靖政策的教训,是十分有益的。

英国;绥靖政策;错误和教训

英国推行绥靖政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绥靖政策存在着主客观背离的矛盾,结果是事与愿违,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持久的和平,英国以相对的劣势匆匆卷入战争。本文主要分析英国对德绥靖的错误和教训,并从中寻找“二战”未能避免的原因,希望以史为鉴,对当今的世界和平有所裨益。

一、英国没有充分认识到英德矛盾的尖锐对抗性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存在的,争霸是帝国主义的共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拥有实力时,企图重新瓜分世界,从而使帝国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具有对抗性。

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德意日与英法美的处境不同。希特勒认为,英国已经“占领了半个世界,现在还想夺取全世界”,“这是不允许的!这不公平!”[1]25要求对世界财富进行“更好更公平的分配”。他认为争夺欧洲霸权是争夺世界霸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还决定性地制约着世界霸权的归属。“只要我们成了欧洲的主人,我们在世界上就拥有统治的地位”[2]38。希特勒的野心极大,又善于冒险,将争霸世界的重点放在欧洲。

英国是《凡尔赛和约》的签字国、《洛加诺公约》的保证国,对欧洲安全负有责任。德国的扩张损害了英国的传统利益,向英国进行直接挑战。“到30年代德国开始有再起的趋势,而法国则仍然欲振乏力,所以维持欧洲权力平衡,并预防战祸再起,其主要责任也就必须由英国来负起”[3]19。希特勒上台后,英国认定德国是“所有麻烦和忧虑的根源”,将德国作为“最大的潜在敌人”看待,并据此调整外交、国防政策。由于视德国为潜在而非现实敌国,英国更愿意借助外交手段来约束希特勒,适当满足其要求,诱使德国适可而止,放弃称霸的野心,从而维护欧洲大陆的均势。

英国单方面认为希特勒的扩张是有限度的,即“有限目标”。只要部分地满足德国的抱怨,猜疑就会束之高阁,信任就可以恢复。因此,恢复普遍义务兵役制、扩军备战和出兵莱茵区,被英国看作是德国在追求“平等权利”、摆脱屈辱性条约以及恢复大国地位。但是实际上由于签订《英德海军协定》,德国海军有了扩充的理由,要达到协定规定的比例,“德国的造船厂开足马力至少也要干十年”;战争爆发时,德国海军力量“还不及我们慷慨答应的数额的一半”[4]202。绥靖政策在客观上纵容了德国。

至1937年底,希特勒抛弃了他曾经有过的联合英国或中立英国的设想,认定英法都是“可恨的敌人”。可是在哈利法克斯访问德国后,张伯伦在家信中说:“对德国的访问,以我所见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他们(希特勒和戈林)希望同奥地利结成尽可能紧密的联盟,但并不把它并入帝国;他们希望为苏台德德意志人争取的东西,同我们曾希望为德兰士瓦的英国侨民所争取的差不多是一样的”[5]89。依据《凡尔赛和约》和《圣日耳曼条约》,英国有义务维护奥地利的独立,然而德国吞并奥地利后,英国仅仅在口头上向德国提出抗议。张伯伦看不到德国扩张的无限性,将兼并奥地利、占领苏台德看成是实现德意志民族统一。

英国对欧洲形势的认识常常跟不上德国扩张的步伐。慕尼黑会议前后,张伯伦认为“攫取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并不符合希特勒先生的政策,他的政策是要把所有日耳曼人都归入德国,而不是要把其他所有民族都包括进去”[6]322;“他的目标是极其有限的”[7]1132。1938年9月希特勒曾经表示说,“苏台德日耳曼人问题调整后,我们在欧洲就不再有领土要求了”,“我们一定保证捷克国家的领土完整”[8]158。据此张伯伦判断说:“我知道希特勒将遵守诺言,而且他做的将比他说的还要好,”[8]148“我得到的印象是,他是个说出话之后便可算数的人。”[9]227张伯伦甚至认为“希特勒先生特别急于得到英国的友谊”,苏台德问题的解决“可能是英德关系中的转折点”[10]1275。慕尼黑会议之后,张伯伦没有总结教训,仍然认为这是希特勒“在欧洲最后一次领土要求”。1939年2月,张伯伦写道:“我个人此时的心情比相当长时期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轻松。我从各方面得到的情报看来都表明和平是有希望的。我重复一遍:我相信我们已经胜过了独裁者。”[10]1476张伯伦显然过分自信,又过分相信希特勒的诺言和“诚意”。英国长期以欧洲事务的仲裁人自居,但事实上逐渐丧失了驾驭局势的能力,严重低估了慕尼黑事件的恶果。德国投机冒险,先发制人,逐步为争夺霸权铺平了道路。

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张伯伦宣布德国违反了《慕尼黑协定》,占领了“与他们毫无种族关系的人居住的领土,从而第一次背离了只将邻近的大批日耳曼人并入德国的政策”[10]1487。英国统治者逐渐认识到德国有限占领与无限扩张的关系,但他们似乎又没有完全弄清形势,并没有放弃与德国的谈判和妥协。

英国无视英德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认为利用外交手段使德国有利可图又适可而止,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解决分歧,就可以维护欧洲均势和英国的霸权。英国统治者看不清希特勒的真正意图,看不清德国蚕食领土的深远含义,看不到希特勒寓无限扩张于有限领土占领之中,缺乏高瞻远瞩的眼光,因而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一步步地失掉了战略主动权。

二、幻想和平,否认战争的不可避免性

英国本身不想再卷入世界大战,因为战争会导致大英帝国的进一步衰落,或者意味着布尔什维克的胜利。鲍德温称战争是“最令人害怕的恐怖”,张伯伦自认为是“从灵魂深处爱好和平的人”。英国长期沉湎于和平的幻想中,适应了其现实的需要。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反对战争,英国就能有效地维护既得利益。英国外交部20年代制定的一份备忘录提到:“我们唯一的目的便是保持我们所有的东西,并和平地生活。”[6]28它在1935年还强调:“英国今后几年不应卷入战争,这是最为重要的。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长久地避免战争风险,无论是在远东还是在欧洲的战争风险……对于这一点,无论我们怎样强调也不会过分。”[10]361-362

“纳粹”上台后,英国多次向德国表明,对其重新武装感到“严重不安”。同时,鲍德温却向下院保证说,英国既不存在“威胁”,也不存在“紧急情况”,“德国的空军实力还不到我们今天空军实力的百分之五十”[8]261。不可否认的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丘吉尔和希特勒都夸大了德国当时的军事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丧失对德国应有的警惕。英国害怕战争、竭力避免战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反对德国的兼并,不反对德国的扩张和领土变更,只要扩张使用和平手段,并且不直接威胁英国利益。

与英国统治者迷恋和平相反,希特勒认为唯有暴力和战争才能解决德国的“生存空间”问题。他认为,“德国期望用和平的经济手段来解决德国人民的生计问题”,“是一种乌托邦”,“德国的苦难只能用德国的铁来粉碎”[11]291。1937年11月,他又明白地表达说:“德国的政策必须考虑到存在着英、法这两个死敌,它们把欧洲中心强大的德国巨人看作眼中钉。这两个国家反对德国在欧洲或欧洲以外进一步强大起来,”“解决德国问题只有暴力一条道路,走这条道路从来都是非冒险不可的。”[12]606-607他推崇弱肉强食,认为战争和暴力是第一位的,刀、剑是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另一方面,希特勒善于狡猾地利用外交手段,挥舞橄榄枝,以“军备平等”为招牌,高喊“和平”。他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最高目标是和平。”[10]463希特勒投英国之所好,迎合了张伯伦等人的心态。英国无视战争的必然性,将德意与英法等量齐观,认为轴心国家也是要避免战争的风险和损失。张伯伦一度分析说,“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用尽一切办法来激怒人……但我还是得到这样的印象,即他们中没有人要想打仗”[6]196;“希特勒也好,戈林也好,他们各自都强调他们没有进行战争的愿望或意图,我认为我们可以把这些话信以为真”[6]231;“请不要忘记,我们都是人类的一分子,我们都受到同样的感情、爱好、忧虑和愿望的支配”,战争“不会赢得任何东西,不会治好任何东西”[6]80。英国政府否认战争的不可避免性,企图通过外交、经济、政治等手段安抚德国,避免军备竞赛、维持和平。张伯伦对此显得很有信心,“我相信,运用小心谨慎的外交活动可以防止战争,也许可以无限期地防止”;“只要外交部加把劲”,“就会使我们平安地渡过危险时期”[6]94;97。

慕尼黑会议前后,张伯伦一开始“不大相信”希特勒真的想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或使苏台德地区同德国合并。他说:“不论我们多么同情一个面临强大邻国威胁的小国,我们总不能仅仅为了这一点就把整个大英帝国拖入一场战争。”“战争是件可怕的事情。”[10]1373-1374《慕尼黑协定》签订以后,张伯伦自信地认为得到了“体面的和平”,“我们的时代的和平”,“我签署这个文件时是准备信守文件的内容的,同时我确信,希特勒先生在签署时也是这样的”[8]316。关于《英德宣言》,张伯伦说:“我相信在这个宣言中双方都有诚意和良好的意愿。”[8]2011938年10月,英国下院又以365票赞成、144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政府的绥靖政策。当英国沉湎于“和平”的幻想时,希特勒已经秘密地发出命令,要求所有德国武装部队为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其余领土和夺取默默尔作好战斗准备。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形势骤然紧张,脆弱的和平遭到致命打击。英国表现出了强硬的一面,但仍没有放弃对希特勒的幻想,对于德国是否选择战争仍持怀疑态度,不相信战争即将降临。

由于长期不重视军事实力,疏于国防建设,军队只是“维持治安”,经济力量是“第四军种”,英国选择了绥靖政策,没有把握时机、采取主动,以至于坐视实力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轴心国的变化,英国最终以挨打的姿态、相对的劣势仓促卷入了战争。霸权的争夺是以实力对抗为基础的,没有强大的实力,就没有强硬的外交。绥靖政策是软弱的外交、实力不足的外交,正是“一战”后英国衰落的表现。

三、没有及时调整对法国的政策,破坏了法国的同盟体系

面对德国的侵略威胁,英国与法国存在着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这从历史经验中能够看得出来。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法国试图建立包括比利时、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罗的海三国、苏联和波兰等国在内的安全体系,防范德国侵略。可是英国长期推行扶德抑法的政策,维持法德平衡,对于法国的外交活动并不热心。

30年代前期英国对德国的绥靖,仍然是20年代扶德抑法政策的继续和发展。其主要表现是英国默认德国重整军备、破坏条约,想方设法削弱法国的防务体系。1932年底的裁军会议上,在英、美、德事先达成协议的前提下,英国迫使法国同意“在一个将向所有国家提供安全的体系中”,使德国在军备上“享有平等权利”。英国随后又抛出麦克唐纳计划,要求法国本土陆军裁减到20万人,允许德国陆军扩充到同一数字,另外规定法国空军裁减半数,而德国空军则维持现状。1935年初,英国迫使法国发表会谈公报,表示愿意通过协商以废除和约中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

英国对“巴尔都外交”的态度也十分冷淡,认为《法苏互助条约》加强了法国在欧陆的地位,与英国的利益相抵触。《法苏互助条约》签订前夕,英国外交大臣西蒙致电英国驻法大使克莱尔:“望坦率地告诉赖伐尔,英国感到不安,希望法国不签订条约为好。”[13]62英国背着法国与德国签订《英德海军协定》,准许德国把海军吨位增加3倍多,达到与法国海军大致相当又更加现代化的水平。英国认为这一协定有利于保持英国在欧洲的支配地位,但是法国为此向英国提出强烈抗议。

德国出兵莱茵非军事区,破坏了《凡尔赛和约》和《洛加诺公约》。法国主张“采取一系列经济上、财政上和军事上的制裁措施”来迫使德国就范。英国认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假定德国现在的行动构成战争威胁”[14]203,劝阻法国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反对进行任何财政和经济制裁。法国不得已让步,放弃单独采取军事行动的主张,接受英国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建议。希特勒顺利度过了他“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德国出兵莱茵区,“对希特勒来说,这一行动带来了双重的战略利益:既为德国在鲁尔的重要基本工业区提供了掩护,又为他入侵法国提供了可能利用的跳板”[15]459。英国却认为德国出兵莱茵区,形成法德军事对峙的局面,牵制了法国的军事力量,同时削弱法国对其欧洲盟国的影响。《霍斯巴赫备忘录》出现之前,德国竭力利用英法矛盾及英国对德国的支持从事备战、扩张。希特勒曾多次断言“英国和意大利可能是德国的同盟国”,至少可以促使英国保持中立。

迫于德意的威胁,法国不得不逐步放弃与英国争霸的立场,转变为尽力争取英国的支持以对抗德意。其后,在对待德意的政策上,英法虽不时发生矛盾,但到头来法国却不得不软化自己的立场和条件,以追随英国为代价来维护英法的联合。法国只好屈从于英国的领导并接受其政策,成为英国绥靖政策的某种影子。1938年4月底,法国同意英法联军的统一指挥,标志着法英关系的重大转折,法国事实上承认了离开英国的同意与支持,将无力单独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

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是法国的盟国。德国出兵莱茵区后,比利时为避免与德国发生冲突,退出法国的同盟体系。1937年,比利时政府收回了允许法国将马奇诺防线延长到比利时境内的诺言,退出《洛加诺公约》,奉行一种严格的中立政策,给法国在大陆上的战略防御带来不少障碍。即使到了1939年6月,欧洲形势已经十分紧张,比利时还是反对与英法举行军事会谈,继续保持中立。捷克斯洛伐克是“小协约国”的“领头羊”,法国同盟体系的坚定支持者。但对英国而言,捷克是法国的势力范围和霸权支柱,是“一个远离英国的国家”。张伯伦曾经表示,“如果发生侵略行为,英国政府既不会走得更远,也不会提供任何保证”[5]91。慕尼黑会议后,捷克宣布“中立”,使得法国失去了它的最忠实的盟国。

面临德国的侵略威胁,原来比较亲近英法的中小国家对英法失去信心,又不愿得罪德国,纷纷退而自保,尽量在大国之间保持平衡。法国的盟国或恪守“中立”,或远离法国,或靠拢德国。法国苦心经营的同盟体系遭到沉重打击,亦步亦趋、无可奈何地追随英国。1939年3月,英国和法国互换照会,正式结盟,承担相互援助的义务。尽管英国走向了“联法抗德”的道路,但欧洲战略格局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四、英国缺乏攻势作战的意愿和能力,损害了英法苏三国谈判

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存在两线作战的问题。希特勒及其高级将领都强调要避免两线作战,认为如果德国与西方列强交战之外还必须同俄国打仗,就简直没有打赢的机会[8]423。

1939年3月后,英国政府改变过去拒绝与苏联联合的态度,与苏联主动接触,寻找共同对付德国侵略的办法。与苏联结盟,对英国来说是打乱希特勒战略部署的重要一步。丘吉尔尖锐地指出:“没有强大的东战线,我们在西欧的利益就不能有令人满意的防卫;而没有俄国,也就不能有强大的东战线。”[14]558张伯伦也说:“如果我们能想出一个办法来取得苏联的合作和协助以建立和平阵线,我们是欢迎的。我们也需要它,重视它”[14]554。哈利法克斯指出,英国的政策在于“不放过在战时取得俄国援助的机会”。在一次民意测验中,英国有92%的被测验者表示赞成与苏联结盟。同时,英国决定建立36个野战师,扩大军事供应,宣布实行征兵制。

英法希望与苏联谈判,但三国谈判最终破裂,英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一,英国长期玩弄脚踩两条船的把戏,与德国进行秘密谈判,直到欧战爆发,依旧没有完全抛弃英德和解的幻想。伯明翰演说后,英国一方面想制止德国侵略,另一方面又不急于在欧洲建立军事对抗集团,故对缔结英法苏三国同盟不作明确答复。英国认为如果与苏联密切关系,轴心国会勾结起来对抗英国。其后,由于形势日趋恶化,担心苏德谈判达成协议,才提出与苏联缔结军事同盟,但是态度仍不坚决。“尽管形势危急,英国政府的步骤还是疲疲塌塌,半心半意”[15]461,“英国人并未假定战争无可避免,其目的仅为通过威慑以获致和平”[3]32-33。英国一直心存疑虑、举棋不定、行动踌躇,拖延了英法苏谈判。第二,英国怀疑苏军的作战能力,对苏联是否有能力履行义务存有疑问。第三,英国担心苏联坐收渔人之利,趁机扩张。张伯伦在私人信件中说:“我必须承认对苏联有深刻的不信任感,我不相信为什么对德国要积极采取有效的进攻。我也怀疑苏联的动机,就我看来这种动机似乎与我们的自由思想毫无共通之处。”[16]127第四,英国无意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承担战争义务。苏联多次提出“建立一个可靠的有效的反侵略的防卫战线”。这包括:(1)除三国签订政治协定以保证相互提供军事援助外,英法还必须承担苏联西部邻国的安全;(2)订立军事协定,政治协定与军事协定同时生效;(3)军事协定应就彼此提供的军事援助的方式、方法、规模、范围作出明确规定;(4)战争爆发后,承担不能单独和侵略国家谈判和签订条约的义务。英法两国同意就此举行谈判,但是在谈判中故意拖延时间,不给英法代表团签订条约的权力,不愿意承担任何束缚自己手脚的义务,以便自己可以自由地行动,反而要求苏联承担战争的重荷。伏罗希洛夫就此声明:“有各种理由可以怀疑他们是否想同苏联进行真正的和认真的军事合作”,“拖延军事谈判和谈判破裂的责任当然应该由法国和英国方面来承担。”[17]64

英国一直处于左右摇摆的状态,希望苏联加入以英法为首的同盟,参加战争,但又惧怕苏联。与苏联谈判的目的似乎是对德国施加压力,迫使德国就范,同时准备与德国达成协议。英法与苏联谈判似乎变成了手段,而不是目的。在谈判过程中,英国缺乏对谈判的准备和与苏联合作的诚意,对利害得失又斤斤计较。英国的态度引起了苏联的疑虑。莫洛托夫在报告中承认英法有意签订协定,但是对苏联的要求置若罔闻。斯大林强烈怀疑英法有“祸水东引”“坐山观虎斗”的目的,表示要重新考虑苏联的对外政策。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英国难辞其咎。

绥靖政策是失败的政策。它刺激了德国侵略的欲望,给德国以可乘之机,推行不战而胜的兼并,导致德国连连得手,敢于提前发动世界大战。希特勒利用张伯伦等人的和平幻想,麻痹英国的意志,充分利用了绥靖政策的错误。绥靖政策变成了临时应付、任人摆布的权宜之计。后来的人们可以列出许多理由来证明“二战”是有机会避免的,然而历史事实已经说明,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探讨“二战”爆发的原因,研究绥靖政策的错误和教训,至今仍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俄]费·丘耶夫.同莫洛托夫的140次谈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2][德]马丁·鲍曼.马丁·鲍曼的秘密记录(3)——希特勒的《独白》[J].李进军,译.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10).

[3]钮先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英]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1卷:第1分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5]李巨廉.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历史文件资料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6][英]基思·米德尔马斯.绥靖战略(上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7][美]特尔福德·泰勒.慕尼黑和平的代价(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8][英]惠勒·贝内特.慕尼黑悲剧的序幕[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8.

[9][英]伊恩·麦克劳德.张伯伦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0]齐世荣.绥靖政策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1][苏]安·格列奇科.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2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12]林和坤.30年代英国对德政策浅析[J].史学集刊,1998,(4).

[13][法]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下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14][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下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15][英]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1卷:第2分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16]张继平.历史的反思[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0.

[17]沈志华.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赵旭国)

Mistakes and Lessons of Britain’s Appeasement Policy: Also on the Inevitability of World WarⅡ

LI Huai-shun
(Tourism and Historical Culture College,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 526061,Guangdong,China)

Britain pursued the appeasement policy before the outbreak of the Second World War,which was an unsuccessful policy.The English believed that Germany’s invasion was limited and satisfiable,only to find that the appeasement aroused Hitler’s desire of invasion,that the pease was sustainable,ignoring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war.and the war was evitable.The English had hoped to placate Germany with diplomatic channels,but was involved in the war hurriedly and completely.In many aspects,Britain repressed France and thus violated weakened the alliance with France.England was short of essential preparations and lacked sincerity during the negotiations with Russia,suspecting Russia’s combat effectiveness.Britain was afraid of Russia’s expansion too,which led to the failure of negotiations.It is useful to research the reasons about the origin of World WarⅡ,and to draw a lesson of appeasement policy.

Britain;appeasement policy;shortcomings and lessons

K561.45

A

1671-0304(2015)05-0096-06

2015-07-20

时间]2015-10-22 12:15

李怀顺(1964-),男,山东安丘人,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世界现代史研究。

URI:http://www.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151022.1215.022.html

猜你喜欢
张伯伦英法希特勒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维尔特·张伯伦 篮球之王
借鉴英法经验,促进我国PPP模式健康发展
刺杀希特勒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奇怪的战争”——论英法联盟二战初期的战略指导
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战略决策初探
英国曾计划劫持希特勒
希特勒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