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延军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江北400020)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中华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增强文化竞争力和整体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家战略,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支持。一个国家或地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在国家主体功能战略背景下,重庆实施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将重庆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根据各功能区定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将进一步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
重庆作为中国第四个和西部唯一直辖市,是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着力推进文化改革,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绩斐然。
(一)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随着重庆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发展,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不断升级,新兴的网络文化和其他文化服务业等创意产业发展很快,文化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从夏禹王“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涂山旧痕,到国共两党众多名人名事遗址;从大宁河千古悬棺真貌,到“上帝折鞭之处”的合川钓鱼城古迹;从驰名古今的长江三峡,到誉满天下的大足石刻,组成具有重庆特色的“山城都市风光”,共有景点300余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多个,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二)基础扎实,发展势头强劲。截止2013年,重庆市共有博物馆71个,文化馆41个,公共图书馆43个。出版发行报纸7.14亿份、各类期刊5540万册、图书1.42亿册(张)。共有有线电视用户519.53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60.20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9%。共有5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40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有7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庆文化事业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总量达到750亿元以上,占当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
(三)结构升级,收入总量稳长。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不断升级,新兴的网络文化和其他文化服务业等创意产业发展很快。重庆市委宣传部2015年第2期通报,先后引进万达集团、华侨城集团、皇庭集团等10家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引资超过500亿元。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更加活跃,呈现出国有、民营文化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格局。截止2015年初统计数据,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占全市GDP比重3.7%,同比增长26%左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487亿元以上。文化消费持续增长,电影票房收入8.79亿元,同比增长30.3%。
(四)活力增强,产业融合深化。重庆积极推进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国有文化企业资产总额持续增加,企业实力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市专业文艺院团和图书、音像电子、互联网、出版发行等单位进行了转企改制和法人治理改革,全市文化市场经营机构增长迅速,民营文化创意产业占比不断上升,活力不断增强。同时,文化与经济、旅游、科技、体育等融合不断加强,影视文化和人文古迹、民俗文化和古镇旅游、创意文化和教育基地、抗战文化和革命历史遗迹等紧密结合。
从总体上看,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成绩卓著。但对比全国其他省市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影响不大、竞争力不强。二是资本市场发育迟缓。与北京、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比较而言,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存在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够快速。三是重庆文化资源转换不理想。重庆在文化特色、文化品牌建设上存在差距。四是重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尚有差距。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示范基地建设方面,重庆相对滞后。五是复合型人才匮乏。重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仍有巨大差距,缺少高端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物,更缺一大批既懂文化又懂经济的人才。
在重庆五大功能区发展定位战略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快重庆发展、有效提升重庆经济地位的巨大引擎。
(一)都市功能核心区。该功能区作为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金融创新和现代服务业的中心,集中体现重庆历史文化、美丽山水、智慧开放、时尚风貌,主要建设成为辐射作用强大、高端要素集聚、影响广泛的中心区。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主要发展广播影响、新闻出版、演艺娱乐、文化金融、艺术品投资与交易等,展现重庆作为西部文化高地的主要形象,是都市圈的第一层。
(二)都市功能拓展区。该功能区作为都市核心区的拓展,集中体现出服务影响力和经济辐射力,打造成为重庆物流中心、科教中心、对外开放和综合枢纽的重要门户,作为主城生态屏障、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是未来缓解新增城市人口的生态宜居区域。主要发展数字内容、软件开发、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文体会展、文化教育等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是都市圈的第二层。
(三)城市发展新区。该功能区基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要功能区,同时作业未来汇聚新增产业以及新增城市人口的重要区域,重要制造业将布局于此区域,作为我国新型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新四化”同步发展的模范示范区,作为渝黔、川渝区域合作共赢试验先行区,是重庆未来发展布局和改革试验样板的关键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主要发展文化用品制造、印刷包装、工艺美术品生产、文化设备设施制造生产等,是都市圈的第三层。
(四)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该功能区作为长江流域生态屏障区,是长江上游的特色经济走廊,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生态农产品主要生产区,是长江三峡的国际黄金旅游区域带,作为地域特色的资源生产加工基地。该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主要是开发、发掘和转换巴渝文化、移民文化、三国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加快发展文化休闲、文化旅游、文物衍生、特色演艺等产业。
(五)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该功能区作为国家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作为国家级生态保护实验区,是重要生态屏障区和生态绿色经济发展高地,作为扶贫开发示范区,是体验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的少数民族集中的区域。该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主要发展民族文化艺术、民俗旅游、生态度假、开发特色创意产品等。
文化重在建设、贵在积累。重庆在文化引领能力、传播能力、保障能力、支撑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等方面狠下功夫,做足功课,才能促进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一)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发展合力。重庆在谋划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方面,主要加强市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保障机制。一是积极推动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激发巴渝文化创造活力,理顺市场与政府在发展创意产业中的关系,政府的管理重心应放在市场监管、政策调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上来。二是减少行政干预,运用经济标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运用市场手段调节文化产品供需,激发市场活力。三是强化政府文化部门单位各司其职,有关职能部门、区县密切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协调推进机制。四是突出规划的引导功能、政策的指引作用,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二)加强版权保护,严格文化执法。知识产权作为产权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意作为一种精神生产过程,在实践中极易被复制和模仿。“创意之父”霍金斯曾经有一句著名论断:“知识产权是创意经济的一种货币,知识产权保护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当‘中央银行’。”一是政府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版权工作部门作用,增强人们对知识产权的法治观念,加强知识产权法治监督。二是加快文化立法。在全国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借鉴其他先进省市做法,结合重庆实际,推动形成以地方性法律法规、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等的文化立法体系。三是加强与其他省市甚至国际合作,建立全国或其他省市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加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四是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文化执法,涉及到文化创意产业和知识产权相关问题,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重庆相关条例,保护知识产权拥有者的相关权益。
(三)引导文化消费,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调整重庆产业发展布局,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们人均收入水平。一是加强主题宣传,营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鼓励、引导和培育全社会文化消费,推动文化资源、文化活动、文化作品等真正进入大众消费。二是政府加大预算投入力度,改进投入方式,使政府投资能够带动消费需求和社会投资,促进更多民间金融资本投向重点支持的文化创意产业。三是探索设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建立文化创意产业捐赠机制,促进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强化重大文化项目支撑,着力培育一批产值几十亿几百亿级的大型文化企业。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相关企业能够对文化产业加大投资力度,促进投资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积极鼓励和创造条件支持文化企业直接上市融资。积极吸引外资和利用好民间闲散资本,让普通老百姓都能参与到文化创意产业投资中来,并能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获益。
(四)加快产业融合,发挥集聚功能。借助重庆汽车制造、笔电信息等产业的市场规模和成熟形态,选择优势领域,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旅游的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推动文化产品的品牌化、文化企业的集团化、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文化产业的数字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网络游戏、网络电视、手机动漫、新媒体影视制作等新兴业态。大力推行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战略,采取适宜重庆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将重庆独有的火锅文化、码头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巴渝文化以及自然风景,通过规划打造成价值产业链,以文化价值提升经济价值,把文化转换成文化资本。充分整合文化资源,加快文化领域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文化集聚区和产业研发基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通过分工专业化和交易便利性,在文化创意产业区集聚区的企业可以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合力打造集聚联动性和产业集聚品牌。
(五)优化教育环境,培养创意人才。实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战略,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专项扶持计划,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人才培养。一是支持院校培养人才。加大对重庆各大高校特别是艺术类院校建设力度,促进各院校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建立相关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群,创新和改革教学体系,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二是完善人才管理系统。政府成立专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管理机构,建立重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资源库,提供优质人才服务,对优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提供资金支持和奖励。三是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继续教育培训。整合文化创意产业教育资源,利用网络远程教育、全国文化干部培训基地等载体,产、学、研、演联手一体,制订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领军人物和骨干人才的成长培养体系,培养文化创意产业急需的特殊专门人才。四是加强人才交流合作。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型与创意型人才培养,与国内外文化企业进行交流学习;加快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培训与选拔,培养一批具备创意能力、管理能力、谈判能力、国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个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兴盛与否,立足于该地区全民的文化素养。唯靠全民的力量,才能使创意生存,也才能走向全国,推向世界,引发世人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出深具创意、独特性与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一个地区的文化环境与全民灌溉,实为栽培创意种子、成长和茁壮的关键因素。振兴文化创意产业除了离不开政府培育、经济投入、科技支持,更离不开文化生产者的创新、创造、创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终究是需要让人们先感受到创意产品的感动,人们才会进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